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探索 > 《當地人文》緬甸人文 傳統 風景

《當地人文》緬甸人文 傳統 風景

緬甸人樸實、純善、極易滿足!首先要誇一下誇我們車上的司機小弟。

緬甸原來實行靠左走,上世紀70年代,政府才全國性改為"靠右走"制度。但是汽車駕座卻仍留在"右駕",超車時(由於前車擋住視線)駕駛員會看不到前面道路。

我們大巴車司機帶了個學徒,稱之為司機小弟。小弟用處可大了,可以說是司機的眼睛!他坐在車前部的左側,每次超車全靠他觀察對向來車;倒車時也是他跑下車去看車尾的外部情況;有些路的電線太低,還是他下車拿根木棍把電線支高起來,大巴才得以通過。要是車上少了他,估計車就開不動了!

司機小弟長得帥,脾氣超好,服務超貼心!每次到達目的地,他都會先在車門處擺好小木凳做踏板,使我們上下車更省力;他還用自己的身體擋住來車方向,保護我們安全地上下車。每次去寺廟,他都會遞上一包濕紙巾,讓我們出寺廟時可以先擦乾淨腳丫再穿鞋。

從曼德勒到蒲甘的路上,道路相當於國內的二級公路,有的路段綠樹成蔭

坑窪的鐵路橋上人行車往,鐵軌都快與地面平行了,過了橋後的鐵軌也快被雜草掩住了,一切都讓我以為這是廢棄的鐵路,可一打聽居然還是在用的鐵路橋,真是漲見識了!

男女老幼全部坐卡車出行,好熱鬧呀!當發現我在拍照,整個車廂都歡騰起來,人們紛紛朝這邊笑著張望,有人還熱情地揮手致意,令人剎那感受到人們的友善!

紡織作坊

以前只聽說過藕斷絲連,到茵萊湖才知道藕絲也能織布。

婦人先是用削筆刀將一根藕桿輕割一周,然後捋出數條細細的藕絲,隨手搓成細繩。一般需幾枝荷花桿一起掰斷,拉出的絲搓到一起就成了線,但長度不過十幾公分長,需要不斷地續上其他的藕絲,一點一點地紡成線。然後上織布機,藕絲便織成了布。

60%的緬甸國民為緬族。佤族等主要的法定少數民族為撣族(10%)、克倫族(7%)、孟族(2%)、克欽族、克倫尼族(1%)、欽族(2%)、若開族以及印度人、孟加拉人、華人(3%),但是緬甸官方目前不承認印度人、孟加拉人、華人為法定少數民族。

長頸族是由泰國北部與緬甸邊界的一個少數民族克倫族(Karen)的一支巴東(Padaung)族所組成的,只能在湄宏順鎮看的到。長頸族人以脖子長為美。孩子從5-6歲起,就在脖子上套銅圈,一年一個銅圈,使脖子拉長。最長頸者脖子達70厘米。洗浴時,長頸人只能把稻草塞進銅圈內拉鋸般擦洗。為了生活,她們套上了沉重的枷鎖,向世界展示著殘酷的美。

將年華紡成一根線,織成一片錦,秀美在這頭,歲月在那頭!

蒲甘閩南都村莊內90多歲的紡線老人

傘作坊

緬甸傘採用天然原料純手工製作,工匠將花瓣一片片地粘到傘上,製作的工藝精湛美妙,傘的骨架巧妙結實,傘蓋上繪製了各種各樣不同的美麗圖案。

漆器作坊

蒲甘是東南亞最富盛名的漆器之鄉,這裡有世界上最精緻的漆器作坊。蒲甘漆器以式樣精美,做工精湛聞名於世。據史料記載,漆器製作起源於12至13世紀的蒲甘,自此之後,蒲甘便成為緬甸乃至東南亞地區的漆器發源地。蒲甘當地有大量手工業者從事製作漆器這種傳統的手工藝,儘管製作漆器的程序複雜,但是在蒲甘勞動者眼裡,一件件精美的漆器就如同蒲甘2000多座佛塔一樣,千姿百態,別具一格。從這些年輕的漆器手工藝者身上,看到了傳統手工藝的傳承。

漆器表面的花紋,是先將碎蛋殼弄碎成需要的形狀,再將碎片一塊一塊地粘貼在工藝品表面而形成的。

手工藝技師對紛繁複雜的民族花紋圖案瞭然於心,無論是繪製還是雕刻都是信手拈來。圖為小夥子正在我們導遊的手機殼上繪畫。

技師熟練地在漆盤上雕刻複雜的圖案。

頭髮絲也能和竹篾一起編織成精美的工藝品。

工匠正在製作工藝品所需的竹篾

工匠正在對漆器的表面拋光

農貿市場

農貿市場自然不是一個優美的地方,這裡擁擠又嘈雜,有剛下過雨的泥濘地面,有泛著魚蝦的腥味和圍繞在四周不肯散去的蒼蠅,不過這就是緬甸真實生活的一部分。

在緬甸的婦女拿任何物件,從來不用手提,不管多大、多重,一併往頭上一頂就走了。而且這些物件在他們的頭上穩穩地貯立,從來不會掉落,真是讓人叫絕,有句話叫:婦女能頂半邊天,我覺得這然話用在緬甸女人身上最合適不過。

賣緬甸筒裙的女孩,筒裙統稱"籠基",男筒裙叫"布梭",女筒裙叫"特敏"。

市場上賣的鮮花,買菜的時候買上一束花是一種難得的浪漫的話。那緬甸人真是無時無刻都沉浸在浪漫中,只不過在這裡鮮花似乎和浪漫沒有太多關係,每天買一束鮮花甚至是不可缺少的日常所需。因為在緬甸無時無刻不要用到鮮花,去寺廟祭拜需要帶上鮮花,家中的佛龕上也會擺上鮮花。

小攤販所用的稱難得一見,很原始,應該不會短斤少兩吧。

市場內遇上化緣的尼姑,據說和尚、尼姑化緣的差別是熟食、生食,因為和尚是男子不會做飯,所以直接給熟食;而尼姑是女子會做飯,所以給生的食材。

木偶戲

懸絲木偶也叫線偶或線戲,即在木偶的重要關節部位如頭、背、腹、手臂、手掌、腳趾等,各綴絲線,演員拉動絲線以操縱木偶的動作。

在蒲甘的餐廳,晚餐中我們欣賞到了一台精彩的木偶戲。

村民

抽雪茄的老婦人,是否憶起前塵往事?

親情是母親肩上的擔子,柴火在那頭,孩子在這頭。

被母親打扮得花枝招展的小女孩,在窗前展現著純真的笑容。

在緬甸,無論是年長者還是年輕貌美的小姑娘,甚至一些年輕男子,都在臉頰塗上一片"黃粉",這似乎已經成了緬甸標誌性的街頭景觀。這是緬甸人就地取材,自製的一種物美價廉的天然防晒美容霜。

黃香楝粉從緬甸當地的一種樹里提取。用黃香楝樹榦研磨的黃香楝粉有防晒、清涼、消炎、止疼、止癢、醫治疔瘡、防止蚊蟲叮咬等作用。

鞋店老闆的女兒,擁有陽光般的笑容,更是會多國語言,粵語也會哦!

光影長廊必須赤足進入,隨著太陽角度的不同,廊柱投射到地面的光影,會有長短不一的效果。可惜今天到達的時間不對,沒形成橫穿長廊的光影,只能隨遇而安了。

路上遇到幾個熱情搭訕的婦人,原來是在兜售自家的圍巾。

年輕的母親在哺乳懷中的孩子

童年

茵萊湖村莊中每根樹枝、每個瓦片、每一片草地、每一條河水都可以成為童年的玩具,這種純天然的兒時記憶是城市中的孩子所沒有的。

茵萊湖邊戲水的孩子,用盡各種姿勢比拼跳水,玩耍中滿滿都是與發小一起成長的回憶!

大樹是承載著幾代人童年的鞦韆,樹下蕩漾的是歡笑,快樂渾然天成!

窗外的世界比較精彩,總是充滿誘惑!

緬甸是一個神奇的國度,大多數人雖然不富裕,但是內心卻是寧靜而滿足的。也許是因為他們心中有佛,所以一切皆歸於平常。

留言您的看法!關注小編哦~!幫小編轉發讓更多人看見~!謝謝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風水人生 的精彩文章:

《邊境果敢》世界三大賭城之一:緬甸果敢老街
《邊境警示》中緬邊境南傘擒毒

TAG:風水人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