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膽結石、膽囊炎,國醫大師鄧鐵濤治有良招!

膽結石、膽囊炎,國醫大師鄧鐵濤治有良招!

導讀:

膽,六腑之一,玲瓏小巧。人們在表達真心相對、以誠相待時,常用肝膽相照來形容,其實膽與肝還真是毗鄰而居,膽在肝的庇護下成長。雖是如此,膽還是容易生病,比如膽石症、膽囊炎,都易找膽囊的茬。面對膽結石、膽囊炎,該如何治療呢?

膽結石、膽囊炎等病辨證治療

作者/鄧鐵濤

濕熱型

相當於膽總管急性梗阻和急性膽管、膽囊炎。

證候:起病急劇,右上腹劇痛,噁心嘔吐,厭食,口渴喜飲,高熱,惡寒,發黃,右上腹硬滿拒按(壓痛,反跳痛,肝及膽囊腫大),小便少,大便秘結,糞便白色。舌質微紅,舌苔黃膩或白膩,脈弦滑或洪數。

治法:以清熱、利濕、利膽為主。

方葯:

膽道排石湯一方:黃芩10克,枳殼10克,枳實10克,木香20克,大黃6克,茵陳蒿30克,銀花15克,芒硝30克(沖),加水約400毫升,煎至200毫升,每日2劑,分4次內服,即每6小時服100毫升(孕婦不忌,但芒硝、大黃應減量)。

膽道排石湯二方:黃連3克,黃芩10克,枳實10克,木通10克,大黃6克。每日1劑。

上兩方可酌情加入金錢草30克或大葉蛇總管(虎杖)30克。

氣痛型

相當於無明顯梗阻與感染的肝管、膽總管及膽囊結石及某些慢性膽囊炎。

證候:右上腹短暫的或輕度的隱鈍痛,間歇時如常人。常有口苦,噁心,食慾不佳,或食後心窩部不適,或有輕度鞏膜黃染,上腹部輕度或明顯壓痛,小便清利或黃,大便如常。舌苔薄白或凈,脈弦或弦滑。

治法:疏肝和胃,理氣通瘀。

方葯:

膽道排石湯三方:黃芩10克,枳殼10克,茵陳蒿30克,白芍12克,柴胡6克,青皮10克,陳皮6克。

化膿性潰瘍型

相當於膽石症並發壞疽性膽囊炎、膽囊積膿、膽囊穿孔、急性瀰漫性腹膜炎、肝膿腫等。

證候:除有濕熱型證候外,尚有寒熱往來、譫妄神昏、持續腹痛、肌緊張、拒按或反跳痛、休克等徵象。

治法:宜及早採取手術治療。

正虛邪陷型

相當於膽石症伴有急性肝功能衰竭、肝昏迷者。

證候:隱鈍痛持續存在,神志不清或昏迷,面色枯萎,語聲低微,皮膚黃晦,間或青紫,甚至有出血傾向;腹部氣膨,輕度壓痛,肝臟腫大,並多有觸痛,小便黃短,大便秘結。舌質絳紫,舌苔乾枯如砂皮樣,脈弦數或沉數。

治法:芳香開竅,鎮靜,清熱解毒。

方葯:發生肝昏迷時,可選用安宮牛黃丸或紫雪丹。若舌質紫絳而干,宜用清營湯。若語聲低微,可加西洋參(或党參)。

針刺及其他療法

01

針刺療法

取穴:膽囊穴、陽陵泉、膽俞(第10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太沖、內關、足三里。

針法:每次選2~3穴,取中強刺激。亦可用電針。

02

耳針療法

取膽、交感、神門穴。可配體針膽囊穴,均強刺激。

本病預防,要注意飲食衛生,有寄生蟲病者,要徹底治療。患過膽囊炎的,應注意不要過食燥熱食品,或定時煎服金錢草作清涼飲料,以預防複發。

養生正道

版權聲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養生正道 的精彩文章:

夏至葯膳食療養生
李士懋經驗:五苓散治癒頸椎病頭暈醫案一則

TAG:養生正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