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這一戰殲敵的決心有多大?打不下,彭德懷要撤銷129師番號!

這一戰殲敵的決心有多大?打不下,彭德懷要撤銷129師番號!

1940年秋,八路軍105個團連續一個多月向日軍發起襲擊,給日軍沉重打擊,史稱「百團大戰」。

經過40多天的連續作戰,八路軍十分疲勞,傷亡減員很大。10月2日,八路軍總部發出命令,結束第二階段作戰。可日軍卻不幹了,於10月6日發動大規模的「掃蕩」。

日軍獨立混成第4旅團在百團大戰受打擊最慘重,這一次由旅團長片山親自出馬,率領6000人充當先鋒,向八路軍總部和129師活動的中心地區武鄉、遼縣進攻。沿途,日軍受到八路軍節節阻襲,片山惱恨之餘,又進行增兵,並且下令日軍:「所到之處,見人即殺,見屋即燒,見糧即搶!」瘋狂報復。

10月下旬,第4混成旅團的岡崎大隊600餘人打到了黎城縣的黃崖洞。

這是八路軍的兵工廠。

八路軍副總司令彭德懷大怒,準備殲滅該敵。

28日, 岡崎大隊被八路軍襲擾得疲憊不堪,準備退回沁縣,到達了武鄉縣蟠龍鎮關家堖附近宿營。

29日,彭德懷立即從黎城來到蟠龍鎮。一路上,村落全被日軍燒光,到處是悲慘凄慘景象,這讓彭德懷更是心痛,說:「老鄉們被鬼子糟蹋成這樣子,還怎麼活呀!」

恰好129師陳賡的386旅和決死一縱隊在關家堖附近休整,彭德懷於是發出了殲滅岡崎大隊的命令。

可是,日軍卻乘夜摸上了關家堖高地。

這塊高地三面是千丈斷崖,只有一條很窄的坡路通向山頂。這樣的戰鬥,對於武器簡陋的八路軍來說,自然十分難打。陳賡對彭德懷說:「彭老總,現在拼了,以後怎麼辦?把岡崎放下山去,另選有利地形,打他的伏擊嘛!」

但是,彭德懷沒有接受。

戰鬥打響後,日軍憑據靠堖頂的窯洞頑抗,還派來了飛機參戰,進行投彈掃射。八路軍傷亡巨大。據《彭德懷傳》記載:

「戰鬥過程中,劉伯承又建議彭德懷暫時撤圍,另覓戰機。彭德懷在電話里對他一向十分尊重的戰友咆哮:『拿不下關家堖,撤掉你129師的番號。』」(《彭德懷傳》p226)

彭德懷殲滅該敵的決心,沒有改變。可關家堖的日軍太頑強,最後彭德懷下令把總部特務團的警衛連也投入戰鬥。於是,八路軍上下全力以赴,靠著頑強與勇敢,終於將武器優良的岡崎大隊殲滅過半。

11月1日,日軍增援部隊快到了,彭德懷才下令撤離,殘敵幾十人逃走。

日軍的大「掃蕩」亦被打垮了,片山哀嘆:「關家堖損失慘重,無臉見人!」

在這一戰中,日軍雖大部被殲,但八路軍也傷亡較大,陳賡旅772團1營3個連傷亡過半。彭德懷為什麼一定要殲滅此敵呢?除了看不得老百姓受到日軍傷害外,後來彭德懷談到為什麼要發動這次戰鬥時說:

「在敵軍『掃蕩』時, 日軍一般的一個加強營附以偽軍為一路,我總想尋機殲滅敵軍一路,使敵下次『掃蕩』不敢以營(即大隊)為一路,以使其『掃蕩』的時間間隔擴大,有利於我軍民機動。」

彭德懷要打到底,下死命令要殲滅該敵,原來是一種大的對敵鬥爭考慮。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陳冠任 的精彩文章:

湘東一偏遠山村不過百十戶,歷史上出兩翰林,新中國出兩將軍!
周恩來去世後,這位副總長的照片被當做總理遺照對外發表!

TAG:陳冠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