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哲理 > 夜讀丨古訓:眼向高處望,事就平處做,人往寬處行

夜讀丨古訓:眼向高處望,事就平處做,人往寬處行

夜讀丨古訓:眼向高處望,事就平處做,人往寬處行

點擊上方綠標收聽朗讀音頻

文/民生周刊

清代儒將左宗棠曾留有一副對聯傳世。

發上等願,結中等緣,享下等福;擇高處立,就平處坐,向寬處行。

上聯說的是,要胸懷遠大的抱負,順應人生的際遇,享受平淡的生活;下聯說的是,看問題要高瞻遠矚,做事情要腳踏實地,過日子要心態平和。

香港首富李嘉誠十分贊同這兩句格言,將其書寫懸掛於辦公室中,終身奉行。

向高處望

眼界決定境界,格局決定結局。

人的思想一如參差山脈,也有高低層級之別。很多時候,眼界和格局的高低,決定著一個人對事物認識的深淺。

曾聽過這樣一個故事。

古時有位乞丐,機緣巧合救了皇帝的性命。皇帝問乞丐:「你救駕有功,想要什麼賞賜?」

乞丐答道:「求皇上劃兩條街做我的地盤,以後討飯就再也不怕被人趕出來啦!」

乞丐的這個請求,暴露了他的眼界和格局。也正因為如此,註定他一輩子只能混跡於乞丐之間。

一個人總往低處看,很容易被腳下的石子擋住去路,又或被眼前一片樹葉遮住眼睛,「只見樹木,不見森林」。

一個人總往高處望,就不容易被這些雞毛蒜皮的小事所困擾。

正所謂「不畏浮雲遮望眼,只緣身在最高層」。看得遠固然很重要,但要想看得遠,首先要站得高。

孔子登東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

而「能力」,一定要配得上自己的眼界。

就平處做

「仰望星空,腳踏實地。」能力眼界的提升,是一個逐步積累的過程。

人生像是一場馬拉松,走得快不算本事,走得穩走得紮實才是目的;它又像是壘土蓋房,萬丈高樓平地起,只有打好堅實的基礎,才能實現質的飛躍。

投機取巧瞞得過一時,瞞不了一世。好高騖遠、眼高手低,遲早要為自己的浮躁付出代價。

左宗棠曾多次科舉落榜,然而科考失意並未對他造成打擊,反而成為他潛心學習的動力。

他耗費多年時間,閱讀了大量經世致用的書籍,最終憑舉人身份入朝為官,官至一品大員。

左宗棠也以此來教育子女:「讀書應該腳踏實地,紮實認真,識得一字即行一字」。

做人也要踏踏實實,「篤根本,去浮華」。

不求萬事如意,但求無愧於心。

向寬處行

人生像一局棋,唯有胸懷開闊,方能落子無悔。

「成大事者不拘小節。」心寬則路寬,心胸寬廣的人,自有大格局。

遇事不會斤斤計較,不過分在意眼前得失。這樣人生才能不被束縛,才能飛得更高、走得更遠。

人生如路,寬也好,窄也好,自成風景;人生如茶,濃也好、淡也好,各有味道。

日出東海落西山,愁也一天,喜也一天;遇事不鑽牛角尖,心也舒坦,人也舒坦。

「險夷原不滯胸中,何異浮雲過太空。」我們所有遇到的困難或坎坷都不要總放在心中,他們最終都會像浮雲一樣過去。

王陽明初入官場時官職不高,但正氣凜然,絕不趨炎附勢,是個很有風骨的人。但因反對宦官劉瑾,被廷杖四十,貶謫至貴州龍場當驛丞。

劉瑾是個歹毒的太監,設計王陽明貶官後不解氣,竟又派人跟蹤王陽明,伺機暗殺。無可奈何的王陽明被逼跳進江水中,逃過一劫。

這樣關乎自己生死存亡的事情,可以說是人生中很大的坎坷了。但王陽明並沒有因此放棄或一蹶不振,他把這件事看作是浮雲,事了拂袖去。

被流放的王陽明來到貴州龍場驛赴任,他不畏艱苦,立志教導當地百姓。在龍場這既安靜又困難的環境里,王陽明結合曆年來的遭遇,日夜反省,認識到「聖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於事物者誤也。」這就是著名的「龍場悟道」。

貶官期滿的王陽明到廬陵做了知縣。不久劉瑾犯罪被明武宗處死,王陽明又得到兵部尚書王瓊的器重,因此升遷很快,最終官居南京兵部尚書、都察院左都御史,還平定了江西寧王朱宸濠的叛亂,被封為新建伯。

生活中總會遇到各種坎坷,若總放在心裡,積壓成疾,只會給自己增添不痛快,而這個時候應該學會的是「釋然」。

適時調整方向,不鑽牛角尖,事才能越做越順,路也會越走越寬。

坦然接受命運的安排,才是智者所為。

話不說盡有餘地,事不做盡有餘路;情不散盡有餘韻,心不用盡有餘量;勢不用盡有餘力,福不享盡有餘德。

夜讀丨古訓:眼向高處望,事就平處做,人往寬處行

主播:黃帥威

廈門理工學院播音班

德雲社廈門專場主持人

文章來源:民生周刊(ID:msweekly)整理自儒風大家(ID:rufengdajia)

出品:民生周刊(ID:msweekly)新媒體事業部

「喜馬拉雅FM」-「全民夜讀」欄目

夜讀丨古訓:眼向高處望,事就平處做,人往寬處行

「人民旅遊」

分享你的遊記與攻略,展示你的美景與美食,「代」你體驗不一樣的風景與風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