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這3首詩詞不出名卻寫得很妙,千百年後讀來津津有味,回味無窮

這3首詩詞不出名卻寫得很妙,千百年後讀來津津有味,回味無窮

詩詞是中華文化的瑰寶,千百年來眾多好詩流傳在人間。一說起古詩詞,大家立刻想到的就是唐詩宋詞,想到那些家喻戶曉的詩詞名篇。但其實歷史上還有很多韻味悠悠的詩詞,不被廣大老百姓熟知。我是真游泳的貓,關注我,一起來欣賞3首不出名卻寫得很妙的古詩詞,千百年後讀來津津有味,回味無窮。

第1首,《點絳唇》:「永夜厭厭,畫簾低月山銜斗。起來搔首,梅影橫窗瘦。好個霜天,閑卻傳杯手。君知否?曉鴉啼後,歸夢濃如酒。

這首詞的作者是宋代詞人汪藻。汪藻擅長寫四六駢文,文采飛揚,被人稱頌不已。而汪藻在詩詞上也有很強的造詣,比如這首《點絳唇》將心中的寂寞描寫得淋漓盡致,整體格調有一種幽寂的氣氛,梅花影子,落霜漫天,這些略帶冷清的意象都將詩中的情緒烘托得飽滿。

而關於這首詞,其實還有一段笑談。曾經有人問汪藻:「歸夢濃如酒,何以在曉鴉啼後?」畢竟一般情況下,詩人都是寫「曉鴉」的啼叫驚破了好夢,也就是說,先是沉睡如醉酒,後面才被「曉鴉」吵醒。沒想到汪藻回答說:「無奈這一隊畜生,聒噪不已也」汪藻的意思是說烏鴉不停叫,讓他心緒煩亂,完全不能睡覺。所以等烏鴉啼叫完了後,他才可以安睡,才可以酣然如酒醉。

這段笑談為我們增添了對這首詞的理解,也讓我們能夠通過這些冷清的意象去發現汪藻那時候的內心感觸,感受著那時候的流年暗轉。

第2首,《傷愚溪》:柳門竹巷依依在,野草青苔日日多。縱有鄰人解吹笛,山陽舊侶更誰過。

這首詩的作者是唐代詩人劉禹錫。詩題中的愚溪,乃是詩人柳宗元謫居永州時安家所在地,原名冉溪,柳宗元將它更名為「愚溪」,並寫下了《愚溪詩序》的千古名篇。因此,人們稱呼柳宗元為「柳愚溪」。

劉禹錫和柳宗元是惺惺相惜的好朋友,兩人肝膽相照,在歷史上留下了美名。劉禹錫寫這首詩的背景是在柳宗元死後三年,有一個僧人告訴劉禹錫說:「愚溪再也不像從前的樣子了。」劉禹錫想起了摯友柳宗元,於是寫下了《傷愚溪》三首,這是其中之一。

這首詩從寫景出發,說柳宗元去世後,當年的柴門和竹籬還依依存在,可是野草和青苔卻一天天增多。現在縱使鄰居有人懂得吹笛,但老朋友誰能在從這裡經過?

正所謂,高山流水,知己難逢。失去柳宗元的劉禹錫,真是十分痛苦,十分難過。雖然心情沉痛,劉禹錫卻在詩句中將濃烈的情緒化淡,讓詩句只留下了淡淡的憂傷,留下無限悲傷在詩歌之外,讓人回味無窮。

第3首,《山歌》:南山腳下一缸油,姑嫂兩個賭梳頭。姑娘梳成盤龍髻,嫂嫂梳成羊蘭頭。

這首明代的山歌是當時流行民歌,內容卻並不是愛情方面,而是描繪了一幅生動的生活畫面。姑嫂兩個女子一起梳頭,相互爭勝,想要看誰梳的頭更好。結果姑娘梳的頭髮是盤龍髻,而嫂嫂梳的頭髮是羊蘭頭。兩人誰梳頭髮更好一些呢?結果一目了然。

這首山歌語言質樸,內容生活化,非常接地氣,因此流傳很廣。不過在有心人眼裡,這個詩歌不只是講梳頭那麼簡單。比如明代文人陸容就對這首詩有一番特別的領悟:「兩人一起梳頭,但是梳頭的結果卻不同。這詩歌是說人之初,起點是相同的,但是人的心志所向不同,接下來的選擇和成就也不同。」

按照陸榮的意思,一個人想要有所成就,那麼就要注意培養心,要有崇高的志向。雖然說,陸榮的解釋有點讓俚俗的山歌經典化了,可能有點「小題大做」,反而抹滅了山歌原本的情味。不過,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每個人都可以從詩歌作品中領悟到一些東西,這也是文學作品的魅力所在。不知道大家對這首山歌有什麼想法呢?也可以各抒己見哦。

大家還知道哪些好詩詞呢?歡迎留言哦。在娛樂化的大背景下,我每天寫傳統文化類的文章很不容易,希望大家多多關注我,多多收藏和分享我的文章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真游泳的貓 的精彩文章:

6本巔峰網路小說,神作之名,名下無虛
畫江湖之不良人江湖歸來,網友:終於等到你,還好我沒放棄

TAG:真游泳的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