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漢樂府《長歌行》中的「園中葵」指的是什麼?

漢樂府《長歌行》中的「園中葵」指的是什麼?

漢樂府《長歌行》中的「園中葵」指的是什麼?

文:枯木

《長歌行》

【漢】漢樂府

青青園中,朝露待日晞。

陽春布德澤,萬物生光輝。

常恐秋節至,焜黃華葉衰。

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長歌行》是漢樂府中優秀代表作,詩詞膾炙人口,富有節奏,韻律優美,內容警策,催人奮進,昂揚向上,鼓勵青少年要珍惜時光,千百年來被人們作為座右銘而傳誦,尤其是最後「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可謂婦孺皆知。

然而關於其中起興的「園中葵」是何種植物?在漢代許慎的《說文解字》中對葵的解釋:「菜也。從艸癸聲。」,不過也沒具體指出什麼。那麼,究竟「葵」指的是什麼呢?

葵在我國歷史記載中很古老,早在西周時期的詩歌總集《詩經》中就有,《詩經·豳風·七月》第六章「六月食鬱及薁,七月亨葵及菽,八月剝棗。十月獲稻」,其中的「鬱」即郁李;「薁(yù)」一說是棠棣,一說是野葡萄;「亨」通「烹」,「菽」為豆類植物。看得出,「葵」是七月烹煮吃的蔬菜。

在漢樂府另一首著名敘事詩《十五從軍征》中,有「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舂穀持作飯,采葵持作羹。,說明葵菜是生長在井邊的野菜,用來做羹湯。

魏晉時期的「建安七子」之一劉楨和曹植其名,人稱「曹劉」,其代表作《贈送從弟詩三首》中提到葵菜:

(其一)

泛泛東流水,磷磷水中石。

蘋藻生其涯,華葉紛擾溺。

采之薦宗廟,可以羞嘉客。

豈無園中葵,懿此出深澤。

可以看出,葵菜在魏晉時期已經廣泛栽培,並且是用來祭祀祖先的供品和待客的美味佳肴。

如果說在春秋時期到漢代,只能看出葵菜是七月成熟,可以製作羹湯的珍饈美味,那麼在魏晉時期的記載就可以了解葵菜的具體所指。在北魏賈思勰著述的《齊民要術》中,將《種葵》列為蔬菜類第一篇,反映出葵在當時的重要性。在文中,賈思勰指出葵分為紫莖、白莖二種,一年多次種植,有秋葵、冬葵、春葵等,後來許多典籍都延續《齊民要術》,把「葵」列為由「葵、藿、薤、蔥、韭」等「五菜」之首,比如元代王禎著《農書》稱「葵為百菜之主」,葵菜也得以廣泛種植和栽培。

從《齊民要術》中對葵菜的描述,以及在口口相傳直到東漢末年成書的《神農本草經》中,可以看出葵菜為俗稱的「冬葵」。隋唐時期從中國引進大量典籍和植物的日本,現在依然用「冬葵」作為葵菜的稱謂。

清代吳其浚著的《植物名實圖考》有:「冬葵,本經上品,為百菜之主,江西、湖南皆種之。湖南亦呼葵菜,亦曰冬寒菜。」。葵菜在明代以前一直都是主要的蔬菜,明代以後,隨著蔬菜種類從國外的引進增多,葵菜逐漸退出歷史舞台,變成次等蔬菜。在李時珍的《本草綱目》中,葵菜被列入草類。

冬葵,民間又名冬寒菜、冬莧菜或滑菜,是錦葵科一年生草本植物。高1米,葉圓形,常5-7裂或角裂,裂片三角狀圓形;花小,白色;小苞片3,披針形;萼淺杯狀,5裂;花瓣5,較萼片略長;果扁球形;種子腎形,暗黑色。花期6-9月。

從以上可以看出,《長歌行》中的「園中葵」指的是「冬葵」,而在當下,由於有些教師缺乏歷史和植物知識,因而在教授孩子學古詩的時候,往往把其中的「葵」說成「向日葵」或者「葵花」,這是不對的。

因為向日葵並非是我國原產地,而是原產自南美洲的經濟作物,十六世紀被引入歐洲,十七世紀才引入我國,在明代王象晉的《群芳譜》中,記載了「丈菊」:「」丈菊,名本番菊,一名迎陽花,莖長丈余,稈堅粗如竹,葉類麻,多直生,雖有分枝,只生一花大如盤盂,單瓣色黃心皆作窠如蜂房狀,至秋漸紫黑而堅,取其子中之甚易生,花有毒能墮胎。」,此時尚無「向日葵」一說。直到文震亨《長物志》(1621年成書)才有記載,清代陳扶搖所著《秘傳花境》中記載道:「向日葵,一名西番葵,高一二丈;葉大於蜀葵,尖狹,多缺刻。。。」。此時,向日葵才開始在國內推廣種植。

因而,在漢代是沒有向日葵的,至於葵花,一般古代指的是蜀葵,著名的觀賞花卉,古代關於蜀葵花的詩詞也是非常多,然而並非蔬菜,因此也不是「園中葵」所指。

因而可以確定,《長歌行》中的「園中葵」就是如今的冬葵。

2019/7/1榆木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易花得木 的精彩文章:

端午習俗:不吃端午粽,不把棉衣送
遊山玩水逛古迹,你知道寺廟道觀區別嗎?

TAG:易花得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