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同樣是長官處罰軍士,為何一人由此立威,一人引起嘩變被抓

同樣是長官處罰軍士,為何一人由此立威,一人引起嘩變被抓

唐朝元和十一年(816年),著名書法家柳公權的兄長柳公綽被唐憲宗任命為主管首都事務的京兆尹。就在柳公綽赴任途中,一個神策軍的軍校騎馬前行,衝撞了柳公綽的隊伍。

因為神策軍是保衛京師、宿衛宮廷的重要武裝力量,平時地位很高,所以這名軍校對這一意外事件滿不在乎,準備打馬而去。這時,坐在轎子里的柳公綽認為此軍校不把自己放在眼裡,為了樹威,他招呼左右將這名軍校拿下,然後命人將其亂棍打死。

事後,用殺人手段來立威的柳公綽並未將這件事上奏,而神策軍中的知情人將此事上報給了唐憲宗。憲宗問清事由後,覺得這個軍校死得太冤,於是將柳公綽召來,準備加以呵斥。

面對憲宗的責難,自信的柳公綽早就準備好了一套說辭:「這個軍校的行為不僅是在挑戰我柳某人的權威,更是輕視大唐法規。我若不將其就地正法,今後還如何管別人?」

憲宗又問柳公綽:「即便你殺人有理,也該及時向我彙報啊!」柳公綽答道:「如果是在大街上打死人,向上報告的應該是金吾(官名);要是在街坊間打死人,向上報告的應該是左右巡使。我作為首都的主官,真沒義務向您報告這種小事。」

憲宗竟無言以對,畢竟柳公綽說的符合大唐的律法規章,於是就停止了責問。此後,柳公綽聲名大噪,很長一段時間內,長安城中再無敢以身犯禁之徒。

五年之後的唐穆宗長慶元年(821年),在遙遠的幽州(治所在今北京市)發生了一個與這件事過程極其相似、結果卻截然相反的事件。出身貴族、曾任過尚書的張弘靖被外放到幽州擔任盧龍節度使。或許是過慣了富貴日子的緣故,這位新來的節度使一改歷任節度使親近士卒的作風,表現得官威十足,每逢出行必坐八抬大轎,而且在其位不謀其政,十天半月才到衙門辦一次公。

張弘靖如此做派,其下屬自然是有樣學樣。一位叫韋雍的判官自追隨張弘靖到任後,非但經常狂跩官N代的脾氣,還利用職權剋扣軍士們的糧餉。

這年七月的一天,韋雍在出行途中,被一個騎馬的營中小將衝撞了前導儀仗隊。平素以高貴出身自詡的韋雍或許是想顯示一下自己的威風,馬上就下令把這名小將從馬上拉下來,打算在街道中間實行杖責。

幽州地處河朔,民風彪悍,盧龍藩鎮則自安史之亂後就以不服皇命著稱,驕兵悍將沒有受到朝廷的杖責刑罰已經很多年了。在這樣的背景下,這位即將要挨打的小將拒不從命,韋雍身邊的隨從也勸他不可貿然動手。於是,韋雍便將其拘押,帶回府衙交由自己的長官張弘靖發落。

怨怒是一點點積累起來的。韋雍這次的舉動看起來雖然比柳公綽溫和了一些,但因為有平時的行為做鋪墊,軍士們的不滿情緒便再也按捺不住了。他們在這天夜裡嘩變。在一片混亂中,那些深得張弘靖信任的親隨、幕僚和軍官被殺,張弘靖家中的財產遭到哄搶,其妻妾也被掠走,他本人則被囚禁在了遠離署衙的薊門館裡。

後來,朝廷用懷柔的辦法平息了這場動亂,參與此事的軍士們沒有受到懲處。作為主官的張弘靖則被一貶再貶,幾年後抑鬱而終,而那個直接點燃動亂火星的韋雍早就在變亂初起時就已丟了性命。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淘歷史007 的精彩文章:

春秋時期,衛國打了一場漂亮的翻身仗,結果卻把自己的國君氣病了
康熙、雍正、乾隆有個共同的愛好,都喜歡做一件事,而且越做越大

TAG:淘歷史0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