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母嬰 > 熊孩子難教育?這4個小方法專治熊娃

熊孩子難教育?這4個小方法專治熊娃

對許多母親來說,適當且有效地教育孩子是最艱難、最令人有挫敗感的育兒任務之一,這似乎是永無止境的考驗。

熊孩子難教育?這4個小方法專治熊娃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到底應該如何教育孩子呢?有些人把它與打屁股和懲罰划上等號,但這並不是正確有效的方法。實際上教育就是制定規則來約束你的孩子做出攻擊性的行為(打和咬)、危險的行為(在街上亂跑)和不恰當的行為(扔食物)。這裡有8個辦法可以幫助你設定規則並阻止不良行為。

制定一些必要的規則

如果你總是對孩子說不可以,長此以往他可能會漠視並且無法理解你的反對,而且你也不能保證自己永遠不會心軟,在所有問題上都堅持到底。

熊孩子難教育?這4個小方法專治熊娃

所以設定一些你認為必須遵守的規則,不要在一些煩人的瑣事中陷入死循環。與孩子保持良好的關係非常重要,所以不要一味地強迫他。

提前避免不良行為

一些不良的行為是可以避免的,只要你提前預料到了並做出有效的預防措施。比如有的孩子喜歡拉捲筒衛生紙,正確的做法是直接將衛生紙放在他夠不著的高台上而不是訓斥他。

如果孩子喜歡從雜貨店的貨架上抓罐頭玩,那就在你購物的時候帶上玩具讓他在購物車裡玩。如果孩子喜歡在牆上畫畫,那就把蠟筆藏在一個夠不著的抽屜里,不要讓他在沒有人監督的情況下亂塗亂畫。

熊孩子難教育?這4個小方法專治熊娃

始終如一

2-3歲的孩子正在努力了解他們的行為對周圍的人有何影響,如果你對他們行為的反應一直在變化,他會不清楚到底該不該這麼做。如果你總是用同樣的方式回應,他可能會在四到五次之後得到教訓。

在2歲的時候,很多孩子學會了如何通過賣萌來讓他們的父母心軟。不要讓孩子的策略影響你,不管他們多麼可愛。

熊孩子難教育?這4個小方法專治熊娃

保持冷靜

當你18個月大的孩子猛拉狗尾巴或者你3歲大的孩子連續第一百個晚上拒絕刷牙的時候,你很難保持冷靜。但憤怒的咆哮無法向孩子傳遞你的感受,甚至會使情況變得更糟。

當一個孩子被父母的消極情緒淹沒時,他只會注意這種情緒,聽不到你在說什麼。而且有時憤怒的反應只會激起孩子的興趣和叛逆,所以不要急於提高分貝。當你發出譴責時,要迅速、堅定、嚴肅和嚴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育兒百寶箱 的精彩文章:

「我發現我養了個白眼狼」
9歲腦癱女童慘遭溺死,兇手竟是最親的人

TAG:育兒百寶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