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陳清泰:汽車革命與能源、交通、城市變革協同發展

陳清泰:汽車革命與能源、交通、城市變革協同發展

經國務院批准,世界新能源汽車大會(WNEVC)於2019年7月1-3日在海南博鰲隆重召開。大會著眼於全球汽車產業的轉型升級和生態環境的持續改善,通過聚集全球專家智慧和產業精英,共同交流探討新能源汽車在技術創新、產業創新、政策創新、市場模式創新等領域的成功經驗與發展趨勢,凝聚產業共識,明晰汽車產業轉型升級的方向,探索電動化、智能化、共享化協同發展的有效路徑。在2日下午的全體大會上,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原黨組書記、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陳清泰理事長發表了演講,內容如下:

陳清泰:各位嘉賓,大家下午好。

目前汽車產業正在經歷有史以來最深刻的一場變革,其影響範圍之寬、程度之深可以稱之為是一場汽車革命。本階段會議的主題是汽車變革,要贏得這場變革,就要跳出電動車來評估和部署這場變革,下面我想就汽車革命與能源交通和城市協同發展將一些看法和大家討論。

第一,汽車革命與能源革命融合,將大幅度改善能源結構。我國石油消費連年增長,而自產原油最近卻連年下降,2018年,我們原油對外依存度已經超過70%,超越了能源安全的警戒線,但現在我國每千人汽車保有量僅為160、170輛,未來較長一段時間仍處於增長期,如果僅僅依賴石油,能源安全將成為重大問題。圓我國14億人個人出行機動化之夢,現實的選擇就是電動化。可喜的是,與汽車電動化並行的是可再生能源的迅速發展,電動汽車規模化發展需要較大電力保障,而較大規模可再生能源則有賴於消納和存儲間歇性能源的儲電能力,二者通過能源互聯網的銜接,將產生巨大的協同效應。未來的電動車因其數量龐大,總體上有強大的儲放電能力,足以保障可再生能源的充分發展。

第二,電動化要放在綠色化的基礎之上。2018年中國率先把新能源汽車上升為國家戰略,在此前後,美國加州政府開始推行汽車零排放積分政策;2016年,歐盟多國政府提出限售傳統燃油車時間表;2017年,歐盟提出更加嚴格的二氧化碳排放標準,倒逼汽車產業的轉型;2018年7月,英國交通部發布了《零排放之路方案》,助推市場實現到2040年停止傳統燃油車銷售的過渡。這使英國交通零排放率先從規划進入到了實施階段。汽車動力系統的轉型原本是市場推進的正常過程,諸國多少一反常態、一而再再而三地出售干預,成為這項技術變革的推動力。拯救地球生態的緊迫性,兌現《巴黎協定》承諾,大幅度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實現綠色出行是各國政府高度一致性行動的初衷。因此,電動車自身發展到一定程度必須從制度上、基礎上、技術上使電動化與新能源對接,並把電動化的全產業鏈放在綠色化的基礎之上。可以預期,到2025年前後,電動車的性價比超過燃油車,太陽能和風能等發電成本低於化石能源,市場將以強大的力量驅動電動汽車的發展和能源結構的轉型,以日益加快的步伐走向零排放公路交通。

第三,共享出行有望重構城市交通。傳統的以私家車為中心的城市交通體系,已經成為大城市病的一大頑症,電動車 互聯網 自動駕駛與共享出行形成最佳搭配,為再造城市交通體系展現了新的前景。多項研究報告表明,電動化、網聯化、智能化的電動汽車將使共享出行的「人公里成本」下降45-82%;未來自動駕駛的共享汽車可以自行移動到出行需求點,實現無縫接駁;人、車、路實時共享交通信息,使出行效率提高。

在中國,很多消費者天天就生活在互聯網上,他們越來越接受「少擁有、多分享」的理念。2017年,僅滴滴打車就在全國430個城市為用戶提供了超過74億次移動出行服務,平均每天超過2000萬次。目前,仍保持著兩位數的增長。共享汽車以不同的方式滿足不同人群的出行需求,將弱化私人購車和開車的慾望。為應對這一發展趨勢,賓士、寶馬、豐田等汽車巨頭已紛紛開始布局共享出行服務。

第四,跨界技術和造車新勢力的加入增強了創新活力。良好的機動功能只是電動汽車的1.0版本,充分釋放未來汽車造福社會的潛能還有賴於網聯化、智能化和出行服務的創新,但是要把電動汽車升級為「強大的移動智能平台」,成為電氣化、電子化、互聯網化、智能化高科技產品,對於傳統車企是巨大的挑戰,因為並不是把各種硬體和軟體堆砌到車體上就可以做到的。

我國年輕一代對信息化有強烈的偏好,很高的要求。我國電子信息和互聯網企業有較強的能力和意願通過創新滿足這些要求。二者結合有可能形成我國車聯網和智能化的特色和強項。互聯網造車新勢力正是看到了這一發展趨勢和新的機會而勇敢地闖了進來。這成了我國有別於其它汽車生產國的一大特點,也是一大優勢。它們的進入給汽車變革注入新的基因,帶來了新的理念、新的技術、新的商業模式。在跨界技術和造車新勢力參與下重新定義未來的汽車,可以確保電動化的汽車把穩網聯化、智能化的方向,很好地實現與未來的對接,特斯拉是全球第一顆明星,不會沒有後來者。

第五,汽車革命與能源、交通、城市變革協同發展。支撐汽車革命的是新能源和信息技術的快速進步;倒逼汽車革命的是拯救地球、減少碳排放和保護環境的緊迫性;適應信息化的社會需求,汽車必須由「信息孤島」轉化成「超級移動智能終端」,汽車革命還要實現的就是提高交通效率,降低交通成本,減少交通傷亡。為此,汽車革命必須與能源革命、信息革命、交通變革和智慧城市實現融合與對接。

未來的電動汽車,將是儲存和消納綠色能源的基本單位,是智能交通、智慧城市的基本單元,是將新一代移動通信、共享出行鏈接在一起的節點,從而推動能源革命、信息革命、交通革命和消費革命,較大程度上破解長期困擾我們的能源、環境、城市交通等痛點和難點問題,重塑未來的出行體驗。

第六,未雨綢繆,做好頂層設計。有關方面預計,2030年我國電動汽車產銷量將達到1500萬輛,不同級別自動駕駛基本普及,保有輛將達到8000萬輛。如果能實現,涉及能源結構調整,智能網聯建設,交通基礎設施升級,新一代移動通信的支持,產業鏈的調整改造,標準法規的調整,以及就業崗位的轉移等,是一場波瀾壯闊的工業革命。其中,每方面都是周期較長、牽動全社會的重大社會工程,需要政府未雨綢繆,做好頂層設計,從開始就把汽車、能源、交通、通訊、城市進行綜合考量,實現技術協同、規劃協同、政策協同、法規協同、有序推進。其中,打破壁壘,放開市場,加強跨學科、跨行業的協同創新至關重要。從這個意義上說,制定一個經科學論證的頂層設計和時間表,給市場和社會應有的預期,是推進汽車革命走向成功的一個重要條件。

第七,積極應對挑戰。我國電動車發展成就顯著,未來可期。但接下來的幾年將是一個重要的調整期;政府補貼的退出、雙積分政策實施;外資股比放開,國際品牌電動車大舉進入;造車新勢力產品全面進場參展,競爭形勢將更加激烈複雜。面對未來汽車和未來出行,政府和企業應深刻洞察迅速變化的技術和市場、精準研判產業發展形勢、深入評估這些變化帶來的影響,及時做出應對。

一是注意補貼退坡後的市場導向下的產品結構的變化,按照市場的需求及時調整。要練好電池、電機、電控等電動化的基本功,保障產品質量,守住安全底線,不要輸在起跑線上。

二是動力技術的電動化是這場變革的基礎,而未來的汽車正在被電氣化、電子化、互聯網化和智能化重新定義。要特別關注這一發展趨勢,發揮我國在網聯化、智能化上的優勢,增強產品和企業競爭力。

三是核心零部件和系統軟體仍是我們的弱點和痛點,要大力加強相關核心零部件研發和生產,特別是系統軟體的開發。

四是面對汽車業最大規模產業鏈、價值鏈重構,跨界融合是成敗的關鍵。車企要適應重構形勢,以謙恭的心態把手伸出來。互聯網企業、電子電力企業、新能源企業、電網公司、出行和物流公司要把握這一重大發展機遇,果敢地把手伸出去,各自發揮優勢,實現跨界融合,共同分享這塊數萬億級的大蛋糕。

五是未來一段時間市場競爭加劇、優勝劣汰形勢嚴峻,以2020年為標誌,激烈的競爭將展開,大浪淘沙、企業重整重組、重新洗牌的過程將會到來。企業要認真研判面臨的形勢,理性做出決策;政府要為企業重整重組和退出創造適宜的政策環境。

我國幾乎比任何國家對這一論汽車革命都有更加熱切的期待。這次汽車顛覆性變革的底層是可再生能源,是電動化、網聯化、智能化、共享化的高度融合。而這幾方面恰恰都是我國近年發展狀況良好的新興領域,有一定比較優勢,如果把握得好我們有可能成為一個贏家。

謝謝大家。

敬請關注蓋世汽車「2019世界新能源汽車大會」直播專題!

提示:本文為現場速記,未經專家審核,請勿轉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蓋世汽車資訊 的精彩文章:

INRIX推INRIX AI Traffic 利用深度學習提供精確交通信息
上汽榮威5月交強險數據出爐 環比增速達44.7%

TAG:蓋世汽車資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