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探索 > 探索金星有多難?看看表面的環境就知道了

探索金星有多難?看看表面的環境就知道了

從絕對距離上來說,金星是距離我們最近的行星,它和地球最近的時候只有差不多4000萬公里,比火星最近時還近差不多1000萬公里。

可是,就是對於這個鄰居,我們卻並不很了解,因為觀測它實在太難了。

探索金星有多難?看看表面的環境就知道了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在金星的表面,圍繞著一層極其濃厚的大氣層。它就像一層厚厚的面紗,遮住了金星的表面,讓我們無法看清金星的廬山真面目。

早在上個世紀冷戰時期,蘇聯就嘗試對金星進行探索。1961年的時候,他們發射了金星一號探測器。結果,就在剛剛發射了756萬公里的時候,地面就再也接收不到其通信消息了,本次探索也以失敗告終。

1965年,金星3號探測器成功在金星表面軟著陸,不過通訊系統還是不給力,沒有傳回任何信息。

探索金星有多難?看看表面的環境就知道了

1966年蘇聯發射的金星2號探測器(對,沒有錯,這確實比較奇怪,2號比3號還晚),雖然飛掠金星,但通訊系統同樣出了問題,也是失敗的。

直到1970年12月15日的時候,金星7號終於成功完成了軟著陸,並傳回來了一些數據。至此,人們才知道探索金星為何如此之難:這裡的大氣層實在太過濃厚,表面大氣壓是地球的90-100倍(當時的數據還不夠精細),相當于海面以下1000米處的壓強,非常恐怖。而同樣恐怖的,是金星表面的溫度,高達447攝氏度。

金星7號傳回來的數據,其實也就差不多這些。金星表面這種惡劣的環境,讓它很快就報廢了。

探索金星有多難?看看表面的環境就知道了

金星表面照片

1972年,前蘇聯又發射了金星8號探測器。雖然在進入金星大氣層後,它傳回了50分鐘的數據。然而著陸之後僅僅11秒,它就失聯了。

接下來一直到金星14號探測器,蘇聯都實現了軟著陸,並且對金星表面進行了深入的了解。

我們現在知道,金星表面大氣壓是地球的92倍,溫度為485攝氏度,表面看起來就像地獄一樣惡劣,時不時就有雷暴和酸雨的襲擊。

說實在的,直到現在,我們對於金星的了解,依然可以說是少之又少。

探索金星有多難?看看表面的環境就知道了

直到2005年歐洲航天局發射的金星快車探測器,依然選擇的是環繞金星公轉來高空觀測,而不是進入金星大氣層。由此可見,想要在金星表面研究這顆行星,對於我們來說,依然是一道難題。

這顆距離我們最近的行星,反而充滿了最多的謎。想要解開這些謎題,還需要比現在更先進的科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科學求知者 的精彩文章:

宇宙中的天體究竟是怎樣的比例?一外國小哥做了個1:1.9億的模型
10條好玩的冷知識,大熊貓每天吃竹子要花十幾個小時

TAG:科學求知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