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庶人」出身的皇帝,其實是一位不折不扣的奸雄!

「庶人」出身的皇帝,其實是一位不折不扣的奸雄!

曾經,在漢昭帝元平元年春二月,年僅二十三歲的漢昭帝崩逝那會兒,先是昌邑王劉賀被立為了天子。上位伊始的劉賀便急於攬權,起用潛邸時的故臣,制衡以霍光為首的朝臣。結果,龍椅還沒被屁股暖熱,二十七天後,就給拉扯下了馬,又被附加了諸多的罪名。這情形也正應了村兒里的那句兒老話,「心急可吃不到熱豆腐」。在今天的職場上,我們也常常聽到「新官兒上任三把火兒」的說法,斯以為,「玩火兒」還是要謹慎一些為好。

接下來便輪到了宣帝的登場。既然是「前有車後有轍」,宣帝何以自處,是頗值得我們深思的。我們總在講,歷史時常重現;究其根本,怕是世道、人心亘古未變呢。

漢宣帝的出場

公元前七十八年(即,漢孝昭皇帝元鳳三年)正月,距離泰山不遠,在萊蕪山南,眾人的喧嚷,如水波般向八方傳播開去;四面跑來圍觀的人,越聚越多。眾人環圍的中心,竟然是一塊大石頭,自已立了起來。據史官們說:(巨石)高丈五尺,大四十八圍,入地深八尺,三石為足。巨石自立以後,又有數千隻白鳥在其周圍環繞飛行,持續了多時。又據京房之《易傳》上的說法,這是「當有庶人為天子」的徵兆。

於此同時,上林苑也沒閑著。有一棵大柳樹,早已乾枯歪倒在地上的樹榦,不但重生,此時還兀自立了起來,樹葉被蟲子啃出文字,上書「公孫病已立」。

公孫病已,即宣宗劉病已,此時的劉病已這一支皇室血脈早年已被廢為了庶人。所以,以上這兩個徵兆都是來給宣宗捧場的。

這兩個出自《漢書》的故事,究竟有幾分的真實性,怕是看官們的心中早已自有定論了。儘管如此,我們似乎已然可以從中看到一些東西,那便是史家們對宣帝功績的肯定,所以才附會了這樣的故事。

漢宣帝的隱忍

繼昌邑王劉賀之後,丙吉等諸大臣們奏薦了劉病已。先是上官皇太后下詔,劉病已被引入未央宮;隨後不由分說,就給摁到了龍榻上;百官朝賀,即了天子位。與前不久劉賀的即位,似乎差不了太多,都是霍光導演出的一場戲。

天子即位的頭等大事,自然是拜謁高廟。為「凸顯新皇帝的尊貴」,大司馬、大將軍霍光親自為宣帝「驂乘」,用咱們熟悉的話說,就是給皇帝做了一次馬弁!據說宣帝微賤時,已經深懼霍光之威了。此時同乘一車,內心自然會忐忑不安,如「芒刺在背」。後來班固寫《漢書》的時候,就說「宣帝族滅了霍氏」,便是「萌於驂乘」。其實此處的言語多有曖昧之處,倘若族滅霍氏之心萌於驂乘,那驂乘時的「芒刺在背」是為何故?微賤時深懼霍光之威,又為何故呢?

漢宣帝族滅霍氏

漢宣帝地節二年春霍光去世,宣帝才實實在在親了政。一方面,嘴裡口口聲聲說要報大將軍之德;另一方面又大增爵邑,小心收權。也是霍家該有此一難!霍光死後,其妻霍顯成為了霍家的軸心。霍顯原本就是一個陰毒鬥狠的婦人,其子孫便更要自恃霍光功高,驕橫之態絲毫不減,最終與皇帝成了水火難容之勢。

茂陵郡有一個叫徐福的人,眼見著霍氏的所作所為,早晚要招災致禍,三次上書宣帝,說「霍氏太盛,陛下即愛厚之,宜以時抑制,無使至亡」。此時在徐福看來,宣帝對霍氏是「愛厚之」的。轉眼間,又將霍氏族滅。雖所是霍氏謀反,自致其罪;恐怕宣宗也多少有些「庄公克段於鄢」的嫌疑吧。

之後的故事,就更有意思了,事後徐福上疏討賞,還給宣宗講了一個故事,說:有一個人,常到一戶人家去做客,看到這家的煙熜直設,並且柴草都堆在煙熜下,便告訴這家主人,你要曲設煙熜,搬離柴草,免得引起火災。這家主人並沒有聽他的勸告,結果真的發起了火災,鄰里都跑來救火,火救下了,主人便要賞賜救火者,把頭髮燒焦的,把腦袋碰破的,賞賜重金;其他參與者,也都給與了相應地獎賞;唯獨當初告訴他需要曲改煙灶,搬開柴草的客人,反倒是沒有絲毫賞賜。

這個故事讀起來其實倒也了了。與上一個故事連起來細細玩味兒,又徒生不少的妙趣:既然徐福上疏說「霍氏太盛,陛下即愛厚之,宜以時抑制,無使至亡」,已頗有霍氏餘黨的嫌疑了呢,竟然又要自行請賞,「上乃賜福帛十匹,後以為郎。」又怎能不讓我們疑心,期間必有貓膩兒呢?

奸雄的本色

時有東海蘭陵人疏廣和他的侄子疏受,名聞鄉里。疏廣被征為博士太中大夫,疏受也以賢良舉為太子家令。後來又晉陞疏廣太子太傅,疏受為太子少傅,同為太子師傅。皇太子十二歲,已通《論語》,《孝經》。

當時漢宣帝與太子燕居。太子性格柔仁,又頗好儒術,見宣帝所用儘是文法吏,動輒便以嚴刑待下,乃諫言其父說,「陛下持刑太深,宜用儒生。」宣帝勃然大怒,說漢家自有制度章程,以霸道、王道交雜利用;難道用德教,周禮來治國么,儒家的說教最是不切實際了。並嘆息道,「亂我家者,太子也。」

由此,在宣帝看來,「儒家的說教最是不切實際了」。即如此又何以要拜疏廣、疏受叔侄為帝師,治那些《論語》,《孝經》之學呢?這不禁令我想到,影視劇《康熙王朝》里就有過這麼一位帝師——濟世。少年的康熙皇帝問他,先皇為什麼要請一位前朝的狀元做帝師呢?濟世倒也實在,說道「一介書生入朝,天下士子歸心」啊。

結論

至此,我們似乎已經有足夠的理由講,宣帝或許正是一位不折不扣的奸雄。其對霍光的隱忍,對霍氏家族的「縱容」,其目的正是為了徹底族滅霍氏。而徐福,又是何其的聰明,他所謂討賞的上疏,又何嘗不是在說,還望皇上給我一些封賞,認下因為沒能「宜以時抑制」,致使霍氏族滅的過錯。不然就有人要講,皇上您是在玩「庄公克段於鄢」的把戲了。即便如此,漢宣帝也不失為一位務實而有作為的皇帝,「孝宣之治」不是也頗為史家們所稱道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錢君史話 的精彩文章:

周厲王是「無道」暴虐之君,還是「中興之主」呢?
進入文明社會後,人類的「原生家庭」,留下了怎樣的印跡

TAG:錢君史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