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從李清照的「酒、色、財、氣」,看第一才女為何被批「不守婦德」

從李清照的「酒、色、財、氣」,看第一才女為何被批「不守婦德」

提起李清照,想必大家都不陌生,中國歷史上有名的女詞人也就那麼幾個,而其中名氣最大的,當之無愧就是李易安。今天我不想說那些個已經被大家所熟知的李清照,而想說說離經叛道,我行我素,特立獨行的李清照。

李清照出生於宋朝,在那個程朱理學盛行,男女大防嚴格,對女子三從四德要求更為嚴格的朝代,李清照的出現,無疑是在平靜的湖面丟下了一顆石子。似乎李清照從出名那天開始,挨的罵就真不少。罵來罵去,最讓人罵得過癮、罵得來勁兒的就是她的「不守婦德」。

宋代有個著名的學者叫王灼,他曾經評論過當朝幾乎所有成名的詞人。但就是這位承認李清照是當朝第一大才女的王灼,首先就開罵了,說自古以來的大家閨秀,就沒見過像李清照這麼不知羞恥,荒淫放肆的女人!下面筆者就從四個方面來帶大家看看,李清照是如何「不守婦德」的。

一、好酒

李清照喜好喝酒,最直接的體現就是我們如今能讀到的李清照詞共約60首(含存疑之作),提到酒和喝酒的就有29首。然而李清照的酒量卻是十分不好,用現在一句流行的話說,李清照就是逢酒必喝,逢喝必多的典範。最有名的一首《如夢令》里寫著:

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

你看看這哪裡還像個有才學有家教的良家婦女。造成李清照這種與當世女子截然不同的「放蕩不羈」的最主要原因,還是一個字「寵」。

沒結婚的時候,有長輩的寵愛,出嫁以後,又有丈夫的縱容,李清照「好酒貪杯」的毛病非但沒改,反而變本加厲了。她不但好酒,而且還好喝烈酒!李清照寫過兩句詞:「險韻詩成,扶頭酒醒。

這兩句詞也明顯有自我吹捧的嫌疑:一方面吹噓自己有才氣,敢作「險韻」的詩,也就是專門找一些不經常用的生僻字來押韻;一方面還吹噓自己有酒膽,敢喝烈酒。

「扶頭酒」並不是像今天的五糧液、茅台酒一樣的名字,而是指酒性很烈,讓人容易喝醉的酒。古人有句詩:「易醉扶頭酒」,就是說這種烈酒喝了很容易醉。那為啥叫「扶頭酒」呢?喝醉過的人大概都有這種經驗:喝醉了酒不是頭昏眼花、頭重腳輕、頭疼腦熱嗎?所以醉酒的人常常要用手扶住東倒西歪的頭,於是烈性酒就有了個外號,叫「扶頭酒」。由此可見,這酒可是易安生平的一大愛好。

二、好色

在宋朝那個男女大防達到巔峰的年代,男女之間相互看一眼都要大大地批評一番的年代,即便是夫妻,也講就一個舉案齊眉,相敬如賓,偏偏我們的才女並不是這樣墨守成規的女子,李清照的《醜奴兒》寫道:

晚來一陣風兼雨,洗盡炎光。理罷笙簧,卻對菱花淡淡妝。絳綃縷薄冰肌瑩,雪膩酥香。笑語檀郎:「今夜紗廚枕簟涼」。

翻譯成現代話就是少婦洗了澡,化了妝還不夠,還要穿上件粉紅色的透明睡衣,雪白的肌膚若隱若現,一陣一陣的幽香散發出來,然後,脈脈含情、溫言軟語地對丈夫說:「老公,今晚的竹席應該很涼快哦!」

這讓我們現代人看了都面紅耳赤想入非非的文字,放在古代,怎能讓人不銷魂蝕骨呢。更別提李清照在丈夫外出當官期間給丈夫寫的《一剪梅》、《蝶戀花》了。

李清照的「好色」不是指淫亂的色情,而是對丈夫一往情深的痴戀,當然趙明誠也配得上這樣的痴戀,這在宋朝是十分難得的,對比於當時宋朝的另一對兒夫婦陸遊和唐婉,我覺得李清照和趙明誠無疑是無比幸運的一對兒。

三、好財

說李清照好財,其實不是很準確,李清照真正好的是賭,不僅好賭,而且極為擅長賭。李清照寫過一篇《打馬圖經序》,「打馬」是一種賭博的方法,目前已經失傳,另據說是麻將的前身。

在這篇文章中,李清照一開篇就教訓人說:你們賭博為啥不能像我一樣精通呢?其實賭博沒什麼竅門,找到搶先的辦法就行了,所以只有專心致志地賭,才能立於不敗之地。所謂「博者無他,爭先術耳,故專者能之」也。李清照就得意洋洋地宣稱:予性喜博,凡所謂博者皆耽之,晝夜每忘寢食。且平生多寡未嘗不進者何?精而已。

在《古今女史》中,更稱她為「博家之祖」——賭博的祖師爺。其實宋朝賭博之風盛行,種類也很多,比如賭球,賭馬等,上到皇帝宰相,下至黎民百姓都好賭,但李清照作為一個女子,如此好賭,如此善賭,卻不多見,更何況都說十賭九輸,像李清照這樣十賭十贏的更是聞之未聞。

四、好氣

這裡的氣有很多方面,首先說說李清照的才氣,李清照自己寫過一篇很有名的文章《詞論》,是詞學史上第一篇專門研究宋詞的學術論文。

在這篇論文里,李清照將本朝最有名氣的大詞人幾乎全部批評了個遍,洋洋洒洒近千言,痛快淋漓啊,從她師爺爺的師爺爺晏殊起,到她的祖師爺歐陽修,到她的師爺爺蘇軾,再到她的師叔師伯們,像秦觀啊、黃庭堅啊,沒一個逃過了她的批評。且不說這些人個個都是北宋朝廷的政界名人,個個都是大名如雷貫耳的學術界權威,或者國家一級作家、著名詞人;就算從輩分來看,他們也全都是李清照的長輩,或者長輩的長輩。

天地君親師,等級秩序擺在那裡了,誰都知道封建時代,連皇帝還要尊敬自己的父母和祖師爺呢,一個小小李清照卻全不將這些倫理綱常放在眼裡,她這麼一棍子橫掃過去,北宋詞壇就沒一個真正的詞人了:柳永?「詞語塵下」,太俗!張先,宋祁?「雖時時有妙語,而破碎何足名家」,通篇就那麼一兩個好句子,離「名家」的標準遠著呢!在李清照看來,照樣不行:這三人的學問是「學際天人」,沒人能夠比肩,可寫起詞來,「皆句讀不葺之詩爾」,就只會跟砍柴似的把首整整齊齊的詩砍得長短不齊了,讀起來那個彆扭,聽著就難受,那也能叫詞?至於王安石,那更不行了,別看他文章寫得氣勢磅礴,「若作一小歌詞,則人必絕倒」,一寫詞,別把人給笑死!

這裡到先不說李清照狂妄,我們都知道在古代詞是唱出來的,所以詞雖然有些大家詞雖然寫的很妙,但很可能唱出來又是另外一副光景了,所以李清照的批判未必是大放厥詞的狂妄,很有可能就是有根有據的真實情況,奈何詞唱法失傳,我們現如今也很難評判了。

另外筆者還想說的是李清照不懼世俗反抗的勇氣,事情發生在紹興二年(1132),這一年,李清照來到了杭州。在那裡,她認識了一個叫張汝舟的人。

這個張汝舟粗粗看來,也生得風流倜儻,彬彬有禮,而且對李清照關懷備至。獨自經歷了幾年的顛沛流離,李清照已經嘗盡了人生的悲涼苦痛,在步入老年的時候,忽然得到一個男人「真心」的關懷,對於向來多愁善感、感情豐富的李清照來說,也不免為之感動。

況且,這時的李清照,已經病得有氣無力,哪裡還分得清來人的真實面目。再加上她的弟弟李迒也是一個實在人,看到姐姐這樣可憐痛苦,也相信了張汝舟的巧舌如簧。於是,在還沒有認清張汝舟的真實意圖的情況下,李清照就被他騙入了婚姻之中。

結婚不久,張汝舟卑鄙小人的面目就日漸顯露出來,並且越來越醜惡。原來,以李清照在當時的才名,再加上出身於詩禮簪纓世家,是已故宰相趙挺之的兒媳婦,丈夫趙明誠又是有名的金石收藏家,很多人都想當然地以為,她手裡值錢的寶貝肯定不少。

沖著這點「才名」和「財名」,張汝舟就蓄謀著要把李清照騙到手。說不定,就沖當時李清照病得奄奄一息的狀況,他只等著娶過門以後好接受遺產,等著天上掉餡兒餅呢。李清照怎麼能想到,對他來說,人,只不過是一個幌子,他真正想要的,是李清照手裡的那些寶貝。

可是結婚之後,雙方都發現,這場婚姻是個大大的騙局。

在李清照看來,張汝舟市井無賴的真實面目暴露無遺,他的官也是靠耍手段騙來的。原來宋朝有個規定,舉子考到一定次數,取得了相應資格後就可以授予官職。這張汝舟本來沒什麼才學,他的官職是靠「妄增舉數」騙來的,也就是謊報了考試的次數。這在當時,可就是欺君之罪啊!

而張汝舟這方面,也是大呼上當。他原先打的如意算盤,是娶了李清照,同時就娶進來了大批稀世珍寶。可先別說李清照手頭的收藏品早就所剩無幾,就算是有,以李清照的倔強個性,又怎麼可能把趙明誠和她一輩子積累的心血拱手讓給這麼一個騙子、小人?

張汝舟見無利可圖,於是原形畢露,先還只是對李清照冷眼相對,惡語相向發展到後來,甚至開始對年老病弱的李清照拳腳相加。要是換了別的普通女人,在這種情況下,也只好忍氣吞聲,逆來順受了。嫁雞隨雞,嫁狗隨狗嘛。自古以來,只有男人休妻的權力,哪有做老婆斗膽反抗的份?可是李清照不是普通女人,不單單勝在才和貌,甚至也不僅僅勝在品和德,更勝在膽和識。

雖然在病重期間,一不小心被小人騙了一把。可李清照就是李清照,一旦意識到這是一個陷阱,馬上做出了冒天下之大不韙的決定:告發丈夫,堅決離婚。

原來,宋代有一條很惡劣的法律:男人休妻很容易,找個理由就能把老婆遣送回娘家,不管死活。可是女人要是想反過來告丈夫,那麼即使證據確鑿,訴訟成功,女人自己也要到監獄裡蹲兩年。

在這件離婚訴訟案中,李清照再一次顯示了她非凡的才智和勇氣。因為在當時,一個女人如果以家庭暴力為理由,鬧著要跟丈夫離婚,說出去是不會有人相信的,退一萬步講,就算有人相信也最多是給一點廉價的同情,離婚是絕對不可能成功的。不但不可能成功,反而還很可能被反咬一口。

因此,李清照聰明地來了個避輕就重,以張汝舟「妄增舉數」為由,告了他一個欺君之罪。這罪名可大了,再加上證據確鑿,連宋高宗都親自過問了案件。最終,張汝舟被削去官職,流放柳州,李清照離婚成功。這段讓李清照「毀了一世名節」的婚姻,僅僅持續了一百天。根據宋代的法律,李清照即使勝訴,因為告的是丈夫,也因此而鋃鐺入獄。

說完了李清照的「酒、色、財、氣」,最後筆者認為李清照之所以區別於古代其他女子的最大特點是她是一個完整的、生動的、有血有肉、有情有恨、有成功有失敗、有幸運有悲劇的女子,能夠讓我們對她的境遇感同身受,彷彿能夠真實觸摸到這個人物。

喜歡李清照,是因為她明眸皓齒、冰肌玉骨。

喜歡李清照,是因為她聰明伶俐、蕙質蘭心。

喜歡李清照,是因為她敢愛敢恨、剛毅果決。

喜歡李清照,是因為她身處逆境、心憂國家。

這樣一個完整的李清照,才是值得的大家敬仰的李清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小白兔日記 的精彩文章:

得知韓信死訊後,劉邦的反應耐人尋味,司馬遷寫出最毒帝王心
從朱元璋的愚民政策,看權力怪獸如何扼住文化咽喉

TAG:小白兔日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