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為何說「祛濕別再迷戀薏米紅豆」?另外我們該怎樣更有效的祛濕呢

為何說「祛濕別再迷戀薏米紅豆」?另外我們該怎樣更有效的祛濕呢

大家好,我是醫師小宋

如今社會,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講究保健、養生,因此,中醫這個職業也變得越來越吃香。很多人去找中醫調理身體的時候,有很大一部分人都會被告知說:有濕氣。那濕氣到底是什麼呢?而且,該怎麼祛除濕氣才是最正確有效的呢?下面,小宋一一為大家講解。

為何說「祛濕別再迷戀薏米紅豆」?另外我們該怎樣更有效的祛濕呢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首先,濕氣到底是什麼?

事實上,濕氣就是一種人體水液代謝的產物,在中醫範疇內濕氣被分為:水、濕、飲、痰這四種。並且濕氣具有陰寒、易損陽氣、阻滯氣機等特質。

簡單來講,濕氣主要來源是外濕與內濕。引起外濕的主要因素多是由外界氣候所決定的,尤其對於生活在沿海城市的人們,通常體內濕氣較多。那麼引起內濕的因素,主要是由於脾胃虛弱而導致的,脾胃虛弱的人,不能完全的運化人體所攝入的食物,導致食物堆積,久而久之就形成了濕氣。脾胃虛弱生成濕氣,然而濕氣又回過頭來加重脾胃虛弱,這樣就形成了一種惡性循環。

為何說「祛濕別再迷戀薏米紅豆」?另外我們該怎樣更有效的祛濕呢


如何祛濕才更科學有效呢?

其實,祛濕的道理與物理學中水汽蒸發的道理如出一轍,物理學中對於水汽蒸發速度的三個重要決定因素是:溫度、氣流、面積,同理,在中醫理論中,溫法對應著溫度,理氣法對應著氣流,發汗法對應著面積。

1、溫法:由於濕氣本身是屬寒性的。在《傷寒雜病論》以及《內徑》中均有介紹,痰、飲當以溫葯和之,寒者溫之。這就表明了,溫法是祛除濕氣最根本的方法。

2、理氣法:顧名思義,人們體內血氣不通暢,那麼很容易形成濕氣。濕氣同樣會大大阻礙血氣的運行,因此對於久坐的人就很容易生出濕氣,那麼要想祛濕,首先要理順體內的氣血,氣血通暢,濕氣自然就消失了。

3、發汗法:皮膚作為人體表面積最大的一個器官,因此以出汗的方式來祛除濕氣,也是十分有效的一種方法。

為何說「祛濕別再迷戀薏米紅豆」?另外我們該怎樣更有效的祛濕呢


為何說「祛濕別再迷戀薏米紅豆」?

我本身是學中醫出身,有很多同學、朋友們也總是說要祛濕,一說到祛濕就立刻想到什麼薏米紅豆粥,每每聽到這些,其實我內心是真替他們擔心的。

首先紅豆薏米不屬於以上三種方法中任何一種。

祛濕講究溫法,紅豆還有薏米本身都具有微寒性;祛濕還需要理氣,寒性的藥物對於血氣的運行都有一定程度的影響;祛濕還需要發汗,很明顯紅豆薏米都不具備這種功效;此外,由於脾胃虛弱也會導致生成濕氣,雖然,炒過的薏米有些許健脾的功能,但是作用是很微弱的,基本上可以忽略。

說到這裡,有些朋友就會有問題要問了:我一直喝紅豆薏米,效果感覺還行啊,小宋告訴大家,其實這種效果還有感覺都是一種錯覺,濕氣包含有很多類型,濕熱就是很常見的一種,紅豆薏米本屬寒性,喝了以後是把濕熱壓了下去,看似癥狀有所緩解。事實上,長期單獨使用紅豆薏米,是以傷害脾胃為代價的。脾胃的正常工作,是需要陽氣的,而長期使用寒性的食物是一種損耗陽氣的過程,因此,這麼做將導致這類人只會對於濕氣的抵抗力變得越來越低。

為何說「祛濕別再迷戀薏米紅豆」?另外我們該怎樣更有效的祛濕呢


薏米紅豆在祛濕上並不是一無是處,正確與理氣的中藥搭配起來,即可祛濕健脾

若想依靠薏米紅豆來祛濕也不是不行,但是一定要和具有健脾理氣溫性的中藥搭配起來才可以,「芡實」就是最好的一個搭配。

芡實性屬平和,對於養腎、固精、健脾、止瀉、祛濕均有顯著的療效,除了搭配芡實以外,薏米紅豆粥中的紅豆要更換成赤小豆,中醫里的紅豆實際上指的是赤小豆,而不是大家所知的紅豆。它們二者是有區別的,赤小豆對於消熱解毒、健脾祛濕有著顯著的作用,對於紅豆而言,主要是用於烹飪。因此將芡實、赤小豆以及炒過的薏米搭配起來,對於祛濕健脾來說可算得上佳品了。

為何說「祛濕別再迷戀薏米紅豆」?另外我們該怎樣更有效的祛濕呢


除了通過食療還治療濕氣,在中醫範疇內,按摩穴位也是一種特別好的祛濕手段

第一、豐隆穴:位於位於小腿前外側、外踝尖上8寸,距脛骨前緣二橫指。

按摩方法:同時使用大拇指與食指的關節點按此穴位3分鐘,順時針揉按5分鐘左右,每日做上2-3次即可。

常按摩豐隆穴,對於調理脾胃以及化痰祛濕,有著明顯的效果。

為何說「祛濕別再迷戀薏米紅豆」?另外我們該怎樣更有效的祛濕呢

第二、足三里:被稱為人體保健要穴,位於外膝眼下3寸,距脛骨前端一指處

按摩方法:用大拇指按壓以及順時針揉按此穴位5-8分鐘,直到出現酸脹的感覺時即可停止,每日2-3次即可。

足三里這個穴位,除了能強健脾胃、祛濕以外,還具有補氣、增加免疫力的效果。

為何說「祛濕別再迷戀薏米紅豆」?另外我們該怎樣更有效的祛濕呢

第三、中脘穴:位於上腹部,前正中線上,肚臍上4寸

按摩方法:用掌根順時針揉按2-5分鐘,每日2-3次即可

次穴位具有健脾和胃、祛濕等效果。

為何說「祛濕別再迷戀薏米紅豆」?另外我們該怎樣更有效的祛濕呢

第四、曲池穴:完全屈肘時,位於肘橫紋外側端處。

按摩方法:用大拇指揉按2-5分鐘,也可四指併攏,多次拍打,直到皮膚微紅停止,每日2-3次即可。

常按此穴位,對於調理大腸濕熱、大便黃爛、肛門灼熱、防止便秘等均有顯著效果。

為何說「祛濕別再迷戀薏米紅豆」?另外我們該怎樣更有效的祛濕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