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大詞人引用杜牧的詩,還理直氣壯地說出來,成就一曲千古絕唱

大詞人引用杜牧的詩,還理直氣壯地說出來,成就一曲千古絕唱

在詩詞藝術中,有人講究的是新、奇,不光是題材,就是內容、詩句,都追求標新立異,這樣才能讓人耳目一新。但是,歷經多少年的沉澱,題材已經被說盡了,甚至連句式等手法也被前人所用,那該怎麼辦呢?有一位大詞人就採取了另一條思路。

這位詞人叫做姜夔,號白石道人,在宋代詞人之中他絕對能排進前十名。更為難得的是,這位姜夔是苦命人,他從小失去了父母,家境也不好,可謂孤貧。在仕途上他屢試不第,終身沒有出仕,靠著賣字畫和朋友的接濟度日。在情場上失意,現存的八十多首詞作中,有二十多首都是在反覆哀悼那段合肥初戀。

然而,就是這位世人看來生活得極為失敗的破落文人,卻對詩詞歌賦,音樂書法無一不精通,是蘇軾之後的通才。他的詞作,更是兼備「清空」和「騷雅」,語言清新自然,思想內涵豐富。其中,這首《揚州慢?淮左名都》就是千古流傳的絕唱:

淮左名都,竹西佳處,解鞍少駐初程。過春風十里。盡薺麥青青。自胡馬窺江去後,廢池喬木,猶厭言兵。漸黃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杜郎俊賞,算而今、重到須驚。縱豆蔻詞工,青樓夢好,難賦深情。二十四橋仍在,波心蕩、冷月無聲。念橋邊紅葯,年年知為誰生。

這首詞是詠史懷古詞,作者在之前還有一個小序:淳熙丙申至日,予過維揚。夜雪初霽,薺麥彌望。入其城,則四顧蕭條,寒水自碧,暮色漸起,戍角悲吟。予懷愴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千岩老人以為有「黍離」之悲也。

這個序言,其實有助於我們理解全詞的含義。那是姜夔在淳熙年丙申月冬至這天經過揚州,在初雪放晴之時,看到全部是薺草和麥子。揚州城內,一片凄涼蕭條,河水碧綠清冷,天色漸晚,號角悲鳴。他感慨這與曾經繁華的揚州天壤之別,因此做了這首詞。他的好友蔣德藻認為有《黍離》的悲涼之意。

揚州為何如此?這是因為在紹興三十一年時,金主完顏亮南下侵宋,揚州就是在這次戰爭中被洗劫,而完顏亮也在不久之後附近的瓜州被臣下所殺。時年才二十多歲的姜夔路過,寫下了這首千古絕唱。

詞的上闋從自己的行蹤說起,他說自己初來揚州,那時候全部是旺盛而齊整的薺麥。人們談起這段戰爭,仍然流露出恐懼的心理,而且號角回蕩之處,不過是一座空城而已。在此處,姜夔的「過春風十里」,顯然是援引了杜牧在《贈別》中的「春風十里揚州路」。

上闕是今昔對比,下闕依然是採用了這種手法。他感嘆即使是俊逸瀟洒的杜牧,看到現在的揚州也會大驚失色。即便是他的才情出眾,詩意很高明,也很難寫出那麼優美的文章。二十四橋還在,景色卻隨著心情而變得凄冷,不知道那橋邊的紅芍藥,年年還為誰而開?

在下闕中,姜夔活用杜牧的詩句就更多了。所謂「豆蔻詞工」,還是來自《贈別》中的「豆蔻梢頭二月初」,所謂「青樓夢好」,是來自於《遣懷》中最為知名的「十年一覺揚州夢,贏得青樓薄倖名」。「二十四橋仍在」則是來自於《寄揚州韓綽判官》中的「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

其實,百花爭艷有雷同,詩詞一家總相似,化用前人的詩詞,進行再次創新,並不是一件丟臉的事情。而且,在這首詞中,姜夔不僅大量化用了杜牧的詩,而且已經在詞中說明了。這不僅是一種高超的寫作手法,更是以這種方式,向偶像致敬!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小珏說歷史 的精彩文章:

唐朝最執著的詩人,為了兩句詩琢磨了三年,而它們也是千古名句
最執著的詩人,315首詩都用同標題,終有兩篇成為經典入選課本

TAG:小珏說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