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明朝也曾海禁,明朝和清朝到底哪個朝代是閉關鎖國?

明朝也曾海禁,明朝和清朝到底哪個朝代是閉關鎖國?

中國近代的落後源於閉關鎖國,這個是不可否認的現實,即使清朝統治者是漢人,如果採用閉關鎖國的政策,那麼依然避免不了挨打的命運,不過對於閉關鎖國是源於清朝還是明朝,史學界爭論不休,有觀點稱,明朝的閉關鎖國比清朝還要厲害,這才導致了清朝也延續了這樣的政策,當然也有觀點稱,明朝並沒有閉關鎖國,閉關鎖國是清朝才有的政策。

這兩派觀點可以說是針鋒相對,誰也不服誰,到了最後演變成明粉和清粉的對罵,那麼到底是清朝還是明朝開始閉關鎖國?今天就一起探討下。

海禁與閉關鎖國

首先大家要清楚一點,海禁和閉關鎖國是兩碼事,海禁是閉關鎖國的手段,但閉關鎖國不等於海禁,很多讀者的爭論也源於此,把閉關鎖國和海禁混為一談。

海禁, 又稱為洋禁, 指的是未經官方允許, 民間被禁止私自出海同外國進行貿易, 謂之 「片帆不得下海」。而閉關鎖國,指閉關自守,不與外界接觸的一種國家政策,是典型的孤立主義,嚴格限制對外經濟、文化、科學等方面的交流。

明朝也曾海禁,明朝和清朝到底哪個朝代是閉關鎖國?

通過定義我們就可以發現,海禁只是禁止貿易,而閉關鎖國則是不與外界接觸,也不交流,根據這兩個定義,明朝有海禁嗎?有的,當然有,時間還不短,那麼明朝是閉關鎖國嗎?當然沒有!而對於清朝來說,既有海禁也有閉關鎖國。

明朝的禁海並未閉關鎖國

不可否認,明朝是有禁海的,而且斷斷續續的持續到了明朝末年,不過明朝的禁海隨著周圍大環境的變化和時間的推移有著不同的政策重點, 時松時緊,更為嚴謹的說,明朝的禁海只是在明朝初年實行過,其他時間並不是嚴格意義上的禁海。

明朝剛剛建立時,北方還有蒙元的勢力,在朱元璋看來,只有把元朝的殘餘勢力徹底打垮,才能確定明朝在中國的正統地位,所以,雖然南方的倭寇侵犯頻繁,但是相比北方的元朝殘餘勢力,肯定不受重視,於是朱元璋才採取了禁海措施,洪武四年明朝頒布 「海禁令」, 規定所有官民嚴禁私自出海與外國互市, 同時也開始限制外國商人到中國進行貿易。

明朝也曾海禁,明朝和清朝到底哪個朝代是閉關鎖國?

請注意,這裡是禁止出海互市,限制外國商人到中國進行貿易,但是其他的文化交流可以進行嘛?當然可以,朝貢體系還在,跟中亞及南亞的陸上貿易也還存在,所以明朝雖然進行了海禁,但是其他的交流並未中斷,對世界的了解也沒有減少。

明朝也曾海禁,明朝和清朝到底哪個朝代是閉關鎖國?

到了永樂年間,雄才大略的朱棣,遷都北京以後,開始了國力宣揚,不僅派鄭和下西洋,還派陳誠出使西域,跟中亞的國家進行交流,而且在永樂初年就開設了浙江、福建、廣州三處市舶司,開始與南洋及西方國家進行貿易,永樂以後,尤其是土木堡之變以後,明朝由盛轉衰,倭寇之亂再次危害大明王朝,這個時候又加強了海禁,直到戚繼光平定倭寇,明朝又一次開海,而且非常明確支持民間的海外貿易,這就是著名的隆慶開關,從此明朝再也沒有朱元璋和嘉靖時期的禁海政策,也逐漸融入到世界貿易體系中,尤其是是明朝的中後期,與西方的來往更加密切。

明朝也曾海禁,明朝和清朝到底哪個朝代是閉關鎖國?

尤其是在崇禎年間,明朝已經內憂外患,但是崇禎依然支持徐光啟開設西局,翻譯西方的著作,加強對西方的研究和吸收。徐光啟說:「今之建賊,果化為虎豹矣,若真虎豹者,則今之閩海寇夷是也」。也就是說徐光啟認為女真只是擁有像虎豹一樣的實力,而真正的虎豹則是歐洲諸國,在明朝有這份認識比清朝的很多統治者和官員要強很多。

而且明朝跟西方的多次海戰中也是勝多輸少,在戰爭中改進了火炮技術,航海技術雖說比不上鄭和時期,但也不至於落後西方很多,總體而言,在與西方的貿易中也基本屬於平等地位。

清朝的禁海又閉關鎖國

相比明朝,清朝的統治者則自大的多,康熙時期,雖然實行了海禁,不過那個時候是為了對付明鄭,「禁海令」和「遷海令」使沿海居民流離失所,謀生無路,並嚴重地影響了沿海地區經濟的發展,以致沿海三十至五十里內,渺無人煙,這種政策恐怕明朝沒有干過吧。

清朝收復台灣以後,康熙皇帝也下令開海,不過清朝的開海跟明朝可就不一樣了,首先就是沿海的山東、江南、浙江、福建、廣東等地的漁民,如果要去捕魚或者貿易,那麼必須在五百石以下,而且需要進行備案,另外在江南、浙江、福建、廣東四省設海關,管理來往船隻,並徵收稅銀。這是康熙時期,還算開明。

明朝也曾海禁,明朝和清朝到底哪個朝代是閉關鎖國?

到了乾隆時期,頒布了《防範外夷規條》將外國商人嚴格的限制起來,來到中國只允許在特定的地方活動,不得與中國人交流,也不能在清朝過冬,所有的貿易都與商行進行,也就是著名的廣東十三行,而對外通商的口岸也只剩下廣州一處。

此外,乾隆還以「天朝物產豐盈,無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貨物以通有無」為由拒絕了英國馬嘎爾尼通商的要求,從此清朝進入到了一個自我陶醉的狀態,不僅對外的貿易由官方壟斷,就是跟外面的文化交流也中斷,清朝上下從皇帝到黎民百姓都不知道世界的發展情況。

明朝也曾海禁,明朝和清朝到底哪個朝代是閉關鎖國?

鴉片戰爭的時候,道光皇帝不知道英吉利在哪裡,一直問大臣是否跟俄羅斯接壤,號稱開眼看世界第一人的林則徐不知道冰棍,看到冰棍冒白氣還以為是熱的,吹了吹,而普通老百姓見到西方人還以為見到了鬼,這一切在明朝是不可想像的,可見清朝的閉關鎖國政策達到了令人髮指的程度。

明朝和清朝的外交部門

其實通過明朝和清朝的外交事務部門也可以看出對世界的態度,明朝負責外交和朝貢的是禮部,禮部下有四夷館和鴻臚寺,四夷館是專門翻譯的機構,而鴻臚寺掌管「朝會、賓客、吉凶儀禮之事,對外貿易則有市舶司,可以說分工明確,條理清晰,雖然也有用到夷之類的字眼,至少對外是重視的。

而清朝就不一樣了,清朝沒有專門的外交機構,但設置了理藩院,理藩院是清朝政府統治蒙古、回部及西藏等少數民族的最高權力機構,其實並不是真正的外交機構,鴉片戰爭前,清政府認為同外國關係僅是「理藩而已,無所謂外交也」。俄國使臣來華,沿例由理藩院接待,其他各國均由禮部接待辦理。

直到咸豐年間,才有了總理各國事務衙門,算是有了外交部門,而對外貿易,則只有廣州十三行了。

明朝也曾海禁,明朝和清朝到底哪個朝代是閉關鎖國?

外交部門的差異也能反應清朝對外的態度,那就是蠻夷。

明朝和清朝到底哪個朝代在閉關鎖國已經很明顯了,清朝基本斷絕民間與世界的交流,而明朝的海禁時斷時續,但是跟世界的交流始終在進行,至於說清朝最終打敗了明朝,這個是能時也命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百家爭鳴 的精彩文章:

丘吉爾的成長之路,看他如何從帥小伙長成中年油膩男的
日本侵華時期上色老照片,可以更加清晰看到他們的醜惡嘴臉

TAG:歷史百家爭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