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英屬緬甸北部土司罕見老照片:愛穿中國式服裝,猶如明清時期人物

英屬緬甸北部土司罕見老照片:愛穿中國式服裝,猶如明清時期人物

緬甸現在是聯邦制國家,這與其歷史上長期的城邦分治有關。緬甸上緬甸撣邦及克欽邦地區長期生活著諸多的部落,有撣(傣族)、克欽、佤、擺夷、崩龍等族聚集。這些部落各自有統治者頭目,在撣邦這些頭目被稱為詔法也就是土司。圖為撣邦的土司,他們身穿盛裝前往印度參加英王加冕印度皇帝的儀式,圖中後站左二土司身穿漢式長襖。

明朝時期這些土司率屬於中國雲南管轄,之後緬族王朝崛起,成為緬甸的屬地。19世紀英國人入侵緬甸,這些土邦又成為英國人的屬地。英國人並沒有打擾他們的土司管轄,任他們自己管理自己。而由於文化和地理上緬北深受受到雲南影響,這些土司都愛穿中國式衣服。圖為1886年身穿蟒袍的撣邦土司。

緬北諸族及所謂土司政權曾嚴重影響過緬甸歷史,而由於臨近中原王朝,尤其是明王朝,緬北土司深受中國影響。圖為1886年的緬甸撣邦南散大山的波龍木邦土司,這些土司官們蓄髮如明朝樣式,但是身穿清式花衣蟒袍,頭上卻戴著緬甸文武大臣和受命的各級司官使用的雙燕尾包頭巾。

自從明朝設置三宣六慰,緬甸北部地區土司就深受中國文化的影響,尤其是服飾上,許多土司都非常喜歡代表高級官員身份的蟒袍。

緬甸北部主要是撣邦和克欽邦,其實撣邦最大。撣邦也稱為眾撣邦,是由眾多撣族土司組成,眾撣邦內有木邦、孟艮等南北三十土邦,這些撣邦土司在明朝時期直接受到雲南管轄,明朝中後期開始脫離明朝直接管轄,到清朝時期受到緬族的影響,開始被緬王統治。到乾隆四征緬甸失敗,名義上這些土司都受到緬甸的管轄。

英滅緬甸之後,將其地併入印度,後改為英屬緬甸為,但對於上緬甸南北撣部三十餘土邦,仍各聽其自行治理,並保存其原來之王號以羈糜之,而監督之以南撣聯合政府和北撣政府。

百年前身穿花衣蟒袍的緬甸撣邦撣族土司,撣邦是緬甸最大的邦,而撣族人的分布也非常廣大。據悉,現在撣邦的人口超過了三百萬。

英屬緬甸時期緬北土司上色老照片,都愛穿中國式蟒袍,如明朝官員。圖為百年前的緬甸北部的土司。

除了撣邦,臨近雲南西部的克欽邦土司也是愛穿蟒袍,相對撣邦而已,克欽邦經濟較為落後,服飾上並沒有眾撣邦土司那麼有錢。

在克欽邦這種中國文化的影響也很大,這裡的土司穿中國式服裝,猶如明清時期人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越南古與今 的精彩文章:

古代科舉中舉者待遇優越:越南秀才就可當官,進士及第者前途無量
越南三位造反皇帝上色彩照:不滿成為傀儡起兵反法,最後均為流放

TAG:越南古與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