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時尚 > 我被89歲袁隆平的一段英文致辭驚呆了

我被89歲袁隆平的一段英文致辭驚呆了

剛剛過去的6.27可以說是漫天飛瓜的一天了,霸佔了最近所有的新聞頭版頭條,芭姐當然也逃不掉的加班加點報道

但今天芭姐想給大家講點6.27那天明星時尚圈外的事,也是更值得關注和民族驕傲的事

6.27號的首屆中非經貿博覽會上,年近90歲的袁隆平院士獻上一段視頻致辭

不僅純英文對話的語言能力令人驚訝,致辭內容也十分令人感慨

袁隆平院士表示自己正致力於研究超級雜交水稻,非常高興能夠幫助其他發展中國家,解決糧食短缺的問題

央視新聞日前也發布了我國雜交水稻在非洲創下高產紀錄的新聞,馬達加斯加的氣候條件複雜,在袁隆平院士指導下,中國農業技術專家成功培育出3種適合當地土壤氣候的高產雜交水稻種子。使用後水稻產量達每公頃10.8噸,遠高於當地一般每公頃3噸的產量。未來,我國雜交水稻將有望解決非洲國家的糧食安全問題!

看到這樣的新聞,不得不令國人的民族自豪感沸騰起來。而恍然間,那個最早在小學課本《雜交水稻之父》里認識到的袁隆平已經89歲了

近90歲高齡的老先生,在很多人的印象里,可能除了基本的生活意識外,衣食住行都是需要人照顧的

而袁隆平院士即使腿腳不太方便,也依然心懷使命,致力於農業研究

還在87歲時,笑眯眯的給自己立了一個flag,想在90歲之前,實現每公頃產量17噸,如果身體堅持的住,要向每公頃18噸進軍。

神話人物的一生,都心懷使命。有些偉大,無謂年齡

1930年袁隆平出生於北京。

那是一個充滿動蕩的時代,他的童年時光,幾乎都是戰爭的威脅中度過的。

在那個年代出生的袁隆平先生,用現在的話說,是個根正苗紅的官二代。父親袁興烈是一位正直愛國的知識分子,當年平漢鐵路被日寇佔領,他毅然投筆從戎,參加了馮玉祥將軍領導的西北軍,在抗日烽火中成了上校秘書,抗戰勝利後在南京政府中任僑務科長

父親的經歷給了袁隆平深刻的印象,在兒時的潛移默化中,就立下了報效祖國的宏願

即使身處動蕩年代,即使隨父母四處奔波,家庭也極力給袁隆平優秀的教育環境,袁隆平高中畢業時,一家子的生活算是穩定了。但在未來的規划上有了分歧

父親希望他考南京名牌大學,學數理化,但袁隆平卻另有打算。

對大自然和花花草草以及農作物的喜愛,讓他決定進入西南農學院農學系,主修遺傳育種學,奠定了他成為「雜交水稻之父」的人生軌跡。

1953年畢業之後,袁隆平先生本可以在父親的安排下分配到一個好工作,但還是選擇去了偏遠的湖南安江農校,開始了他從事農業科學技術教育和研究的生涯。

除了教課之外,每天抽時間拎著水壺和饅頭下試驗田跟稻株為伴成了袁隆平先生的日常

到了60年代,自然災害來了,很多地方都鬧起了饑荒,人們有的餓死,有的病死,就連袁隆平的身體也有些撐不住。

挨過餓的人,更明白袁隆平的價值

當下的袁隆平提出了一個世界性的大課題——雜交水稻。

而在當時,雜交水稻可是世界性難題,就連發達國家的專業人員也沒有攻克,很多人都覺得袁隆平在痴人說夢,可他偏偏不服輸

「外國人成功不了,不代表我們中國人不行!」

1964年袁隆平邁出了雜交水稻研究的第一步。可是不久便迎來了「文化大革命」

無疑在本就艱難的研究之路上,加倍了更艱苦的條件

人民挨餓的景象就是他的動力,他邁開雙腿奔走進田野,去尋找從未有人見過的水稻雄性不育株

終於在1974年,袁隆平在安江農校試種的「南優2號」雜交水稻畝產量達到628公斤,與常規稻畝產150公斤比,簡直是奇蹟般的存在

所有人都不敢想的事,袁隆平做到了

並開始給自己立下一個又一個的目標

1995年被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1999年中國科學院北京天文台施密特CCD小行星項目組發現的一顆小行星被命名為袁隆平星

2000年度獲得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

2006年4月當選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

2010年榮獲澳門科技大學榮譽博士學位

2018年9月8日獲得「未來科學大獎」生命科學獎

2018年12月18日,黨中央、國務院授予袁隆平改革先鋒稱號,頒授改革先鋒獎章,獲評雜交水稻研究的開創者

科研從未停止,榮譽伴其一生

但89歲的袁隆平院士此生都只為了一個朴樹又堅定的夢想

「希望中國人不僅能吃飽,還能吃好」

如今如此地位的袁老,依然穿著超市裡買的得體衣服,500元的西裝去國外領獎,出差坐飛機都會選擇經濟艙

院里幾次想給他換大一點的辦公室,裝修一下,他總是拒絕。不需要浪費

拿到了科研獎金,袁老就想著怎麼拿去搞科研了

國家獎勵的別墅,也被袁老用來變成「海水稻研究發展中心」

那些為袁老拍攝的紀錄片,他也沒心思看,一有時間就去田裡

是啊,農田是袁老此生最熟悉的地方。

我們在照片里看到的袁隆平,總是在田裡,被太陽刺的眯起眼,曬的皮膚黝黑,像是個辛勤種了一輩子地的農民,但他卻是創造一個又一個綠色神話的「農神」

今年89歲的袁隆平其實在9年前就查出患有慢肺阻,袁院士開始把抽了60多年的煙慢慢戒掉

「再多活幾年,繼續下田做科研!」

80幾歲了,還是一有功夫就跑去農田考察

這兩年袁老的已經不太方便出行,除了通過視頻致辭外,也會堅持用輪椅出行的方式參加科學研討會

去年的2018未來科學大獎的頒獎典禮上,袁老說自己現在的心愿是「發展雜交水稻,造福全球人民」

在今年,非洲的高產就安排上了

海水稻的試驗種植也仍在繼續...

「我們計劃花8年時間,全國鹽鹼地種上1億畝海水稻,一年可增產糧食300億公斤,多養活八千萬到一億人口!」

世上本沒有救世主,有的是像袁隆平先生這樣的凡人英雄為人類社會奉獻一生

而我們給予袁隆平先生,以及像袁隆平先生一樣偉大的凡人英雄們的尊重還遠遠不夠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時尚芭莎 的精彩文章:

尋芳記x 極限夏日底妝測試:點亮C位光環,顏值無懼挑戰!
卡在出道位之外的第12名陸思恆,是今年《創造營》最大的意難平

TAG:時尚芭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