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娛樂 > 「節流」容易「開源」難,影城暑期檔低迷還需優質國產片來拯救

「節流」容易「開源」難,影城暑期檔低迷還需優質國產片來拯救

作者 / 呂世明

「別提了,本來談好的500人包場黃了,《蜘蛛俠》也就賣幾天,想依靠目前這些影片來完成7月的業績實在困難,日子越來越難過了。 聽說旁邊影城這兩個月開完,就關門了」

必須承認,在《少年的你》和《八佰》兩部暑期檔重點國產影片撤檔之後,今年暑期檔業內在信心層面受到「巨大的打擊」, 甚至有悲觀的情緒表示暑期檔沒有開始就結束了。

《蜘蛛俠: 英雄遠征》單核開啟暑期檔,但僅靠這一部影片來給影城解渴是不夠的,影城肯定是希望在七八月可以出現兩三部20億+的作品,不過就目前的態勢來看,想達成這個目的困難較大。

總會有人想方設法提出一些「開源節流」的概念和舉措,但 前提是觀眾要先到電影院,否則想僅靠副業去拉動觀眾只能是「紙上談兵」。

在今年暑期檔,電影院到底如何艱難,大家要如何去面對此困境,有沒有好的辦法去解決呢? 我們走訪了許多影城,也給身邊熟悉的影城朋友們致電,但答案不是那麼的讓人樂觀。

中低端影城將迎來關門潮,高端旗艦影城日子也一樣不好過

「很多人會覺得我們這些高端影城日子好過一點,但實際上我們並不舒服, 有人說電影院過去長期躺著賺錢,拜託這樣說的人來電影院工作一段時間看看 ,我也希望所有對中國電影有偏見和想法這些影迷、觀眾可以來電影院做做零工,估計半個月他就會對中國電影和電影院的難處深有體會了。」

小A在某二線城市排名靠前的影城工作了多年,看起來他們影城的票房總是可以排進全市的前幾名,但 實際上他們影城的房租卻是目前全市最高的之一 ,甚至房租和其他費用佔比總票房的比率高於市內的平均水平。

高端旗艦影城大部分都在市內的黃金地段,租金越來越貴,雖然票房收入可觀,但實際情況卻並不是特別樂觀,在暑期檔雖然也引進了多部進口大片,但相比《復聯4》這樣具有強勁號召力的並沒有出現。

換句話說,在以往更多依靠類似IMAX銀幕、杜比影廳和4DX影廳等特效廳的影院,他們深切的感受到進口影片和主打視效的影片生命周期在壓縮,雖然這個現象和情況是老生常談,並不鮮見,但在今年變得特別嚴重。

「節流」容易「開源」難,影城暑期檔低迷還需優質國產片來拯救

僅以《蜘蛛俠: 英雄遠征》上映的首個周末為例,全國範圍內均體現出特效廳爆棚,非特效廳上座率大打折扣的現象,這種情況實際對於重金打造的特效廳是非常的不划算。

「2016年45億, 2017年50億, 2018年70億, 今年7月能回到2016年的水平就不錯了。 」

2016年是內地電影市場的一個強力調整點,影響當時的是多方保底的失敗所導致的行業震動,2017和2018年的好轉是因優質項目的拉動,但今年極優項目的缺失,從根本是在影響大部分的中低端影城,很多有可能難逃一劫。

往年的暑期檔, 大部分中低端影城會藉助社區優勢和學生群體來追趕和高端影城的差距 ,畢竟天氣炎熱,在普通影城看國產片,價格相對實惠,去高端影城則要付出高價格和其他更高的投入。

低端影城的短板在暑期檔缺失優質國產片後會變得愈發嚴重,如果在面臨50%以上的業績滑坡,很難想像這些影城能否生存下去,特別是在今年影城新建仍然在繼續,影片上映的數量和頻次也在增加,這對於中低端影城幾乎是致命的。

「關門潮早就開始了,也算是洗牌潮的吧,本身國內的很多的影城的技術水準早就跟不上了,加上上面只會收錢又沒有錢維護更新,關門是遲早的。 」對於關門,蘇北地區影城一位當天值班的經理這樣和我們坦言道。

影城「開源節流」其實比想像中難多了

在智能手機剛剛出現的時候,用戶突然發現以往諾基亞那種三天一充的情況在智能手機上面變得不可能,從各種角度來看,「充電寶」的出現是很必要的,在最高峰的時期,中國的內地充電寶公司可能不下幾百家。

但目前國內數得上品牌的充電寶廠商可能僅剩十餘家,這其中頭部公司出貨量和市場佔比預計到達近九成,留給其他廠商的份額微乎其微。

藉此來看,專業和頭部公司對於行業的壟斷性和強制性仍然非常強大,落到影院方面,影城想用副業去和其他更專業者來對撞,這明顯是非常不靠譜的想法, 想在副業上實現增值,首要前提是有足夠量的觀眾先來到電影院。

因此上,僅談「開源」,而避談觀眾缺失,這相當於趙括的紙上談兵,觀眾都不來電影院看電影,即便來商城也是更多去餐飲消費,誰又有時間、有精力去看一場價格不菲、口碑不定的電影呢?

「節流」容易「開源」難,影城暑期檔低迷還需優質國產片來拯救

開源的前提是現有觀眾到影城來觀影,在此基礎上我們再去考慮如何讓大家消費其他項目,在沒有解決拉動觀眾回到影城之前,我們還是要先從節流做起。

「現在我們影城的員工已經縮減到不能再縮減了,大廳目前就兩個員工,一個售票&賣品,一個檢票&發放回收眼鏡,好在於我們這邊就一個入場口,也比較好管理,放映部門現在是全自動的TMS化管理,各個部門也均做了最優化的人員配備,實在想不到還有什麼可以節流。 」

誠然,目前大部分影城都在儘力的壓縮員工數量,減少人員開支,更多僱傭價格較低的臨時工、小時工和學生等等, 但這方面的支出減少勢必會帶來服務質量的不達標,甚至面臨「無服務」的狀態。

對於其他行業而言,特別是加工業、生產企事業,開源節流是有必要且必須要貫徹執行的,但對於服務行業,特別是要接待流動性較強顧客影迷的影城而言, 開源節流往往容易產生更多的風險,服務行業更多要講究和強調面面俱到和無微不至。

更主要的是,目前留在影城的自由度非常小,節流容易、開源難,大部分影管公司和院線對於影城的經營動作把控很嚴格,任何經營方面的變動都要通過影管和院線的考核和監管,如果涉及到場地使用和費用支出等方面,想順利通過難度較大。

換句話說,即便大家煞費苦心想到了一些不錯的點子和想法,但落到實際的執行層面, 院線和影管往往處於統一管理的角度,不會輕易將資源和許可權下放給影城 ,這對於大部分影城而言,極容易錯失戰機,特別是目前稍縱即逝的暑期檔營銷策略,可能方案通過已經是到了國慶檔。

暑期檔國產片蔫了,這是許多影城生死攸關的兩個月

「有電影院那天開始,大家就已經在電影院買爆米花了,只不過原來一些人是在KTV吃、是在酒吧吃,後來在電影院吃而已,其他電影院的副業大家也不是這一年才開始做,想在副業做文章實在太困難。 」

和一位長期做影城賣品販售的經銷商談,他表示原來他更多是給酒吧、KTV送貨,這些年給電影院送貨的比例大幅度上升,但仍然遠沒有達到他的預期值。

「之前和朋友去美國玩,人家的票價和我們是幾乎持平的,但每次美國人去電影院,電影票可能只佔消費的一小部分,他們爆米花幾乎人手一份,價格通常是票價的2-3倍,咱們國內能買就不錯了,不敢說這個價格比。 」

很多人會把那種簡單粗暴的電影稱為「爆米花」,但必須承認, 無論是爆米花電影還是爆米花,都是目前影城急需的、迫切希望觀眾消費的。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內地雖然觀影頻次已經開始逐步提升,但觀眾在影城的額外消費情況的增長速度很緩慢,我們目前仍然是更多地依賴電影放映作為影城的主要營業收入來源。

「節流」容易「開源」難,影城暑期檔低迷還需優質國產片來拯救

試想一下,電影院如何才能夠用自己的非強項去和其他行業競爭呢? 如果不是去電影院看電影,幾乎不會有人特地跑到電影院買一桶爆米花、去電影院的娃娃機抓娃娃、去電影院的休憩區做按摩椅、去電影院喝咖啡看書。

暑期檔頻繁的檔期調整,不僅僅是打亂了片方的宣發部署,同樣也擾亂的影城既定的計劃,在牽一髮動全身的暑期檔,最終大家會發現, 我們仍然只能去依靠優質的項目來提升影城的收入。

「索性我就不記了,反正做好方案,擺好物料說不定那天又白擺了,那個片子又撤檔了,現在我特別希望《復聯4》不是在4月上映,如果要是現在上映該有多好。 」

以目前的趨勢來看,《蜘蛛俠: 英雄遠征》可能只達到12億左右,只能比《大黃蜂》《驚奇隊長》略好一點,在暑期檔未能達到《毒液》和《海王》的水準令大家失望。

《獅子王》從目前來看,對比迪士尼的真人改編電影,他也同樣缺乏足夠大爆的可能性,暑期檔想僅靠這兩部10億+的進口片是肯定不足的。

在國產片已經沒有太多變動的局面下,空降具有號召力的進口片則變得非常緊迫,這可比影城自己坐在那裡「乾巴巴」想出路要更實在, 能否(准)同步或者超前上映一些具有吸引力的大片才是拯救頻臨崩盤的暑期檔的重要舉措。

「我這邊已經聽到好幾個影城,員工遣散了。 說是影城賣了,關門整頓,都幾個月了,也沒重新開的意思」

在中美貿易戰硝煙散盡的今天,中國電影如果不能靠自己的電影救自己,不妨仍然在短期內奉行「拿來主義」來暫緩燃眉之急,但最終我們還是需要和依靠屬於自己的優質電影和優質項目去來提升影城的收入。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