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探索 > 新發現!物理學家發現光的新屬性

新發現!物理學家發現光的新屬性

1.

在科學研究方面,我們總能發現一些新的東西,這並不稀奇。但發現新的基本性質就不常見了。最近,西班牙和美國的物理學家發現了光的一種新特性:光的軌道角動量(OAM,也就是扭轉度)可以隨著時間迅速發生變化。他們將光的這種新屬性命名為「自扭矩」。上周,在一篇發表於《科學》期刊的論文中,他們詳細描述了光的這一新特性是如何被發現的。

我們對光的性質並不陌生,從很久以前,物理學家就熟知許多與光的波長有關的性質。例如自旋角動量就是光的一種常見性質,這種性質表現在光的偏振性上。

到了1992年,科學家發現當激光束穿過貝殼狀的透鏡時就會發生扭轉,從而獲得軌道角動量這種特殊性質。具有這種性質的光束被稱為渦旋光束,它能使光束的波前以螺旋的形式繞著傳播軸扭轉,從而使光束的核心強度為零。當把這種激光照射在一個平面上時,會呈現出一個中空的胖胖的環,或者更通俗地說,像個甜甜圈。

新發現!物理學家發現光的新屬性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 自左向右顯示的是不同光束的螺旋結構、相位波前和相應的強度分布。| 圖片來源:Wikipedia

雖然從理論上說,光束可以有任意程度的扭轉度,而且更大的扭轉意味著波前旋轉得更快。但在此之前,所有研究中的光束的扭轉都是恆定的。而新的研究卻顯示,這種扭轉是可以隨著時間變化的,通過創建一個光脈衝的高頻諧波,波前的旋轉可以加快或減慢,這是一種前所未見的行為

物理學家稱,這種動量上的變化是由「自扭矩」產生的。那麼什麼是自扭矩呢?

2.

在實驗中,研究人員向氬氣雲團發射了兩束強烈的紅外激光脈衝,這樣做能使氣體電離。當電離出的電子猛烈地與氬原子相撞時,就會以帶有軌道角動量的紫外光的形式釋放出多餘的能量。紫外光會以單光束的形式從氬氣雲團的另一邊射出,產生渦旋光束。

新發現!物理學家發現光的新屬性

○ 將兩個具有不同軌道角動量的延時紅外脈衝聚焦到氬氣雲團上,通過高頻諧波產生了「自扭矩」的紫外光光束。| 圖片來源:Laura Rego et. al.

接著,研究小組又突發奇想:如果最初的兩束紅外激光脈衝有不同的軌道角動量,並且彼此之間存在千萬億分之一秒的不同步,又會發生什麼?

結果他們發現,這種甜甜圈形狀的光脈衝會以一種奇怪的方式疊加在一起,導致螺旋狀的紫外光光束迅速加速扭曲,看起來就像是一個螺旋開瓶器一樣,有著逐漸變化的螺旋旋轉度。研究人員還發現,光束前部的單個光子繞著中心旋轉的速度比光束後部的光子更慢。如果將這束紫外線激光照射在平面上,會發現它從甜甜圈變成了一輪殘月。

「自扭矩」描述的就是這種新的特性。這是光的一種全新的、從未被預測過的性質。它有點類似於一個扳手在擰緊螺栓時的加速,只是對於螺栓來說,扭矩是由外部因素造成的,而在這些光束中,扭矩是自發產生的。在自然界中,真正的自扭矩非常罕見,而且通常只在極端情況下才會出現。比如當兩個黑洞圍繞著彼此相互旋轉時,引力的相互作用會導致它們相互拉拽,從而迅速加速旋轉。

3.

那麼具有自扭矩的光有什麼應用呢?

對此,研究人員還有點茫然。因為這個性質實在太新、太突然,以至於目前的應用並不明顯。但多年前,當科學家第一次發現軌道角動量的光時,也面臨過這樣的茫然。而如今,物理學家已經用軌道角動量開發出了一系列的新技術,比如通過向光纖電纜中發送多個擁有不同軌道角動量值的光束,就可大大提升光纖中的數據通道;再比如具有軌道角動量的光束還可被用於製造超強大的顯微鏡,提高顯微鏡的解析度;除此之外,它還能用於移動超級微小的納米顆粒、量子點甚至活細胞等微觀物體。

因此,這一全新的屬性,為相關領域帶來了無限潛能,這讓整個領域的研究人員都為之興奮。所以,接下來,就讓我們記住這條光的新屬性,對它能帶給我們的應用前景拭目以待吧!

原文鏈接:

[1] https://phys.org/news/2019-06-property.html

[2] http://ct.moreover.com/?a=39576089981&p=1pl&v=1&x=gn-KeuC5Jyu3uGx3hRqCvw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原理 的精彩文章:

物理學家終於找到了一種拯救薛定諤貓的方法
如果遺失的錢包里裝有現金,被歸還的可能性會更高?

TAG:原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