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美文 > 曾國藩:每個失敗者身上最常見的三種毛病,越早改掉越好曾國藩第34集

曾國藩:每個失敗者身上最常見的三種毛病,越早改掉越好曾國藩第34集

曾國藩是清朝中興名臣,也享有「古今第一完人」和「半個聖人」的美譽。

他在《冰鑒》中有這樣一句話:「純粗無周密,半途必棄。

曾國藩認為,粗莽而做事不周密的人,必然會半途而廢,難以成功。

由此,我們可以總結出失敗者身上的三種毛病:【微信公號:老子微言V】

01

粗心

有句格言說的好:細節決定成敗」。

正所謂小心駛得萬年船,一個人性格縝密細緻,才能走得穩、走得遠。而粗枝大葉的人,往往會忽略之間的細節,自然會遇到更多的困難。

相傳在戰國時期,魏國的相國白圭在防洪治水方面很有心得,尤其擅長修築堤壩。

白圭治水的秘訣只有兩條,一是勤查勤補,二是經常巡視,一發現小洞,即使只是個螞蟻洞,都會派人填上。

再小的洞口一旦漏水,難免也會被水流沖開,小洞成了大洞,災難就在所難免了。

千里之提,潰於蟻穴。不起眼的小細節,也有可能鑄成大錯。

正如曾國藩在《冰鑒》中寫到:

小心者,從其做不了處看之,疏節闊目,若不經意,所謂脫略也。

識別一個小心謹慎的人,要從他做事之前就留心觀察。

如果一個人表面上小心謹慎,做事的時候則不修邊幅,他的疏忽也會造成損失。

那些看似細緻,實際粗心的人,是難當大任的。

02

懶惰

在困難和安逸之間,選擇安逸也是人的本能,因此克服惰性,一直都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

所以,曾國藩曾嘆息道:「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敗」。

根據《清史》記載,曾國藩年輕的時候也很懶。但是他立志要脫離世俗趣味,不為聖賢便為禽獸。

為了克服懶散,他採用了兩個方法:一是寫日記,二是早起

為什麼要通過寫日記和早起來克服懶散呢?曾國藩在日記中寫到:

戒惰字以不晏起為第一要義。

賴床貪睡,就是懶惰的開始。

曾國藩其實是個資質愚鈍的人,背一篇《岳陽樓記》都要從太陽落山背到天光微亮,再怎麼勤學苦讀,科舉考試也只是考中了第四十二名。【微信公號:老子微言V】

可是走上仕途的曾國藩最終還是位極人臣,超越了別的舉子。曾國藩的成功,完全就是靠勤奮得來的。

克服懶散,並非一朝一夕能夠完成,需要經歷一個漫長而痛苦的過程才能打破既定的惡習,養成勤奮的習慣。

勤奮並不能帶來立竿見影的成功,卻能幫我們更成為更好的自己。

03

草率

曾國藩認為處事應該平穩謹慎,不能好大喜功,操之過急,他在同治二年十一月起至同治三年的四月,多次告誡曾國荃:

望弟不貪功之速成,但求事之穩適。

「專在『穩慎』二字上用心。」

「務望老弟不求奇功,但求穩著。至囑!至囑!」

曾國藩告誡兄弟,做事沒有什麼速成的捷徑,也不該急於立功,沉穩和慎重還是取得成功的秘訣。

與此同時,太平天國即將滅亡,官場上有很多人都想爭搶功勞和利益。參與爭功,必然會惹人怨恨。

曾國藩在臨行前的這些叮嚀,無疑是提示自己的兄弟不要好大喜功,讓曾國荃穩住心態,應對官場風雲。

反觀太平天國,除了有朝廷的討伐,內部的爭功奪利,封賞草率的陋習,早已掏空了這個新生的政權。

在當時,也留下了「天父殺天兄,江山打不通,長毛非正統,依舊讓咸豐」的笑柄。

以穩重對抗草率,以謹慎對抗貪婪,太平天國又焉能不敗呢?

草率是成功的大敵,一味的心急,只會激化矛盾,讓事情變得更加複雜混亂,越來越難以控制。

什麼人才是人生的贏家?

這個問題的正確答案,似乎是天才。

天才仲永五歲就知道哭著要紙筆作詩,十一二歲的時候就耗盡了自己的天賦,成年後更是泯然眾人,無所建樹。

曾國藩自幼資質不佳,記憶方面更是吃力,和仲永這樣的天才根本不可同日而語,卻取得了古今第一完人的成就。

天才成不了「完人」,凡人卻可以。

可見成功的人生不止青睞天才,它同樣會獎勵每一個像曾國藩一樣腳踏實地的普通人!請您轉發分享,弘揚中華傳統文化!【微信公號:老子微言V 未完待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論道 的精彩文章:

有什麼樣的心境,便會有什麼樣的人生論語心得第6集
做人如水,方能容萬物;做事如山,方可不動搖曾國藩第11集

TAG:論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