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Walkman:40年前拉開便攜音樂大幕 被蘋果後來居上

Walkman:40年前拉開便攜音樂大幕 被蘋果後來居上

本文由騰訊數碼獨家發布

當不在家中或辦公室而想聽音樂時,用戶就會掏出並佩戴耳機(或只是敲擊下耳機,因為它們已經塞在耳朵中),然後在Spotify 或Apple Music等音樂服務中打開一首歌曲,然後音樂就會流淌在用戶耳朵中了。對此許多用戶已經習以為常,認為這沒有什麼大驚小怪。

但在約三十年之前,如果用戶出門在外時想聽音樂,大概率會掏出一台索尼Walkman隨身聽。它賦予了磁帶(就像目前的MP3格式音樂一樣)便攜性。本文之所以會討論這些過時的老技術,原因就在於它拉開了音樂便攜時代的大幕。

1979年年初,時任索尼會長的盛田昭夫(Akio Morita)召集有悟性的年青人、工程師、策劃人員和營銷人員參加了一次會議,在會議了展示了一款前景很好的原型產品——由記者使用的壓縮磁帶錄音機索尼Pressman的修改版。

盛田昭夫向這次會議的參會者表示,「這款產品將能夠滿足希望全天聽音樂的年青人的需求,他們走到哪裡就會把這款產品隨身攜帶到哪裡…如果我們推出一款只具備音樂播放功能的類似產品,它一定會成為爆款產品。」

1979年7月1日,索尼首先在日本推出了藍色和銀白色配色的Walkman TPS-L2,並把售價定為約3.3萬日元(按當時匯率計算摺合約150美元)。一年後,索尼在美國市場發布了Walkman。

雖然懷疑論者預言價格不菲的Walkman不會有人購買,因為它不具備錄音功能,但實際上第一代Walkman大獲成功,兩個月內銷量達到5萬台。另外,它改變了人們以私密、便攜方式聽音樂的方式。值得指出的是,隨身攜帶自己喜歡的音樂曾經是非常不容易的一件事,當時,立體聲揚聲器的體積還是相當大的。

早期Walkman受到用戶青睞的特性之一,是它有兩個而非一個耳機插孔,因此用戶和自己的一名好友可以同時聽同一首音樂。

科技史專家斯圖爾特·沃爾品(Stewart Wolpin)表示,「Walkman一件產品能夠完成兩種功能。它的尺寸與一台半導體收音機相當,但與上一代採用磁帶的『攜帶型播放機』相比,攜帶要方便得多。」更重要的是,它配有用來聽音樂的立體聲耳機,而非用來聽廣播的單聲道耳機。它播放的音樂的音質,就好像用戶隨身攜帶著家庭立體聲音響系統一樣,它只供用戶一人享用。這種頭戴立體聲耳機的現象,定義了任性——一些人也把它稱作自私的1980年代的「自我」一代。

讓索尼鬱悶的是,Walkman品牌也成為當時所有攜帶型音樂播放器的標杆,就像克里奈克斯(知名紙巾品牌)品牌定義了紙巾一樣。

多年來,索尼推出了多種不同型號的Walkman:攜帶型CD型號、配有可充電電池的「口香糖棒」 型號、支持金屬磁帶的型號,以及支持基本上被忘記技術的型號——除非對科技極其感興趣的人才可能記住,例如DAT(數字音頻磁帶)、MiniDisc和「Duo」存儲棒。

一些型號具有防水功能,有些型號兼容高解析音樂(High-Res Audio),還有的型號甚至能播放視頻。

索尼甚至推出了能播放MP3格式音樂的Walkman型號,但為時已晚,市場已經被其他品牌佔領。進入21世紀,索尼將攜帶型音樂王位拱手讓給蘋果iPod和iTunes。

沃爾品在回顧往事時表示,索尼後來的掌門霍華德·斯金格(Howard Stringer)讓旗下各業務部門完全各自為政,使得電子產品業務與唱片和電影業務「老死不相往來。這使得索尼不能開發出像iTunes/iPod這樣的音樂播放器/音樂商店綜合解決方案。如果索尼硬體和內容部門能相互溝通,索尼就會成為蘋果唯一的潛在競爭對手」。

在問世40周年之際,Walkman已經是一個凋謝的品牌,但對於一代人來說,它仍然能勾起最美好的回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文心 的精彩文章:

三星不服輸 改進S10低光照成像質量追趕華為谷歌
WatchOS 6:蘋果新一代智能手錶OS特性全了解

TAG:文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