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龍吟風嘯——FC-1「梟龍」戰鬥機VS「陣風」戰鬥機

龍吟風嘯——FC-1「梟龍」戰鬥機VS「陣風」戰鬥機

今年的巴黎航展對於公眾來說是一次乏善可陳的「盛會」。雖然本屆航展上F-35A進行了靜態展示、德法西三國合作的FCAS和土耳其的TF-X也終於以全尺寸模型的方式展露真容,但在飛行表演方面,基本上就是FC-1「梟龍」和「陣風」兩種戰鬥機在挑大樑。有意思的是,由於今年印度和巴基斯坦之間的一系列對抗,這兩種戰鬥機在巴黎航展的表演增添了幾分「冤家鬥法」的感覺。

談歷史:當年「盟友」,如今宿敵

說起來,FC-1和「陣風」當年還曾經是「友軍」,因為這兩架戰鬥機都曾經有過同一個假想敵——米格-29。1983年,蘇聯空軍開始列裝米格-29。隨後,印度也向蘇聯訂購了米格-29戰鬥機,並於1986年起交付印度空軍。從性能上來說,米格-29在當時是一流的空優戰機,該機機動性優異、且具有超視距空戰能力,因此在當時無論是對於法國還是巴基斯坦都構成了很嚴重的威脅。發展新一代戰機,成為了亞歐大陸兩端的兩個國家共同的選擇。

這一時期,巴基斯坦選擇向中國購買新型戰機。中國航空工業起初給出的方案是以殲-7為基礎的殲-7CP,該機基本上就是將殲-7改為兩側進氣並更換航電系統、並希望改用F404渦扇發動機(「陣風」原型機首飛時的發動機也是F404),但該方案被巴基斯坦方面以性能不能對抗米格-29而拒絕。此後,在美國格魯曼公司的介入協助下,成都飛機設計所將殲-7CP發展為超-7,此時的方案已經比較接近目前的FC-1。1991年,成都飛機工業公司重啟超-7項目,隨後其項目合作夥伴更換為俄羅斯米高揚設計局,在設計上引入了米高揚設計局的「項目33」輕型戰鬥機方案的一些特點,發動機則更換為RD-93。1994年,巴基斯坦與中國就FC-1項目開始進行談判、1998年簽署合作協議,2007年1月FC-1正式進入巴基斯坦空軍服役。

而與此同時,法國在退出歐洲多國聯合進行的ECF項目(「颱風」戰鬥機的前身)後,由達索公司繼續進行新一代戰鬥機項目、並作為「幻影」2000的後繼機型。由於此前已經進行了大量的預研發和設計工作,「陣風」的發展進度很快,1985年即完成了展示用的原型機,1986年7月4日首飛成功。2016年4月,印度與法國簽訂合同訂購36架「陣風」,這使得「陣風」與當年的老對手米格-29成為了「搭檔」,這就使得南亞大陸的天空中將出現相當奇特的場景——當年老冤家現在聚首同一門下,而FC-1竟然也與米格-29有了相同的「心臟」,時過境遷,著實令人唏噓。

比設計:輕量級VS中量級

從基本設計上來看,FC-1和「陣風」差異很大。FC-1是一種設計上中規中矩的輕型戰鬥機,該機採用了常見的常規布局梯形翼肋下進氣設計,並採用邊條翼增強升力性能和機動性。早期的FC-1為控制成本,僅在縱向傳動上採用數字電傳設計,而橫向扔保留液壓傳統。雖然整體設計趨於保守,但FC-1仍然採用了諸如DSI進氣道、先進綜合航電系統等接近「四代半」戰機的設計,可以說是在保守中追趕潮流。而「陣風」在設計時則可以說是不折不扣的激進派,其近距耦合鴨式布局在當時的戰鬥機中獨樹一幟,這種布局能夠在增加升力的同時降低跨音速阻力,因此無論對於機動性還是加速性都有好處。「陣風」作為「四代半」戰鬥機在設計時採用了大量的新結構和新材料設計,這使得該機在採用更多的新設備並採用雙發布局的情況下,只比體積略小的F-16重1噸。同時,「陣風」在航電系統上設計非常前衛,特別是其座艙布局即便在當前也是獨樹一幟,這體現了法國人在航空裝備方面的特殊理念。

從機體規格來看,FC-1機長14.3米、翼展8.98米、機高4.9米,「陣風」機長15.27米、翼展10.8米、機高5.34米,看似「陣風」比FC-1略大但相差不大。但在性能指標方面,FC-1最大起飛重量12.7噸、最大載彈量3.8噸、航程2500千米,而「陣風」最大起飛重量24.5噸、最大載彈量9噸、航程3700千米,可見「陣風」的起飛重量和載彈量幾乎達到FC-1的;兩倍、而航程也接近FC-1的1.5倍。出現如此大的差異,原因在於「陣風」採用了兩台最大推力50千牛、加力推力75.6千牛的M88渦扇發動機,而FC-1僅有一台最大推力49.4千牛,加力推力81.4千牛的RD-93渦扇發動機,也就是說不考慮推重比的話「陣風」的發動機的最大推力達到了FC-1的兩倍、加力推力達到了1.85倍,因此兩者在起飛重量和航程方面的差異是正常的。

理論上來說,將FC-1放大到「陣風」的級別、並為該機配用F110-GE-129或渦扇-10A一類的大推力渦扇發動機,將能讓FC-1具有同「陣風」相近的作戰能力。但如此一來,FC-1的生產成本也將大幅提升,很可能反而會讓一些對新型戰鬥機有需求的潛在用戶失去興趣,這對於FC-1這種純出口型戰機不是什麼好事。FC-1首飛後,法國曾經建議為該機配用採用與「陣風」相同的M88發動機,雖然M88加力推力較差但其推重比更高,因此FC-1若改用M88理論上能具有更強的性能,但最終不了了之。目前,中航發正在研製新一代中等推力渦扇發動機,如果此款發動機研發成功後用於FC-1,將使該機的動力系統實現跨越式提升,介時FC-1的作戰能力將至少能達到「鷹獅」NG的水平。

看能力:尺有所短,寸有所長

從FC-1與「陣風」在載彈量與航程上的差異,不難想像兩機作戰能力上的差距。「陣風」的高載彈量使得該機很適合執行攻擊任務,其多達13個武器掛點更讓該機具有很強的火力配置靈活性。「陣風」在使用普通航空炸彈或制導炸彈執行對地攻擊任務時,其攻擊能力相當於重型多用途戰鬥機,同時該機還能使用防區外攻擊武器、戰術空地導彈甚至核導彈,總體來說既是出色的「炸彈卡車」,又能夠勝任「外科手術」式的精確打擊任務。相比之下,FC-1雖然也能採用多種類型的對地攻擊武器,但載彈量存在顯著差距,並且缺乏掛載大型攻擊武器的能力,所以攻擊能力就差的比較遠了。

不過,FC-1在「陣風」面前並非完全處於劣勢。「陣風」在設計上雖然十分優異,但該機有一個致命性的缺陷:由於需要考慮艦載型的起降視野問題,「陣風」的機頭部分短促而狹窄,這導致該機能夠為機載雷達預留的空間較小。因此,雖然「陣風」屬於中型戰鬥機,但其在雷達方面的升級潛力甚至還不如輕型戰鬥機。目前FC-1 Block 3批次已經開始生產,該機將配備新一代國產機載有源相控陣雷達,新型雷達的性能不僅超越「陣風」所使用的RBE-2雷達,而且有望超越更新一代的RBE-2-AA,這可能讓「陣風」面對FC-1時在中遠距離上比較吃力。

而在空戰武器方面,目前的「陣風」也不算出色。「陣風」採用的「魔術」2型近距空空導彈和「米卡」中距空空導彈是上世紀80年代的產品,目前兩者性能略顯落後,特別是「米卡」80千米的最大射程使得其在面對AIM-120D或「霹靂」-15一類的新一代中距空空導彈時相當吃虧。武器與雷達上的雙重劣勢,決定了「陣風」當前階段的空戰能力不可能拔尖。反之,FC-1在發展到Block 3批次後已經能使用「霹靂」-10和「霹靂」-15,在遭遇「陣風」時勝算不低。另外,目前FC-1能夠使用CM-400超音速反艦導彈,而「陣風」則缺乏類似的武器裝備,這也讓FC-1在對海攻擊方面扳回一程。

總評:「全能型戰機」時代的攻防之辯

從FC-1和「陣風」在設計上的差異,能夠明顯感受到兩種不同的設計思想。FC-1和「陣風」設計時正是傳統的戰鬥機、截擊機、戰鬥轟炸機概念消亡,同時多用途戰鬥機概念正在興起。FC-1和「陣風」在設計上就體現了濃厚的多用途思想,但兩者並非毫無區別。FC-1的設計目的在於為中小國家提供一款突出性價比、同時儘可能滿足多種任務需求的戰鬥機。對於這些國家來說,保障領空安全是空中力量的首要任務,因此空中優勢任務和攔截任務能力是FC-1的首要設計因素,同時此類空中力量一般規模有限、經費也不多,因此也需要兼顧對地對海攻擊。從任務優先順序來看,FC-1的防空任務等級高於攻擊任務,因此可以認為是一種「防禦型」的多用途戰鬥機。

與此截然不同的是,「陣風」雖然設計時也將防禦蘇聯第四代戰鬥機作為主要任務之一,但由於法國在國際社會中的特殊地位,法國空軍和海軍也經常執行各類干涉任務,而在冷戰結束後此類任務甚至比防空和攔截任務還要多,所以「陣風」對於攻擊任務能力的要求更高。而由於法國空軍和海軍航空兵規模也相對有限,同時裝備戰鬥機與攻擊機並不划算,因此「陣風」事實上在法國空軍中同時扮演戰鬥機和攻擊機(乃至轟炸機)的角色,故其在設計上屬於「攻擊型」的多用途戰鬥機。綜上不難看出,FC-1和「陣風」的設計可謂涇渭分明,這種設計上的取捨並沒有高下之分,卻也揭示了一個基本問題:「盾」與「矛」的平衡和選取,一直是當代軍事裝備的關鍵性問題。即便是「全能型戰機」漸入佳境的今天,這個「矛盾」的解決,仍然是擺在設計師和工程師們面前的第一大難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軍機圖 的精彩文章:

俄專家支招土耳其:美國要是不給F-35就關掉它的反導雷達站
好起來了?俄羅斯海軍首艘兩棲攻擊艦2021年開工

TAG:軍機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