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古人常說東山再起,東山在哪裡?這個成語的主人公是誰

古人常說東山再起,東山在哪裡?這個成語的主人公是誰

古人常說東山再起,東山在哪裡?這個成語的主人公是誰

中國地大物博,每一個地區,都有著非常優美的名字,從村、鎮、縣、市、省,每一個地名,都包含著濃重的人文底蘊和歷史背景,有些地名,延續了古人的叫法,有些地名,則隨著王朝的更替,也慢慢產生了極大的變化,這種變化,往往會讓我們對古代文學作品產生一定的誤解,知其然不知所以然。

就像一些含有地名的成語,我們雖然知道這個成語是應用在什麼場景,但是其中的地名,卻不甚了解,譬如「東山再起」這個成語,比喻失敗之後,再次回到輝煌,古代多用於官員失勢,之後再度得勢,執掌大權。但是成語中的東山,在什麼地方呢?

要知道東山何在,還需知道這個成語的由來,在《世說新語》一書中,有句話大概意思是:「屢次違抗指令,高卧東山,旁人都說『安石不肯出山,天下蒼生將怎麼辦?』」,其中的安石,就是這個成語的主人公,當然,這個安石並不是王安石,而是東晉的謝安。

謝安是東晉的名士,非常有才華,但是這個人不愛做官,熱衷田園,因此隱居山水之間,不理政事,當地官員幾次舉薦他入朝為官的,但是都被他拒絕,即使做了官,沒過幾天也就辭職了,這令朝廷非常不滿,決定不讓他在入朝為官。

眾所周知,東晉是衣冠南渡,苟安在南方,北方還有強大的對手前秦在盯著它,在公元383年,前秦苻堅率領百萬大軍南下,在這種情況下,東晉朝廷慌了神,東晉剛剛經歷了兩場叛亂,還沒來得及喘口氣,又遇上如此大的事情,與前秦對戰,一著不慎滿盤皆輸,朝廷認為,只有謝安才能力挽狂瀾,於是將謝安請了出來。

在國家存亡之際,謝安也沒有在故作姿態了,而是堅定的接過了重擔,這需要極大的魄力和勇氣,才敢將一國之興衰成敗,擔於一己之身。情況危急,謝安將子侄兄弟,全部派往前線,東晉總共只有八萬軍隊,但是在謝安的運籌帷幄之下,東晉憑著這八萬軍隊,打敗了苻堅的前秦軍隊,這場戰役,史稱淝水之戰,是以少勝多的著名戰例。

因此謝安成為了東晉的救世主,他們一家四人被封為公爵,而謝氏也成為東晉頂級豪族,和琅琊王氏並列,「舊時王謝堂前燕」,說的就是謝安的家族。因為謝安之前隱居在會稽東山,之後指揮了一場驚天動地,影響歷史走向的戰役,後世人們都稱他再次入朝為官是「東山再起」。這個會稽,在西漢佔據的地方比較大,但在東晉時期,只包括紹興、寧波等地,據考據,會稽東山,就是紹興上虞的東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青梅說史 的精彩文章:

王謝兩大頂級家族有多牛?一個佔據朝廷75%官職,一個一門四公
寡婦家中請客,看上一男子後與他私奔,誕生了一段流傳千古的愛情

TAG:青梅說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