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一葉芭蕉,一片情,一縷愁

一葉芭蕉,一片情,一縷愁

賞析古典詩文,聆聽先賢心聲,感受如畫意境!古詩文賞析,與你一起感受中文之美!

本文來源於:古詩文賞析gswsx.cn

芭蕉,在古人生命中是一種矛盾的存在。

它的葉子碩大清美,有著絲綢的質感,可為人遮風擋雨,又可作為題詩的「紙張」。植於窗前的芭蕉,濃蔭蔽日,舒捲有情,多像一位綠衣女子,日夜閑倚小窗,伴主人讀書。

可一旦下雨,那砰砰啪啪的聲響,實在撩人心緒,讓人煩悶不堪。

今日就和詩詞君一起來看看文人筆下的芭蕉情。

《添字醜奴兒》

宋 李清照

窗前誰種芭蕉樹,陰滿中庭。

陰滿中庭。葉葉心心,舒捲有餘清。

傷心枕上三更雨,點滴霖霪。

點滴霖霪。愁損北人,不慣起來聽。

李清照這首詞從視覺和聽覺兩個方面來描繪芭蕉的形象,不僅準確地勾勒出芭蕉的本質特性,而且蘊含著巨大的情感力量。

上闋從視覺入手,生動地寫出芭蕉的樹陰遮滿中庭,葉片舒展,蕉心捲縮的景象;下闋從聽覺入手,寫夜雨打在芭蕉上,聲聲入耳,使本來就輾轉不眠的詞人更加愁傷。

《菩薩蠻·芭蕉》

宋 張鎡

風流不把花為主。多情管定煙和雨。

瀟洒綠衣長。滿身無限涼。

文箋舒捲處。似索題詩句。

莫憑小闌干。月明生夜寒。

這首詞里的芭蕉是同孤獨憂愁特別是離情別緒相聯繫的,詩人的感情抒發亦相當空靈含蓄。

他的哀愁和悲涼並沒有直接傾吐,而是在雨絲煙霧裡,在寒夜月色中,朦朧而自然地流露出來。

一縷淡淡的哀愁迴腸九曲,大有欲吐又吞、欲說還休的況味。

《一剪梅·舟過吳江》

宋 蔣捷

一片春愁待酒澆,

江上舟搖,樓上簾招。

秋娘度與泰娘嬌,

風又飄飄,雨又蕭蕭。

何日歸家洗客袍,

銀字笙調,心字香燒。

流光容易把人拋,

紅了櫻桃,綠了芭蕉。

在蔣捷筆下,他用櫻桃和芭蕉形容時光流逝:春光容易流逝,使人追趕不上,櫻桃才紅熟,芭蕉又綠了,春去夏又到。

「紅了櫻桃,綠了芭蕉」,用櫻桃變紅,芭蕉變綠形容時光流逝,美好而形象。

《夜雨》

唐 白居易

早蛩啼復歇,殘燈滅又明。

隔窗知夜雨,芭蕉先有聲。

芭蕉葉闊,宜於聽雨。驟雨來急,雨打芭蕉急切清脆而響亮;細雨舒緩,雨灑芭蕉均勻細緻而淅瀝。

南方人的心思,多細膩善感,古代的讀書之人,誰不在庭院種幾株芭蕉呢?

雨瀟瀟,滴芭蕉,淋濕的,是芭蕉綠葉,撩撥的卻是文人的情懷。

正如朱千龍先生說的那樣:「雨珠是芭蕉的淚。所以,雨打芭蕉,動聽,卻揪人心。」

《閑居初夏午睡起》

宋 楊萬里

其一

梅子留酸軟齒牙,芭蕉分綠與窗紗。

日長睡起無情思,閑看兒童捉柳花。

其二

松陰一架半弓苔,偶欲看書又懶開。

戲掬清泉灑蕉葉,兒童誤認雨聲來。

聽了這麼多雨中蕭蕭的芭蕉,不妨換個角度,來看下夏日清涼的芭蕉。

楊萬里的這兩首詩都描繪了悠閑的夏日午後,芭蕉葉也都是這兩首詩的主角,在夏日庭院里,不論日頭多麼毒辣,有了芭蕉,彷彿馬上就進入「心靜自然涼」的境界。

錦瑟素年,溫柔時光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古詩文賞析 的精彩文章:

真正的放下,淡若清風、自在安寧
1800多年前的智慧,就在這封僅86字的千古名篇中!

TAG:古詩文賞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