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隋唐八大鎚,正史中一個都沒有,岳家軍八大鎚在正史中如何記載?

隋唐八大鎚,正史中一個都沒有,岳家軍八大鎚在正史中如何記載?

看隋唐,知道那時候有李元霸裴元慶秦用梁師泰四人並稱八大鎚;看說岳,知道岳家軍有岳雲嚴成方何元慶狄雷四人並稱八大鎚。但演義小說畢竟是演義小說,能信一成就不錯了。那麼唐宋兩朝這八位大鎚名將,在正史中又真有幾個呢?

我們遍翻新舊兩唐書和宋史就會發現,隋唐八大鎚在正史中一個都沒有。這時候我們不禁要問:岳家軍八大鎚也全是虛構嗎?難道岳雲用的也不是大鎚嗎?咱們今天要聊的話題,就是大鎚在古代戰爭的作用和大鎚名將在正史中是否真實存在。

首先有一點我們要肯定,古代戰爭中,作為打擊兵器,錘是真實存在的,但是不是很大,那就很難說了。

大鎚應用於戰爭和刺殺,在春秋戰國的時候就有記載。而宋朝兵書《武經總要·前集·卷十三》也明確記載:「古稱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蓋士卒猶工也,兵械猶器也,器利而工善,兵精而事強,勢則然矣。」

在《武經總要》中,大鎚有另外的名字:「蒺藜、蒜頭骨朵二色,以鐵若木為大首。跡其意,本為胍肫。胍肫,大腹也,謂其形如胍而大,後人語訛,以胍為骨,以肫為朵(其首形制不常,或如蒺藜,或如羔首,俗亦隨宜呼之)。短柄鐵鏈皆骨朵類,特形制小異爾。」

不管是蒺藜還是骨朵抑或「羊角錘」,都是對付重甲騎兵的好武器。但是岳家軍對付金兵鐵浮屠,用的是麻扎刀和長柄斧。長柄斧在《武經總要》中也有記載:「大斧,一面刃,長柯,近有開山、靜燕、日華、無敵、長柯之名,大抵其形一耳。」

既然大斧和大鎚白紙黑字寫在官方兵書之中,戰將乃至士卒使用,也就是板上釘釘的事情了。但是有戰將和士卒使用鎚子,並不代表隋唐時期的「八大鎚」就真實存在。

在新舊兩唐書中,李玄霸是有的,裴行儼是有的,但是別說八百斤的大鎚,就是八斤的大鎚,他也沒使過。《新唐書·卷七十九·列傳第四》有關於李玄霸的記載:「高祖二十二子:竇皇后生建成、太宗皇帝、玄霸、元吉……衛懷王玄霸字大德。幼辯惠。隋大業十年薨,年十六,無子。」熟讀隋唐史料的讀者都知道,大業十年,隋煬帝還在征遼東(只能說遼東),李淵還在給楊廣押運糧草,當時並沒有十八家反王,即使李玄霸有心殺敵,也沒有機會上戰場。

李玄霸怎麼變成了李元霸,那得問清朝的評書藝人和修四庫全書的紀曉嵐:你清朝有個皇帝叫玄燁,也不至於讓唐朝人改名字吧?

李元霸也好,李玄霸也罷,在家玩玩小鎚子是可能的,八百斤大鎚上陣殺敵是絕對不可能的——即使人能拿得動,馬也受不了。

李淵確實有個兒子叫李玄霸,裴仁基的兒子卻不叫裴元慶,在正史中他叫裴行儼。裴行儼雖然不是程咬金的小舅子,但程咬金確實救過他的命,這件事筆者已經寫過了,就不再贅述。

秦用的原型是不是羅士信,那都不重要,因為正史中雖然有羅士信,但是用的卻絕不是大鎚,而是當時的制式兵器長槍或馬槊:「士信馳至賊所,刺倒數人,斬一人首,擲於空中,用槍承之,戴以略陣。《舊唐書·列傳第一百三十七》」

至於頭戴銅盔,身穿鐵甲,手使一百六十斤鐵鎚的太平庄莊主梁師泰,那更是連提都不用提:演義小說中他是李元霸的馬前開路將——正所謂皮之不存毛將焉附,李元霸都沒上過戰場,又怎麼會有梁師泰這位馬前開路將?

隋唐八大鎚一個都沒有,岳家軍八大鎚,可不是一點影兒都沒有,因為《宋史·列傳第一百二十四》是這樣記載的:「(岳雲)年十二,從張憲戰,多得其力,軍中呼曰"贏官人"。飛征伐,未嘗不與,數立奇功,飛輒隱之。每戰,以手握兩鐵椎,重八十斤,先諸軍登城。」

岳雲確有其人,用的是八十斤「鐵椎」。考慮到古文「錘」「椎」同音通假,我們可以相信岳雲是真的是手使一對八十斤重的大鐵鎚的。但遺憾的是,我們在《宋史》中找到了牛皋張憲楊再興,卻沒有找到嚴成方何元慶狄雷。本著正史無據只好存疑的原則,我們不能說岳家軍的八大鎚像隋唐八大鎚一樣純屬虛構——隋唐八大鎚可以用正史相關記載否定。

但即使按照正史比較,我們也可以認為李元霸的八百斤大鎚純屬虛構:隋唐大鎚重達八百斤,怎麼到了宋朝,八十斤的鐵鎚,還要在正史中大書特書?難道宋朝人的力氣只有唐人的十分之一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半壺老酒 的精彩文章:

正史中有名的八位瓦崗英雄,有幾位像秦瓊一樣是真正的山東好漢?
暴秦強漢盛唐鐵血大明,哪一兩個字可以概括宋朝清朝的王朝性格?

TAG:半壺老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