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學會組裝電腦,電腦硬體組裝這些簡單的操作,絲毫不會成為我們的障礙

學會組裝電腦,電腦硬體組裝這些簡單的操作,絲毫不會成為我們的障礙

組裝電腦的方法非常簡單。各種圖書、雜誌、網站文章或視頻都曾經大量介紹過。如果只是簡單的想要學會將一堆硬體設備拼湊成一台電腦的方法,只需要記住以下流程,然後照著硬體供貨商提供的網頁或產品說明書中安裝方案操作即可。

組裝電腦的常用步驟

組裝電腦的第一步通常是連接CPU與主板。簡單地說,就是把CPU插在主板的CPU插槽上。

主板上CPU插槽的右側,有一根金屬拉杆,這根金屬桿用於固定CPU使其不會輕易晃動。在安裝CPU時,我們要先將這根拉杆拉起,然後將CPU垂直放入CPU插槽,再合上拉杆,並在其銀色的鍍鎳金屬蓋上塗抹上一點散熱硅膠。

這裡需要注意的是:

Intel CPU的兩邊各有一個缺口,它與主板CPU插槽上的突出點位置相對應。

另外,在CPU蓋子上塗抹散熱硅膠後,可以用一塊硬一些的紙板(或卡片),將硅膠攤平在CPU表面鍍鎳的銀色蓋子上。在安裝好CPU後,需要為CPU安裝風扇。雖然CPU散熱風扇的品牌和種類多種多樣,但其安裝方法,卻大致相同。

CPU散熱風扇

一般主板的CPU插槽四周都會有非常明顯的4個為CPU散熱風扇預留的固定插孔。

將CPU散熱風扇底部的接柱安裝在主板上預留的插孔上,固定牢靠後,將CPU風扇上的電源介面與主板上的風扇插座相連即可(主板上的風扇的插座旁一般會標註CPU_FAN,其上還有一個凸起的防呆設計,插反一般插不進去)。

有些CPU散熱風扇廠家可能會提供一些稍複雜的風扇配件,需要在主板上安裝一些托架或螺絲,遇到這種情況,我們只需要按照說明書上提供的方法安裝即可。

為CPU裝上散熱風扇

相比於CPU和CPU散熱風扇的安裝,安裝內存的方法要更簡單一些。內存安裝在主板的內存插槽上。

內存在主板上的安裝位置

內存條的金手指上有防呆口設計。

鬆開主板上內存插槽兩邊的扣具,將內存垂直地插入內存插槽,扣具會自動合攏卡住內存兩側的缺口,使其牢牢固定(這裡內存和主板內存插槽上的防呆口是相互對應的,插錯了是插不進去的)。

如果要組建雙通道內存,只需要將兩條同型號、同品牌的內存按照上圖所示間隔著插入主板內存插槽中即可(更詳細可參考這篇文章中的相關介紹:內存簡介)

這裡講的固態硬碟指的是插在主板M.2插槽中,使用M.2介面的固態硬碟。M.2介面在主板上的插槽又分為B-KEY和M-KEY兩種設計,目前的絕大多數主板都採用M-KEY設計,走PCI-E x4(PCH)通道。

要在電腦上安裝固態硬碟,我們首先要確認主板上用於安裝固態硬碟的M.2插槽的位置,如下圖所示。

不同主板M.2插槽的位置各不相同

主板的M.2插槽下方有一個用於固定固態硬碟的螺帽,將其預先擰下後,將固態硬碟的正面向上插入M.2插槽,然後使用擰下的螺帽將其固定在主板上即可。

不同主板的M.2插槽位置各不相同

在完成了CPU、散熱風扇、內存和固態硬碟的安裝後,下一步,我們就可以將主板固定電腦機箱內,以便進一步連接電源、顯卡、機械硬碟等其他配件。不同尺寸的主板所佔用機箱內部的空間各不相同,一般中塔式機箱可以容納目前常見的ATX,M-ATX和ITX幾種主板。

學會鑒別主板

在固定主板時,先要根據主板上預設的固定孔(如下圖上的黃點),判斷主板大概固定在機箱的什麼位置。

然後,再將附件中提供的螺帽埋入機箱與主板對應的孔洞後,使用螺絲將主板固定在機箱內(主板應牢固地固定在機箱上,不能有晃動)。一般情況下,購買機箱時在產品說明書和展示頁面中,機箱廠家會給出機箱各個部分支持的硬體類型,我們可以參考這些信息進一步為電腦安裝機械硬碟(SATA介面的固態硬碟)、光碟機(現在很少用了)、電源和獨立顯卡等配件。

獨立顯卡一般安裝在主板的PCI-E x16插槽中。

我們找到機箱上與主板PCI-E x16插槽對應的擋板,將其拆除後,即可將顯卡安裝在主板上。

顯卡安裝好後,別忘了用螺絲穿過顯卡背板上的固定孔,將其固定在機箱上。

機械硬碟固定在電腦機箱專門為其提供的硬碟位(HDD位)上。

拆下機箱上的托架或托片,按照說明書上提供的方案,將硬碟固定在機箱上,然後使用SATA連接線將機箱與主板相連(如果此時安裝了電源,可以順便把硬碟的電源線也接上),就完成了機械硬碟的安裝。電源安裝在機箱的電源倉中。

使用附件中提供的螺絲將電源風扇朝外,固定在電源倉內。

依次使用電源上提供的接線連接主板、顯卡和機械硬碟即可。

之後,可以使用皮筋或機箱中提供的背線將散亂的電源線和數據線整理一下。

面板功能線指的就是機箱前面板連接在主板上的各種介面。對於許多新手而言,組裝電腦最大的難點就是這些介面的接法(主板說明書中實際上都會寫的很明白)。

其實,連接面板功能線一點都不難。我們只要搞清楚它們所對應的插槽位置就可以了。比如。

USB3.0介面:接在主板上的USB3.0接針上,其上有一個凹槽形的防呆口,插反了是插不進去的。

USB2.0介面:一般為9針,與主板上的USB2.0接針相連,該接針附近通常會有USB字樣的標註。

前置音頻介面:與主板上的前置音頻接針相連,其上同樣有防呆口設計,插錯了位置插不進去。

以上三個介面對應主板上接針的位置,只要在主板上仔細查找就能找到。

此外,主板面板功能線中還包括以下幾個跳線介面,用於控制機箱上的電源開關、重啟開關、電源指示燈、硬碟狀態等和報警器。

電源開關:標有POWER SW的介面,用於控制機箱前面板上的開機按鈕。

複位/重啟開關:RESET SW,用於控制機箱前面的複位按鈕。

電源指示燈:標註有 和-(或者POWER LED、PLED、PWR LED、SYS LED等)字樣的介面,用於控制機箱前面板上的電源指示燈。

硬碟狀態指示燈:HDD LED,用於控制顯示硬碟的工作狀態。

報警器:SPEAKER,用於控制主板工作異常報警器

連接這些跳線介面的方法也很簡單。找到主板上對應插針即可。

其中機箱上的線區分正負極也很容易,一般來說彩色的線是正極,而黑色/白色的線是負極(接地,有時候也用GND標註)。

完成以上步驟後,接下來,使用機箱上提供的蓋板和螺絲,將機箱封閉起來。

將滑鼠、鍵盤、顯示器等必要的電腦外設連接在電腦主機I/O背板的介面上,就基本完成了一台電腦的組裝。

電腦組裝好後,我們還需要對電腦進行通電測試,看看它是否能夠正常啟動,以及機箱前面板上的各種功能按鈕,是否能夠正常使用。

在確認電腦通電工作一切正常後,我們在電腦啟動時按下Del鍵,進入BIOS設置界面,設定電腦通過U盤啟動。

然後使用預先製作好的U盤,為電腦安裝操作系統。完成電腦組裝的最後一個步驟。

安裝Windows 7系統

總結

由於每台電腦的配置都各不相同,各種不同品牌和型號電腦硬體具體的安裝細節也稍有差異。這裡如果具體地介紹某一款電腦的配件該怎麼連接,怎麼上螺絲,怎麼卡位,實際上對於我們學會組裝電腦並沒有太大的意義。隨著技術的進步和硬體產品的升級換代,針對某一個或幾個具體案例累積起的組裝經驗,很快也會被淘汰。

掌握方法以後,任何電腦都可以裝

因此,本篇內容並不是要向讀者介紹如何去組裝一台電腦的技巧,而是要講解如何通過掌握關鍵知識學會組裝各種電腦的方法。其中的關鍵,不是只是動手安裝電腦的經驗,更是大量電腦硬體相關知識的累積。畢竟,組裝電腦的第一步,就是累積相應的知識,在有了一定知識儲備後,電腦硬體組裝這些簡單的操作,絲毫不會成為我們的障礙。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電腦專家團 的精彩文章:

Win10系統安裝CAD2014軟體詳細教程
韓國通訊技術遠不如華為,但為何它的網速卻是全球第一

TAG:電腦專家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