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時尚 > 大熊貓在古代地位卑微,不僅被蚩尤當作坐騎,而且還成為了美味

大熊貓在古代地位卑微,不僅被蚩尤當作坐騎,而且還成為了美味

傳說5000年前蚩尤騎著一種兇猛無比的猛獸馳騁疆場,把黃帝追的滿世界跑。在晉朝也有訓練這種猛獸作戰的記載。那時候他的名字叫做「食鐵獸」,但是到了現代,這貨改名叫「熊貓」,開始以賣萌為主。

有的朋友可能會納悶,熊貓不是吃竹子?怎麼會叫食鐵獸?其實在古代的時候,大熊貓就喜歡到百姓家裡去串門。但是熊貓並不傷人,只是會抱著人家的鐵鍋開始啃。在清朝順治年間,更有記載說大熊貓一到縣城就抱著大門開始啃,大門不夠啃,就去啃農民的犁、刀、斧頭等等,大概「食鐵獸」的名字就是這樣來的。也正因為大熊貓喜歡啃各種鐵具青銅具,這讓古代的百姓很是苦惱。但是熊貓也有它的作用呀,據記載,古代有些寺廟就會供養一直大熊貓作為看門的護衛。

史前年代的大熊貓分布很廣,數量也很多。人在狩獵動物時發現,大熊貓不但體型龐大,而且肉質肥美,所以人們開始大量獵殺大熊貓,為的就是作為食物。湖北官莊坪遺址、長陽沙嘴遺址等新石器時代的古文化遺址中,曾發現過大熊貓骨骼,這證明當時大熊貓可能與其他野生動物一樣,是人類狩獵的對象。

書籍上記載古人用大熊貓來作戰。《尚書》和《詩經》中把大熊貓稱作「貔貅」。《尚書》記載,黃帝的時代有幾種猛獸,其中有貔貅、虎、豹,他們用這些動物來作戰。司馬遷在《史記·五帝本紀》中,也記述了古代部落首領黃帝下令馴養虎、豹、熊及貔貅等猛獸助戰阪泉的史實。

由此看,古代人們對大熊貓不但食其肉、貢其皮、殉其骨,而且還當作作戰的武器、治病的藥引、玩耍的寵物,大熊貓的命運很不幸。這也許是大熊貓在人類發展中加速減少的主要原因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舊人講史 的精彩文章:

日本天皇無任何實權,為何到現在仍然重要?原因其實很簡單
林沖一身本事,卻為何在梁山沒有一個朋友?原因無非這三點

TAG:舊人講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