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印章收藏為何尤重田黃?

印章收藏為何尤重田黃?

明清文人治印風氣極盛,在治印的選材上更是講究到了極致。面對玉、象牙、蜜蠟、水晶、青田石、昌化石等諸多印材,田黃石逐漸成為了其中的翹楚——這僅僅產出於福州壽山溪旁一段水田之中的石材,因其色澤濃郁,紋理瑩細、古潤可愛、刀感極佳,而成為了治印的妙品。然而物以稀為貴,何況是可遇不可求的田黃?加之其色呈橘黃,與清代皇室所尊崇之色彩相合,諸多緣故之下被奉為皇家供物。故宮博物院所藏的田黃石「三希堂」璽、田黃石「信天主人」璽、田黃石「長春書屋」璽……都是其中的名品,台北故宮博物院中也收藏有多枚田黃石薄意未刻章。

清 田黃石 山水薄意龔照瑗自用印 70g

早在清代,田黃就因其珍罕而身價大漲,清代陳亮伯《說印》記載,他初入京時,「每石(田黃)一兩,價六兩至十五兩銀」,以後更增至「換銀四十兩」。曾任清末戶部文選司郎中的蒙族人巴魯特崇彝在《說田黃補》中說:「七兩之石(田黃),竟得價二千數百元」,「一枚田黃章,重不過一兩四錢,竟以二百五十元取之」。也難怪詩人鄭洛英要感嘆「別有連城價,此石名田黃」了。

清 田黃石山水薄意龔照瑗自用印

田黃因其特殊的生成方式,往往是形狀呈卵形、扁圓或是不規則的獨石,更有些遍布紅格,這樣的形狀,要大刀破斧地切作形制規整的方章,所耗甚多,且要將田黃表面剖去,所余內里皆金黃明艷者,著實稀罕,因此更顯珍貴。關於這一點,陳子奮在《壽山石小志》中有詳細的闡述:「田石貴者,恆以輕重論值,故石工得之,每仍其天然,不忍割為方形,且田石之色,多外濃而內淡,數經磨礪,恐深淺難純,因以損色也。」

鍾以敬篆 田黃石獅鈕閑章 50g

在生產力並不發達的清代,想要尋覓到一塊能夠切為方章的田黃,其主人又有足夠的魄力對如此珍罕的田黃進行裁切,實屬不易,這樣裁切端正的田黃若作素章便罷,若要作出圓雕印紐,自然延請雕刻名手,且往往以既傳統又古雅的獸鈕為上佳。故而,無論是故宮中的田黃石古獸鈕「克敬居」璽還是田黃石子母獅鈕「乾隆御筆」璽等田黃印都是這樣的獸鈕造型。

鍾以敬篆田黃石獅鈕閑章 50g

其表面包裹有濃厚的包漿,古韻頓生,裁切方正,色呈純黃,蘿蔔絲紋隱現其中,質地溫凝老熟。

清 田黃石 獸鈕閑章 56g

印紐作圓雕古獸,蹲踞於印台之上,扭身回望,雙目炯炯有神,神態威嚴,四肢肌肉健碩有力,四爪緊緊抓地,雖不作咆哮之態卻自有一種雄健氣勢。作者以細密的開絲雕刻古獸的毛髮,流暢綿密,隨古獸骨骼肌肉的變化而順勢披拂,極見功力,即使是腿部這樣的細節之處也不曾遺漏,特別是前肢處,猶見雕刻者穩健又準確的刀法。底部刻「賞心惟筆墨,知己有琴書」印文,是極為典雅的玉箸篆元朱文,線條堅潔,筆直中又帶弧度,轉角處的處理圓潤而不生硬,可見篆刻者的功力。

賞心惟筆墨,知己有琴書

此田黃石獸鈕章(56g)材質、雕刻、篆刻三美皆備,且是難得的清代珍藏至今的古印,無論從藝術價值還是歷史價值上來說,都是難能可貴的珍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半山古玩 的精彩文章:

一枝獨秀:成化青花 古玩收藏之成化青花瓷器鑒定
宣德爐金屬成分分析!告訴你如何鑒別明代爐文物!

TAG:半山古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