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書畫 > 經典碑帖:鍾繇行草《得長風帖》

經典碑帖:鍾繇行草《得長風帖》

鍾繇《得長風帖》,行草書。鍾繇書法真跡到東晉時已失傳,現存墨跡本為後人所臨摹。

南朝劉宋時人羊欣《采古來能書人名錄》說:「鐘有三體,一曰銘石之書,最妙者也;二曰章程書,傳秘書教小學者也;三曰行押書,相聞者也。」所謂「銘石書」,即指正楷,「章程書」即隸書(八分書),「行押書」指行書。鍾繇書法真跡到東晉時已亡佚,人們今天所見到的要麼為臨摹本,要麼系偽書。一般地認為有「五表」,「六帖」,「三碑」。

「五表」指《宣示表》《薦季直表》《賀捷表》《調元表》《力命表》。這是現存鍾舔書法藝術性最高的作品,但都不是鍾繇的真跡。褚遂良《晉右軍王羲之書目》說,《宣示表》是唐代所傳王羲之臨本。因王羲之亦為書法大家,所以他臨摹鍾繇的真跡非常成功,從中可以看到鍾繇書法的情況。

「六帖」指《墓田丙舍》(簡稱《丙舍帖》),《昨疏還示帖》(簡稱《還示帖》)、《白騎帖》、《常患帖》、《雪寒帖》、《長風帖》(其後半部分又名《安厝帖》)。"六帖」全部為臨本,《丙舍帖》、《還示帖》成就較高,也較接近鐘體。是上乘之作。至於《白騎帖》等四種則經多人輾轉臨摹,已遠離鐘體。

「三碑」是《漢乙瑛置百石率史碑》(簡稱《乙瑛碑》)、《魏上尊號碑》、《受禪碑》,這些全為刻本。《乙瑛碑》有宋人張稚圭石刻記云:「後漢鐘太尉書」,但此碑立於東漢永興元年(153年),此時鐘繇只有3歲,顯然是誤傳。魏《上尊號碑》和《受禪碑》亦有確切記述「王朗文,梁鵠書,鍾繇刻石」。這裡選用梁鵠書的原因,涉及到曹操對梁鵠的推崇顯然要高於鍾繇。但是經得起歷史檢驗的卻是鍾繇。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水墨匠心 的精彩文章:

饒介《書七言律詩二首》,揮灑自如,氣脈酣暢
獨家視角:書畫名家隋東凱

TAG:水墨匠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