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人類怎樣才能阻止自然崩潰?

人類怎樣才能阻止自然崩潰?



  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7月1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近日,科學家警告稱,地球100萬種生物可能會滅絕消失,其歸咎於我們人類行為過失,對自然生態系統造成的破壞。


  沒有哪個人能對地球環境遭受破壞負責任,或許一些石油公司高管可以免職,但是我們的集體行為已將自然界推向了崩潰邊緣。當然,這是一則壞消息,但是當前我們可以嘗試一些努力,阻止地球環境惡化,沒有什麼是註定的。

  一些解決主案能夠拯救地球自然環境,但是我們還是期望一些創新觀點能夠阻止自然的崩潰,雖然我們可以吃環保食物,或者嘗試幫助科學家拯救瀕危物種,但最終這些行為仍然遠遠不夠。如果你希望知道什麼因素會產生環境影響,什麼是正確的環保思維方式?以下幾位資深科學家從科學角度為你分析如何阻止自然崩潰:


  桑德拉·迪亞茲(Sandra Diaz)


  「生物多樣性和生態系統服務政府間科技政策平台(IPBES)」副主席,阿根廷科爾多瓦國立大學生物學家。


  我們應當意識到,大自然支撐著人類生活的各方各面,所以自然環境遭受破壞,人類將很難獨善其身,勢必會影響人們生活的每個方面,尤其是經濟收入,從事的商業經營等。通過不再將自然作為人類事業不可避免的附帶損害,將自然環境作為影響經濟收入的重要因素,我們可以阻止自然環境的破壞崩潰。當人們在商業、建築、貿易、旅遊、農業、採礦等領域從事一些活動時,應當首先考慮一下這些活動是否對自然環境構成破壞,如果人類活動對自然環境是有害的,就需要採取植物綠化等措施;如果人類活動對自然環境是有益的,將確保其優先於其他措施;如果人類活動是中性的,應當著眼考慮如何使該活動對自然環境產生積極影響。

  帕特麗夏·巴爾瓦內拉(Patricia Balvanera)


  IPBES作者、墨西哥生態系統和可持續性研究所生物學家。


  從根本上講,我們需要解決對自然有害的經濟手段,例如:補貼、金融轉移、信貸補貼、減稅、隱藏環境和社會成本的大宗商品和工業品價格,這些都傾向於破壞生態平衡的產品製造,以及對自然資源的浪費。我們通過徹底改變當前佔主導地位的生產模式,來阻止自然和社會的崩潰。


  未來我們的生產生活模式將從更多經濟增長、更多消費、更高收益、更多利潤,轉變至更具持續性、更有韌性、更公平合理、更有責任意識。


  帕特里夏·米洛斯拉維奇(Patricia Miloslavich)

  IPBES作者、委內瑞拉西蒙·玻利瓦爾大學南美沿海生態系統研究小組主席。


  我們需要進行一些非常重要的變革,我們所指的變革,是指作為社會群體的一部分行事方式的顯著變化,要實現這些變化,我們需要實現3個「自我更新」:


  「集成」——跨越所有利益相關者和所有群體:我們每個人都是保護自然環境的一分子,我們需要分享保護自然方案,從普通居民到科學家、決策者、執行者。關於環境保護的問題需要結合多種方案解決,同時需要人人參與其中。


  「創新」——通過開發可持續性、對生態環境無害的技術和產品,滿足人們生活所需,有助於降低甚至扭轉促使自然崩潰的各種影響:造成自然崩潰的驅動因素主要是人類對土地和海洋利用的干預擴張、生物資源開發、環境污染(化學和固體塑料)、氣候變化和入侵物種對生態的破壞。


  「信息」——我們無法管理我們不知道的事物,因此信息是關鍵環節:我們需要以長期、可持續方式監測生物多樣性和生態系統,從而收集數據支持相應的決策行為。

  卡塔日娜·諾瓦克(Katarzyna Nowak)


  薩芬娜研究中心環保專家。


  大型景觀保護(LLC)是我們緩解氣候變化和生物多樣性損失的最佳途徑。北美洲進行了許多大型景觀保護的措施,例如:黃石公園和育空河保護計劃,這些措施旨在提高自然景觀連通性、保護生物多樣性,這項環保計劃涉及地區包括:美國五個州、加拿大兩個省、以及30多個土著部落領地。黃石公園和育空河地區是核心生態棲息地,維持著大量野生動物物種多樣性和重要的野生動物遷徙。


  LLC計劃能夠使人類較大範圍地保護生態環境,換句話講:從大的景觀層面思考、跨越國界、地域、行政轄區。這項環保計劃吸引了社會不同層面的參與者,涉及公私合作夥伴,經常包括和強調連通性計劃、野生動物保護廊道、道路疏通項目、露天空地、水源保護和地役權。

  安德魯·馬歇爾(Andrew Marshall)


  澳大利亞陽光海岸大學研究人員。


  我認為關鍵問題是使自然變得更有價值,我們需要大力扶持發展中國家,幫助當地居民認識到自然環境對於他們的日常生活和家庭的未來是至關重要的;開發或者鼓勵創收計劃,讓發展中國家居民真實獲得經濟價值,例如:通過環境可持續利用、旅遊開發等,對於發達國家,這些情況更加複雜,當地居民對自然價值具有較深刻的理解認知,但是環境保護沒有公眾和行業的支持,政府也無法採取行動。


  我認為,政府任期時間太短,決策人無法做出明智、可持續性的環保決策,一些政府似乎害怕採取環境保護措施,因為這些決策短期對經濟產生影響,存在促使下屆政府改選。


  事實上人們應當將環境保護融入日常生活,產生更少的資源浪費、物資回收再使用,騎自行車外出,減少開車時間,或者步行看看大自然美景。(葉傾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新浪科技 的精彩文章:

兼性人格校準:你的顏值正在影響你的性格!
植物也有「生存策略」:水稻具有對乾旱環境的"記憶"

TAG:新浪科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