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英國《共同督導框架》的標準與特點

英國《共同督導框架》的標準與特點

摘 要:《共同督導框架》是英國教育標準局於2015年8月頒布的對全英包括公立中小學校和學院、部分獨立學校、繼續教育和技能培訓機構等進行督導所遵循的評估框架,其搭建了由「學校的領導和管理」「教師的教學與評價」「學生的發展與福祉」「學生的進步與成就」四項一級指標及27個二級指標構成的指標體系,督學將以此為標準對各級、各類學校開展等級評估[1]。這一全新的評估框架體現了近年來英國教育督導評估的價值導向,包括強調進步與發展、尊重多樣與差異、注重個人利益與國家利益統合。

關鍵詞:英國教育督導;共同督導框架

英國的教育督導制度伴隨著英國普及義務教育的過程而逐步發展起來。1839年,女王督學團成立,致力於解決普及義務教育過程中存在的政府撥款使用效率不高、學校質量參差不齊等問題;1992年,為了適應新時期教育改革與發展的需要,英國教育標準局(The Office for Standards in Education,Ofsted)正式成立。《共同督導框架》(The common inspection framework:education,skills and early years)由英國教育標準局於2015年8月頒布,其對各級各類教育機構的評估標準進行了統整[2],這一全新的督導指標體系適用於對全英公立中小學校和學院、部分獨立學校、繼續教育和技能培訓機構等開展督導。[3]《共同督導框架》將為英國督學開展督導工作提供精細和專業的規範與參考,督導評估結果也將為學校特色發展和學生們的個性選擇提供參考依據。《共同督導框架》的指標體系具有涵蓋面廣、指標細化、針對性強等特點,不僅關注學校、教師和學生的進步與發展,而且還在學生培養、教師教學和課程設置等方面強調尊重多樣與差異,同時以英國價值觀為引領,要求學校教育注重學生的個人利益與國家的利益並舉。本文將對《共同督導框架》的評估指標體系及其特點進行梳理和提煉,以期在我國推進管辦評分離、構建教育公共治理體系的進程中,為探索和促進教育督導評價改革與創新提供一些可資借鑒的英國經驗。

《共同督導框架》的評估標準

1.學校的領導和管理。督學將從以下八個方面對學校領導和管理的實效性進行評估:第一,學校領導層和管理者對於學校發展有著美好的願景,對學生所能達到的目標抱有較高的期望,並能為學生提供高質量的教育供給和學校關懷;第二,學校領導層和管理者採用了嚴格的績效管理方式,鼓勵教師的專業發展,有效促進教師的教學與實踐、學習與評估等方面水平的提升;第三,學校領導層和管理者能夠通過開展有效的自我評估來評估學校人才培養等方面的質量,同時能夠考慮學生、家長、員工對學校效能的意見,並以此推動學校不斷地改進與可持續發展;第四,學校領導層和管理者能夠引領學校為學生提供具有一定廣度、深度和相關性的學習計劃和課程,著眼於滿足學生和僱主的興趣與需求,同時遵守國家和當地社區相關的法律要求;第五,學校領導層和管理者能夠為學生提供良好的學業規劃、課程與職業建議,使學生擁有良好的教育開端,並為他們下一階段的教育、培訓和就業做好充分準備;第六,學校領導層和管理者能夠積極地促進教育平等和學生髮展多樣性,有效解決欺凌和歧視等問題,縮小不同學生和學習者群體之間的成就差距;第七,學校領導層和管理者能夠積極宣傳與推廣英國價值觀;第八,學校領導層和管理者能夠為學生提供有效的安全保障,保護學生不受恐怖主義和極端主義的影響,並致力於提升學生的福祉。[4]

督學將從以上八個二級指標著手,考察學校領導層和管理者對學校的管理方式、自我評估、課程建設、學業規劃、學校安全等方面的實現程度,進而對學校領導和管理的有效性進行評估。

2.教師的教學與評價。督學將從以下八個方面對教師教學的專業性、學校教師隊伍建設等進行評估:第一,學校教職工對學生所能達到的目標抱有較高的期望,並且公平地對待所有學生;第二,學校教職工之間及教師與學生之間都能相處融洽,教師對其所教科目能較為透徹地理解並能在課堂中靈活地運用知識促進教學;第三,學校能夠收集學生的學習情況、進步情況,依此來對學生進行評價,並適當地向家長反饋評價結果;第四,學校能夠有效地利用評價結果來規劃和調整教師的教學策略,教師也將利用評價信息對在某些方面比較薄弱的學生開展有針對性的輔導,幫助他們獲得良好的成績、取得進步;第五,教師能夠基於評價結果來指導學生學會自我提升,教師也會對家長幫助學生進步的方式方法進行一定的指導;第六,通過父母、監護人對學生髮展的介入,教師能夠了解學生預期目標的達成度以及教師自身亟待改進的方面;第七,教師通過教育教學來促進教育平等和學生髮展的多樣性;第八,教師通過教育教學培養學生的英語、數學及其他技能,具備這些能力的學生能夠對英國社會作為全球經濟活躍成員起到一定的促進作用。[5]

2018年9月,英國教育標準局首席督學阿曼達?斯皮爾曼(Amanda Spielman)在AoC年會(The 2018 AoC Annual Conference)上涉及教育督導框架部分時,談到在2019年很可能把對教師教學和評估的考察擴大到對整個教育教學質量的評估,這部分評估的重心很可能會側重於課程內容的實用性和有效性,及時關注學校教師對學生知識、技能和行為的培養。[6]

3.學生的發展與福祉。督學將從以下九個方面對學校促進與支持學生的發展與福祉的程度進行評估:第一,學校的整體文化氛圍促進學生的發展,並能支持和促進學生取得較高的成就;第二,學校培養學生的自信感,培養學生具有較強的自我意識,並且鼓勵學生對成功有自己的理解;第三,學校能為學生提供相關職業的建議和指導,幫助學生面對下一階段的教育、就業、創業或培訓時做出自己的選擇;第四,學校提供相應的課程以便學生掌握相關的就業技能,這些技能幫助學生為下一階段的教育、就業、創業或培訓做好充分準備;第五,學校培養學生喜歡學習,學生準時到校並具有較高的出勤率;第六,學校培養學生遵循學校及社會的行為規範與準則,培養學生學會自律並且學會如何與他人相處;第七,學校在遇到學生面臨虐待、性剝削和極端主義,以及網上欺凌等風險的情況時,能夠有效地處理和應對風險,保護學生免受相關風險的侵害;第八,學校培養學生通過鍛煉、選擇健康的飲食等方式保持個人心靈和身體上的健康;第九,學校提倡個人發展。學校培養學生充分發展,學會尊重他人,為英國社會發展和生活改善作出貢獻。[7]

在學生髮展與福祉部分,英國教育標準局首席督學阿曼達?斯皮爾曼同樣在AoC年會上談到將在2019年把對學生的發展與福祉的考察,從重視外在的結果轉向注重內在的實際獲得,不再以學生的高成就率為考察標準,而是著眼於學習者知識和技能的積累,不僅關注學生是否獲得資格認證,而是更多地關注學生能否真正勝任工作。[8]

4.學生的進步與成就。督學將從以下幾個方面對學生取得的進步與學習成就進行評價:第一,儘管學生的起點不同,但是均取得持續性的進步,達到或超過學生年齡所預期的成就與標準;第二,學生獲得相關的資格證書,升入更高一級的繼續教育機構深入學習相關知識,進一步提高自身能力,從事滿足地方和國家需要的職業。[9]

督學將從以上兩個二級指標著手,根據學校反饋的學生數據,考察學生獲得的進步和升學就業兩方面的情況,進而對學生的進步與成就的有效性進行評價。

《共同督導框架》的特點

1.強調進步與發展。《共同督導框架》的四個一級指標緊緊圍繞「進步與發展」這一核心目標來制定。第一,對學校的評估指向促進學校的進步與發展,而非得到一個簡單的評價結果。例如:學校領導層與管理者應規劃恰當的目標及願景,推動學校發展;學校在考慮多方意見後開展有效的自我評估以促進學校的改進與可持續發展。這些評估指標都將引導學校合理規劃其發展目標和願景,同時為學校不斷進步與發展提供評判標準。第二,對學生的評估指向更好地促進學生進步,而非劃分學生等級。指標強調學校要有效利用評價信息對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反饋與指導,向學生提供高質量、個性化的教育供給,包括以學生興趣和需求為立足點,提供有一定廣度、深度的學習計劃或課程,提供良好的學業規劃或職業建議等。這些都為學校切實幫助學生進步與發展提供了參考的標準。第三,對教師的評估指向促進教師更好地調整教育教學方法,促進教師的自我提升與進步,而非監督教師工作。例如:指標中提出,學校要採取績效管理的方式,引導和鼓勵教師的專業發展與專業成長等。《共同督導框架》將學校、教師和學生在不同維度上的進步與發展作為一根主線加以強化,而其三方面必將形成合力推進英國教育質量螺旋式提升。

2.尊重多樣與差異。《共同督導框架》遵循和體現了英國教育的價值準則,充分尊重學生的多樣性與差異性。第一,學生培養凸顯多樣化與差異化的原則。例如:學校要積極促進學生的多樣化發展,同時以培養學生的自信感為抓手,鼓勵學生對成功有個人不同的理解。例如:學生的培養目標應內化於學校的整體文化氛圍中,潛移默化地促進學生的個性化成長。這些都充分尊重了學生的多樣與差異發展,而非強調一致或統一標準。第二,教師通過多樣化的教學策略促進學生個性發展。教師要通過收集學生的學習情況、進步情況等個性化信息來規劃和調整自身的教學策略,並有針對性地指導學生獲得進步與提升。督學將依據《共同督導框架》對多樣的教育教學形式展開督導評估,凸顯「尊重多樣與差異」原則。第三,課程依照學生的興趣和需求設置。例如:學校將針對不同學生的興趣和需求提供具有一定深度和廣度的課程,這些課程幫助學生掌握一定的就業技能,學生依照興趣與學習所得進入下一階段的教育、就業或培訓等。綜上,學生培養、教師教學和課程設置都圍繞英國教育的價值準則展開,指向個體的多樣性,旨在促進學生的多樣與差異發展。

3.注重個人利益與國家利益統合。《共同督導框架》非常重視個人利益與國家利益的統合,凸顯了英國價值觀對學校教育和學生髮展的引領作用。一方面,《共同督導框架》強調學校要積極宣傳與推廣英國價值觀。英國的學校教育必須培養認同英國價值觀的公民,因此要求學校在辦學和教學過程中處處融入英國價值觀,並致力於積極宣傳與弘揚這一價值觀。另一方面,學生要在社會和國家的發展進程中體現自身價值,即學生在獲得自身發展的同時,也必須要理解自己作為公民所肩負的責任與使命,要盡己所能對社會和國家的發展作出自己的貢獻。《共同督導框架》切實凸顯了英國價值觀對學校教育和學生髮展的引領作用,並將其作為重要的評價標準。(作者:周麗媛 王楠,單位:首都師範大學教育學院)

本文系首都師範大學首都教育發展協同創新中心委託課題「推進教育管辦評分離的路徑研究」的研究成果

參考文獻:

[1][3]Ofsted.The common inspection framework: education, skills and early years[EB/OL].(2015-06-15)[2019-01-25].https://www.gov.uk/government/publications/common-inspection-framework-education-skills-and-early-years-from-september-2015.

[2]Ofsted.Changes to education inspection from September 2015[EB/OL].(2015-06-15)[2019-02-27].https://www.gov.uk/guidance/changes-to-education-inspection-from-september-2015.

[4][5][7][9]Ofsted.The common inspection framework: education, skills and early years[EB/OL].(2015-06-15)[2019-01-17].https://www.gov.uk/government/publications/common-inspection-framework-education-skills-and-early-years-from-september-2015.

[6][8]Ofsted.Amanda Spielman at the 2018 AoC Annual Conference[EB/OL].(2018-09-21)[2019-02-13].https://www.gov.uk/government/speeches/amanda-spielman-at-the-2018-aoc-annual-conference.

《北京教育》雜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教育新聞網 的精彩文章:

廢舊物品演繹「環保時裝」
為鄉村振興貢獻「西農智慧」

TAG:中國教育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