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學齡前不重視孩子運動,這些負面影響會在學齡期爆發!

學齡前不重視孩子運動,這些負面影響會在學齡期爆發!

最近有媽媽說,她家的小男孩迎來了讓人欣喜的改變。

原來,小傢伙從幼兒園起,就是班裡的「搗蛋大王」,老師上課時,他亂跑;老師要求安靜時,他興奮大叫;連午睡時間,孩子也要作弄身旁的小夥伴……後來,孩子參加了籃球和足球活動,每天的運動量非常大,孩子竟然變得較規矩和安靜了。

這位媽媽的心得是,「累了就不搗蛋了」。兒童行為研究中也有相似的結論,「運動得足夠多,就能安靜下來」。為什麼?

你不得不知的兩項兒童行為研究

2010年,美國心理學期刊有研究證明,運動能幫助孩子培養專註力。研究顯示,如果一個孩子持續運動較長的一段時間後,他的大腦顯示注意力投入狀況的腦波P3波振幅,會比沒運動習慣的孩子大。從而證明了,足夠的運動是能增加孩子的專註力的。

除此之外,東芬蘭大學曾經追蹤一群學齡前小朋友至8歲,發現那些學前運動少的孩子,學齡期入學後前兩年,他們不僅閱讀能力進步慢,數學能力也往往比較差。相比之下,學前有運動習慣的孩子,入學後閱讀能力進步快,數學也往往不錯。據說芬蘭是全球最酷愛運動的國家,九成的小朋友從小就有運動習慣。零下10度的下雪天,父母們都鼓勵孩子外出活動。芬蘭孩子不僅快樂成長,他們在各種行業也出類拔萃。

也就是說,如果一個家庭有讓孩子從小較多地運動的意識,孩子也堅持每天有足夠的運動量,這個孩子未來開始真正學習時,會比同齡孩子更專註,並且他們在閱讀能力和數學方面,比其他孩子更有優勢。

學齡前,孩子們每天運動多長時間合適呢?

一般來說,孩子們每天的運動量要達到三小時,才能稱之為「充足」。當然,三小時的運動量,並不是說三小時都是劇烈運動。孩子年齡越小,越建議以輕柔、低強度的活動為主。孩子越大,越要適當地多參加一些中高強度的運動,例如籃球或足球等。雖然每個孩子的身體素質都不同,但我們常常建議,即使是6,7歲的小朋友,劇烈運動也以一小時內為宜,其他運動可以有走路、玩耍、踩三輪車、玩過家家遊戲等等。

學齡前,孩子們的運動選擇有哪些?

0-2歲,寶寶游泳、攀爬、走路、推球、玩玩具、親子遊戲等。

2歲以上,踩兒童三輪車、溜滑梯、投球、擲球、奔跑等。

3歲以上,盪鞦韆、走獨木橋、拍球、做操、老鷹捉小雞遊戲等。

4歲以上,舞蹈、短距離跑步、游泳、輪滑、家務勞動等。

5歲以上,毽子、跳繩、武術、乒乓球等。

6歲以上,足球、籃球、羽毛球、騎自行車等。

(上面的年齡與運動建議僅為參考,非絕對。因為孩子們的身體素質是有差異的,只要孩子們喜歡,適合身體生長需求,並且孩子們能長期堅持,就是一項合適的運動。)

哪些運動不適合學齡前小朋友?

1、長跑、負重跑、馬拉松。

2、練肌肉類健身。

3、搏擊、拳擊。

4、舉重。

5、長距離、高坡度的自行車運動等。

以我家兒子阿瓜為例,去年,他開始打乒乓球,至今已經打了大半年。我欣喜地看到了他的進步,不僅是乒乓球方面的進步,還有就是專註力有了非常顯著的提高。這個一年級的小朋友能專心、獨立地完成作業,晚上也習慣閱讀繪本一小時。他的小妹妹阿果也受到了積極的影響,很喜歡翻圖畫書。

「靜」是「動」中的一抹小菊,「動」是小菊的肥沃土壤……

關鍵字:專註力培養、運動習慣、親子互動、育兒方法、早期教育

幼兒說,作者為幼兒心理科普作家黃杏貞,已出版書籍《心理諮詢師媽媽的科學育兒法》(獲國家部級優秀出版物獎)。學習幼兒心理研究和知識,分享科學、實用、有價值的育兒心得。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幼兒說 的精彩文章:

一個故事,一位外國奶爸給兒子講了四年!育兒智慧你該學
觀察孩子7分鐘,你就能知道孩子專註力是否低於同齡人!

TAG:幼兒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