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看看當年這封電報就明白,「鎮南關大捷」到底是贏了,還是輸了!

看看當年這封電報就明白,「鎮南關大捷」到底是贏了,還是輸了!

近代以來,清政府與西方列強的每一場戰爭都是以失敗、割地、賠款、開放通商口岸而告終,天朝上國的威望一落千丈。但是,有一場戰爭卻是個例外,即是中法戰爭。1883年12月,法國侵略越南,身為越南的宗主國——清王朝不可避免地捲入了這場戰爭中。結果估計當時的清廷自己都不敢信,老將馮子材和黑旗軍力戰不退,大敗法軍,取得「鎮南關大捷」。

馮子材是行伍出身,參加過劉八領導的廣東天地會反清起義,次年接受「招安」。從此,成為清軍中一員驍將,鎮壓過太平軍和少數民族起義,1862年因戰功升任廣西提督,於1882年「稱疾」解職還鄉。1884年,法軍進犯滇桂邊境時,以廣東高、雷、欽、廉四府團練督辦參加抗戰。誰知法軍接連攻佔諒山和鎮南關,年近70歲的馮子材臨危受命,率部赴關迎戰。

馮子材剛到前線即被推舉為主帥,馮子材大力整軍,激勵將士,搶修工事,修建了五座炮台。3月23日,法軍將領尼格里率2000餘人,分三路撲向鎮南關,馮子材「以帕裹首,赤足草鞋,持矛大呼」親率二子奮身陷陣,大呼:「法再入關,有何面目見粵人?」隨即躍出長牆,沖入敵陣。身邊軍士「皆感奮,殊死斗」,在關前隘與法軍展開了白刃戰,終於把法軍逼退。

此時越南義軍、邊境各族人民也趕來助戰。法軍全線崩潰,被追殺20餘里,丟下1000多具屍體和無數輜重,倉惶南逃。這就是震撼中外的「鎮南關大捷」,此後,清軍乘勝收復了諒山等地。只不過鎮南關大捷之後,面對法軍,清軍依然處於劣勢地位,作為敵人的法國陸軍,此時仍擁有兩萬餘兵力,法軍有勞師遠征的劣勢,但清朝面臨的形勢也極不容樂觀。

鎮南關大捷雖然直接導致了法蘭西的費理內閣倒台,但法國人並非想要結束戰爭,而是叫囂著擴大戰爭。彼時中法戰爭的形勢是:在海上,法國人佔據絕對優勢。法國艦隊在幾乎覆滅福建水師後,開始圍攻台島(TW),孤懸海外的台島雖然抵擋住了法國的進攻,但由於清廷沒有可匹敵的現代海軍,台島只有招架之功,而無還手之力。而所謂久守必失,台島依然有陷落的危險。

在陸地上,雖然取得了鎮南關大捷,但是此時作為鎮南關大捷的主力,老將馮子材的軍隊和劉永福的黑旗軍都傷亡慘重,已無力再戰,而除此之外,持續的戰爭也使得清廷財政極為緊張。雖然有左宗棠等人堅持主戰,但是一貫對列強畏懼有加的清廷及李鴻章,又害怕持續的戰爭導致國內叛亂復起,因此以李鴻章為首的主和派堅持「乘勝求和」。

老將馮子材氣憤不已,發電報給上司兩廣總督張之洞,要求一舉將法軍驅逐出越南。並直言「請上折誅議和之人」,張之洞有沒有將馮子材的意見上奏給朝廷,不得而知,但是從朝廷發給張之洞的電文中,解釋了為何停戰:"現桂(軍)甫復諒(山),法即據澎(湖),馮(子材)、王(德榜)若不乘勝即收,不惟全局敗壞,且孤軍深入,戰事亦無把握;縱再有進步,越地終非我有;而全台隸我版圖,援斷餉絕,一失難復,彼時和戰兩難,更將何以為計?"

打,沒有人能保證能取得最後的勝利,為了越南萬一丟了台島,將更加麻煩。因為此時,清廷沒有現代化海軍,孤懸海外的台島在法國艦隊的直接進攻之下危在旦夕。台島是直接領土,而越南不過是藩屬國,兩害相權取其輕,因此,李鴻章和清廷最終做出了「棄越南,保台島」的決定。鎮南關大捷一個月後,雙方議和。

不過在清廷國力遠不如法國的情況下,李鴻章能夠簽訂不割地、不賠款的《中法新約》已經算是非常幸運了。條約簽訂後,法國立即放棄對基隆和澎湖的佔領,並解除對中國海岸線的封鎖,這也勉強算是中國外交上的一次勝利。(參考資料:《清史稿》、《中法戰爭史》等)

喜歡歷史的朋友請點一下關注!如有錯誤,還請指正!歡迎大家留言互動,我在評論區等著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秘聞趣事 的精彩文章:

「闖王來了不納糧」,李自成打天下時,百姓們真的不用納糧嗎?
棄用了符彥卿,趙匡胤才意識到,弟弟早已不是那個乖孩子了!

TAG:歷史秘聞趣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