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52歲男子腹瀉多次,入院查出腸癌,提醒:這種「肉」最好少吃

52歲男子腹瀉多次,入院查出腸癌,提醒:這種「肉」最好少吃

腸癌,是最常見的消化系統腫瘤,常見包括結腸癌和直腸癌。

近幾年,腸癌的發病率呈逐年上升趨勢,且呈年輕化趨勢。但臨床上,很多人確診腸癌時,病情已發展到中晚期。

主要原因是早期腸癌的癥狀不明顯,容易與其他腸道疾病混淆,導致錯失最佳治療機會。

52歲的老趙在病房裡正在進行接受化療,痛苦的表情,讓人看著心疼。

大約一個月前,老趙出現腹瀉的情況,每天要去廁所6-10次,大便呈水樣狀,開始以為是吃壞的食物,導致拉肚子。

可後來,出現了少量的便血,老趙有些害怕了,到附近的診所看了一下,醫生診斷為急性腸炎,打了幾天針,依舊沒太大作用。

腹瀉讓老趙渾身沒力氣,沒辦法了,到醫院進行了檢查,經腸鏡檢查後,發現距離肛門15厘米左右處,有可見環周腫物。

醫生初步判定是癌症,但具體還有等病理結果出來,才能確定。結果出來後,最終確診為腸癌!

為何老趙會患上腸癌呢?

原來,老趙從小家裡比較窮,很少能吃到肉,只有逢年過節能吃一點,家裡人多,每次吃肉,根本滿足不了他的胃。

後來生活好了,老趙幾乎頓頓有肉,典型的無肉不歡型。尤其是那些經過油炸的肉類,吃著香。

「小時候窮,吃不到肉,現在生活好了,我要吃個夠……」老趙曾經說過。

他也確實是那麼做的,可沒想到,最後,把自己吃進了醫院。

醫生了解後,痛斥:這種「肉」怎能頓頓吃,就算想吃,也要少吃!

就是油炸肉類。

肉類經過油炸處理,會產生大量的油脂氧化聚合物,包括苯並芘,一種具有強烈的接觸致癌性的化合物,會增加腸癌等消化道癌症的風險。

經過高溫油炸處理後,肉類會變質(肉屬於蛋白質),之後在吃進胃裡,會變得不易被消化吸收。

此外,油炸這種處理方法,會使食物上佔有大量的油脂,會改變腸道內菌群,不利於腸道健康。

一旦出現4種癥狀,最好及時去醫院,做個詳細檢查,早發現早治療!

癥狀一:排便習慣異常

原本每天排便次數、時間都比較規律,若近期發現排便習慣異常,如每天排便次數增多、或腹瀉與便秘交替出現,排除吃壞食物,最好去查一下。

癥狀二:出現便血

腸癌早期病變主要作用於黏膜,所以無明顯癥狀,頂多排便習慣會異常。

但腫瘤長到一定程度後,與糞便摩擦,會產生便血,且血色呈暗紅色,甚至與糞便混在一起。

癥狀三:腹痛

腹痛可能是胃、腸道、胰腺等疾病,總之腹痛要看是哪個位置疼。

一般來說,腹痛的部位在中下腹部,出現陣發性或持續性按壓疼痛,可能是腸道出現了問題,最好去查一下。

癥狀四:貧血、消瘦

腸道的發展是個慢性消耗性的過程,會出現貧血、消瘦等表現,並伴有疲勞、體重驟減等,這時,一定要謹慎,最好去查一下。

保護好腸道,預防癌變,做好4件事!

第一:補粗纖維

粗纖維又稱為膳食纖維,是人體唯一不被吸收的營養素。

補充粗纖維,能提高腸道蠕動,促進糞便排出,減少毒素在體內的滯留,減少腸道發生病變。

生活中,常見富含粗纖維的食物有 新鮮的蔬菜和水果、菌類、糙米等。

黑木耳,被稱為腸道的「清道夫」,富含植物膠質,能在短時間內吸附殘留與腸道內的毒素,並排出體外。

平時,可涼拌黑木耳吃,可根據個人口味加入一些調料。

第二:多喝水

水是最好的排毒劑,可補充身體水分,還可促進腸道內糞便排出。

早起後,刷完牙,空腹喝一杯溫水,能起到沖刷腸道,刺激腸壁的作用,利於糞便排出,改善和預防便秘。

平時喝水時,可放些小植物,改善口感,對腸道健康也有一定好處。

苦藍菊根茶泡水喝,利於調節腸道菌群,調節腸道

苦藍菊根原產自歐洲,後被我國藥典錄入,是一種葯食兩用的小植物。

現代研究發現,苦藍菊根含有一種可溶性膳食纖維——菊粉,有調節腸道菌群環境,改善腸炎的作用。

研究還表明,其提取物可促進有益菌的數量,抑制有害菌生長,從而改善腸道內微環境。

同時,還能清腸排毒,改善脂質代謝,促進腸道蠕動,減少糞便在腸道內停留的時間,利於糞便排出,增加排便量,預防和改善便秘。

平時用苦藍菊根茶泡水喝,利於腸道健康,對預防腸道癌變也有一定幫助。

第三:堅持運動

堅持運動,能促進身體各個器官活動起來,對腹部內的器官,尤其是腸道,能提高其蠕動功能,利於糞便排出,減少有害物質的積累。

運動最好選擇有氧運動,如慢跑、快走、游泳等。

運動要堅持,最好每周運動4-5次,每次運動至少30分鐘以上。

此外,要養成有便意了及時排出,不要忍便。

若長時間忍便,容易導致糞便滯留在腸道內,損傷腸黏膜,增加病變的發生。

第四:重視篩查

預防腸癌,重視篩查,有必要的話,需進行腸鏡檢查。

尤其是以下高危人群,滿足2點,最好及時就醫:

1,年齡在30歲以上,近2-3年沒有做過腸癌篩查;

2,有經常腸胃不適、腹瀉、便秘、大便出血等癥狀;

3,家族中有腸癌、腸胃病患者;

4,有癌症史或者腸胃病史、腸息肉史的人。

臨床上,絕大部分患者的腸癌 來源於息肉,尤其是絨毛狀腺瘤性息肉。

所以,發現腸道內有息肉 ,要定期進行腸鏡檢查,有必要,需進行息肉切除手術,降低癌變風險。

圖片全部來源於網路,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繫刪除,謝謝!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營養小霞老師 的精彩文章:

壽命短的男人,多被3種病「牽絆」,想健康,做好「三勤、四戒」
壽命短的男性,往往2處「臟」、3處「臭」,能少佔一個,也不錯

TAG:營養小霞老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