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春秋時期最仁義的諸侯王,他做的兩件事,讓人其他諸侯王汗顏

春秋時期最仁義的諸侯王,他做的兩件事,讓人其他諸侯王汗顏

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中國幾千年歷史上,壽命超過三百年的王朝屈指可數,而周朝卻延續近八百年,堪稱一種奇蹟。周朝建立後,為了獎勵功臣和更好治理天下,周天子分封許多諸侯王。起初,這些諸侯王都效忠並服從於周天子,每當外敵入侵,主動派兵抵禦敵人,彼此之間關係也不錯,沒有人敢挑戰周天子的權威。

到了東周中後期,隨著諸侯國勢力崛起,周天子的話語權減弱,甚至出現「楚王問鼎」的尷尬局面。從此以後,周天子再也不復當年的威望,而強大的諸侯王,壓根不把周天子放在眼裡,相互爭奪霸主地位,周天子名存實亡,進入到百家爭鳴的春秋時代。

春秋時期共有上百個諸侯國,大多數實力都不強,甚至可以說非常弱,而齊、楚、晉則兵強馬壯,雖然稱不上獨佔鰲頭,卻能獨霸一方,其國君名氣斐然,先後出現了春秋五霸,即齊桓公、宋襄公、晉文公、秦穆公、楚莊王。自古就有「春秋無義戰」的說法,但不乏仁義的諸侯王,宋襄公可以說是春秋時期最仁義的諸侯王,他做的兩件事,讓其他諸侯王汗顏。

第一件事:兄弟情深,多次要讓位於哥哥

宋襄公名叫茲甫,宋桓公的次子,他有個哥哥叫目夷。俗話說,投胎是個技術活,儘管宋襄公年齡不佔優勢,但因為母親是正室夫人,而哥哥目夷的母親只是小妾,所以他屬於嫡子,最有資格的王位繼承人,長大後自然就被立為太子,畢竟古人以「長幼有別、尊卑有序」為原則,年長沒有用,嫡子才是王道。

在古代,為了爭奪繼承人的位子,各皇子(王子)之間明爭暗鬥,血濃於水的親情不值一提,從玄武門之變、九龍奪嫡等事件中體現得淋漓盡致,幾乎沒有哪個王子不覬覦王位。但是,宋襄公跟別人不一樣,他和哥哥目夷的關係非常好,可謂是兄弟情深,多次誠心勸說父親改立目夷為太子,胸襟如同大海般寬廣。

目夷死活不答應,說自己的才能比不上哥哥,而且表示:「自古以來,嫡子才是真正的繼承人,廢嫡立庶不合禮數,會讓天下人嘲笑。」儘管如此,宋襄公還是執意要把太子之位讓給哥哥,以至於目夷為讓弟弟安心繼位,悄悄離開宋國,到衛國躲避很長時間,宋襄公實在沒辦法,在父親死後繼承王位。

第二件事:寧可自己打敗仗,也不會趁人之危

甘願讓位於弟弟,還可以讓人理解,宋襄公對敵人的仁義態度,就會讓人覺得不可思議,為何這麼說呢?眾所周知,兩軍對戰時,如果在敵人沒準好之前,突然發動攻擊的話,勝算的把握會很大,抓住戰機非常關鍵,不管用什麼手段,目的就是為了取得勝利,成者為王敗者為寇。

但在宋襄公看來,趁人之危乃小人的做法,寧死也不會這麼做。有一年,宋國與鄭國發生戰事,宋襄公親自帶兵出戰,鄭國自知不是宋國的對手,向楚國請求支援。當楚軍正在渡河時,弟弟目夷說道:「敵眾我寡,不如趁他們渡河時出擊,如此便能獲勝。」宋襄公斷然拒絕。

等到楚軍到達對岸,尚未來得及排兵布陣,目夷又勸說哥哥主動出擊,否則等敵人休息好就危險了。宋襄公還是拒絕了,並且對弟弟說:「別人剛過來,如果我們現在出擊,就稱不上仁義之師了。」兩次錯過作戰時機的宋襄公,結果被敵人打敗,而且他自己也受傷,次年就因傷病發作死去,但他至死都不後悔,其仁義之舉令人欽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異樣歷史觀 的精彩文章:

皇帝正在下棋,大臣進來就把棋盤掀翻,說了一句話讓皇帝無言以對
小周后被趙廣義欺負,李煜含淚寫出兩首詞,流傳千古難以超越

TAG:異樣歷史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