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民國時期孫姓高級將領有哪些?他們都有什麼成就?

民國時期孫姓高級將領有哪些?他們都有什麼成就?

文/王國棟

自1911年推翻滿清王朝,至1949年敗逃台灣,中華民國一共統治了中國38年(包括北洋政府和國民政府)。在這38年的時間裡,中國經歷了一系列的戰亂,幾乎沒有一刻安寧。長期的戰亂造就了一大批軍事將領。下面,小編就和大家聊一聊民國時期孫姓高級軍事將領(僅統計上將級別高級將領)有哪些人?他們都有什麼成就!

一、孫道仁上將軍

(1865—1935) ,湖南人,父親是晚清福建水陸提督孫開華。自幼投軍入伍,因功晉陞福建候補道台。後歷任福寧鎮、陸軍武備學堂、長門。成立,任陸軍第十鎮(相當於師長)。

1911年7月,任福建。與閩浙總督之侄素有交誼。許崇智早已加入,後,約孫道仁在下舺舨中,勸其參與革命。光復,組建都督府,推舉孫道仁為。

1912年7月,正式就職福建都督。

1913年,爆發,孫道仁於7月20日宣布獨立,不久被所逐,寓居。

1922年被北洋政府總統黎元洪任命為永威上將軍,前往甘肅、新疆查禁鴉片煙。

1935年在廈門病逝,終年70歲。

二、孫武上將軍

孫武(1879—1939),湖北夏口人,中國近代民主革命志士,辛亥領導者之一。

1896年考入武昌武備學堂,1900年參加漢口自立軍,被推為岳州司令。

1904年9月赴日本,入成城學校習陸軍。1905年11月歸國,加入武昌日知會,並幫助創辦江漢公學。1907年夏,再往日本,入大森軍事講習所,研究野外戰術及新式炸彈;8月與等在東京組織,任軍務部主任,不久被推為湖北主盟,回鄂策劃革命。

1909年編會黨為五鎮,旋赴梧州參加起義,事敗退居香港,加入。

1911年被武漢共進會、文學社等團體推為主席。武昌起義後,任湖北軍政府軍務部部長,1912年3月,自行引退。1915年12月,任參政院參政。

1915年因為擁護袁世凱稱帝,被封為上將軍。受到革命黨人的譴責與打擊。

1922年,鄂督委其為漢口地區清查督辦。

1926年夏,任湖北地區清查督辦。北伐軍抵武漢後,退居北平。

1939年11月10日,孫武病逝於北平,終年60歲。

三、孫烈臣上將

(1872—1924),字占鰲,後改贊堯。生於(今黑山),是最信賴的心腹幹將之一。後,任27師,任該師步兵第54旅旅長。當與53旅旅長交惡時,始終站在一邊,反對。時,奉皖聯合進軍關內,任湘東司令,後任奉軍副司令。歷任兼行省長事,兼行省長事,整理處總監兼陸軍總部謀主,。他協助在東北剿匪以及驅逐東北的俄國武裝,與、爭奪天下,發展軍工業,建設東北。

1924年4月25日逝世,終年52歲。孫烈臣一生無子女,張作霖聞訊躬往弔唁,至則竟抱孫烈臣之屍體痛哭有半小時之久。

四、孫傳芳上將

孫傳芳(1885年4月17日—1935年11月13日),字馨遠,出生於岱嶽區下喬庄村(祖籍泰安市岱嶽區)。北宋理學家、教育家後人,首領,與、並稱為"北洋三大軍閥",、、、、五省聯軍總司令,"恪威上將",人送外號"笑面虎",號稱"東南王",是後期最具實力的大軍閥。

孫傳芳幼年孤苦,寄人籬下,1904年出國赴日本,光緒三1908年畢業於。1909年回國後歷任北洋陸軍營長、團長、旅長等職。

1924年6月被北京政府晉陞為陸軍上將。

1925年10月起兵驅逐蘇皖等地勢力,同年11月在宣布成立浙、閩、蘇、皖、贛五省聯軍,任五省聯軍總司令。期間擁兵數十萬,積極進行軍事改革,重用知識分子,裁減賦稅,善待農人,江南五省人民生活安定。1927年2月組織兵力阻止,主力軍消耗殆盡一蹶不振。

1931年後,孫傳芳隱居天津佛堂,果斷拒絕邀請其做華北偽政府主席的無理要求,拒絕與日本人合作,具有一定的民族氣節。

1935年11月13日,孫傳芳被刺殺身亡,終年50歲。

五、孫岳上將

孫岳(1878年-1928年5月27日),字禹行,直隸(今河北)高陽縣人,是明朝兵部尚書孫承宗的第十世孫,民國將領。早年曾出家為僧,後加入,成為北方支部領導人之一。

成立後,任陸軍第十九師師長兼江西廬山墾牧督辦。失敗後遭通緝,流亡日本。不久回國,組織共學園。後任第十五混成旅旅長兼大名鎮守使、京畿警備副總司令。1924年10月與、發動。後任副司令兼國民軍第三軍軍長、河南省長、陝西軍務督辦、直隸軍務督辦兼省長。

1928年任軍事委員會委員。同年5月27日在上海病逝,終年50歲。

七、孫完先上將

孫完先,生卒年不詳,原系奉系軍閥張宗昌手下心腹大將。曾擔任直魯聯軍第四軍軍長。

1926年10月被北京政府授予陸軍上將軍銜。

1927年直魯聯軍被北伐軍擊敗後下野,後事不詳。

六、孫震上將

孫震(1892.2.5-1985.9.9),國民革命軍陸軍上將(1939年),譜名孫定懋,後改名孫楙,再改名孫震,字德操,別號夢僧。中華民國軍事家、教育家,原籍浙江紹興楊家壠(今),出生於四川華陽(今四川省)。他是的叔父,叔祖父。

1906年,加入中國同盟會。

1912年秋,入第一期步兵科學習。畢業後參加四川護國討袁戰役。

1917年,升任騎兵旅第一團團長。後歷任旅長、、川西北屯殖軍司令等職。大革命時期。

1926年,投效,任第29軍副軍長,參加。

1933年初,紅四方面軍入川,在建立川陝革命根據地,為"圍剿"紅軍的前敵總指揮,在同紅軍作戰中,屢為部所敗。

1936年2月25日,被國民政府授予銜。抗戰爆發後,與第二十二集團軍總司令一起出川抗戰,孫任二十二集團軍副司令,鄧任總司令。

1938年初,四川政局發生波動,蔣介石調鄧錫侯回四川,孫繼任第二十二集團軍總司令,在山東一帶指揮部隊與日作戰,阻敵西進。

1938年3月中旬中,與日軍血戰於,滯敵前進,王銘章代軍長壯烈殉國,陳離師長負重傷,整個集團軍已不足一萬人,但保證了。

1939年5月,被授予陸軍上將銜。日本投降後,率部奉命推進鄭州、許昌、,解除日軍一一五師團及日軍騎兵武裝。解放戰爭爆發,被任命為第五綏靖區司令官及川鄂邊區主任,駐湖北宜昌。中,所屬四十一軍、四十七軍被中國人民解放軍殲滅。隨後,被任命為重慶公署主任兼川東綏靖司令,駐四川,防守大巴山一線。潰敗後逃往台灣。

1950年總統復行視事,任台灣當局"總統府戰略委員會上將銜顧問"。

1954年任"總統府國策研究委員會顧問"兼"光復大陸設計委員會委員"。

1960年聘為"憲政研討委員會委員"。

1985年9月9日因病在台北逝世,享年93歲。著有《八十年國事川事見聞全錄》、《茂園隨筆》等。

八、孫連仲上將

孫連仲(1893年-1990年),字仿魯,漢族,河北雄縣人。二級陸軍,著名抗日將領。的十三太保之一,抗日戰爭時期因堅守而聞名中外。

1893年出生於河北雄縣。

1912年參加北洋軍,任職馮玉祥麾下炮兵班長。後因戰功晉陞排長、連長、營長、炮兵團團長。

1924年參加北京事變,活捉時任北京政府大總統曹錕,晉陞國民革命軍第1軍第2師師長。

1927年擔任國民革命軍第二集團軍第14軍軍長。

1928年——1930年先後擔任甘肅省主席、青海省主席、陝西省主席等職務。

1938年擔任第二集團軍副總司令兼第一軍團司令,率部參加台兒庄戰役,立下赫赫戰功。

1945年8月任第十一戰區司令長官兼河北省主席,晉陞陸軍二級上將。

1949年3月帶家人飛往台灣。後與西北軍老相識龐炳勛合夥開飯店謀生。

1990年8月14日在台北去世,終年97歲。

除了以上八為上將以外,比較知名的民國孫姓將領還有孫殿英、孫桐萱、孫元良三人,均官至兵團司令一級。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文史控 的精彩文章:

《紅樓夢》中的探春為何悲情無奈遠嫁他鄉?
1946年的上海,外國人滿大街,美國大兵和外國女郎有說有笑

TAG:文史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