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印度首款CPU Shakti離商用更進一步,基於RISC-V指令集

印度首款CPU Shakti離商用更進一步,基於RISC-V指令集

雷鋒網按:國內對於半導體產業的政策和資金支持越來越多,擁有自主可控的處理器的意義正在突顯。當然,除了中國,印度和歐盟也在積極研發自主CPU。印度2011年開啟的首款CPU項目近日發布軟體開發工具包(SDK),這意味著印度的首款CPU離商用化又進了一步。特別值得關注的是,該款CPU使用的是RISC-V指令集架構。

印度理工學院(IIT)Madras 為其開源Shakti處理器發布了SDK。Shakti基於開源RISC-V指令集架構,由印度電子和信息技術部資助。根據IIT的說法,開發板也將很快發布。

IIT Madras的RISE集團於2016年開始致力於Shakti項目,並計劃針對不同的市場發布六個系列的處理器。該集團表示,他們的處理器在面積、性能和功耗方面具有競爭力。

印度首款CPU Shakti離商用更進一步,基於RISC-V指令集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現在,印度和中國、歐盟一樣,都表現出對自主設計處理器的興趣,而不是依賴美國製造商。

隨著Shakti SDK的發布,開發人員可以開始為Shakti處理器開發應用程序,甚至在Shakti處理器商業化之前。

據雷鋒網了解,印度的CPU項目早在2011年就開啟,並且最早並沒有選擇RISC-V指令集。當時印度實施處理器戰略計劃,在全國範圍資助2-3個研製處理器的項目。印度理工學院馬德拉斯分校的兩位教授在該計劃支持下啟動了SHAKTI處理器項目,研製與IBM PowerPC兼容的處理器,為獲得合法授權,SHAKTI項目組與IBM開展了合作談判,但未能達成一致。

恰逢2013年RISC-V架構處理器流片成功,於是SHAKTI項目組放棄PowerPC擁抱RISC-V,項目目標也臨時調整為研製6款基於RISC-V指令集的開源處理器核。這個臨時的調整不僅未受到指責,反而得到了印度政府更大力度的支持。

另據了解,Shakti六個系列的處理器分別是E、C、I、M、S、H,具體定位如下:

E級

E級是一個3級有序處理器,針對嵌入式設備,如物聯網(IoT)設備,機器人平台,電機控制等。

C級

C級是一個32位5級有序微控制器級處理器,時鐘頻率在0.2-1GHz之間,針對中端應用,具有極低的功耗,並支持可選內存保護。

I級

I級是64位無序處理器,時鐘頻率在1.5-2.5 GHz之間,並支持多線程。面向移動、存儲和網路應用。

M級

M在這裡代表多核(Multi-Core),因為M級處理器最多支持8個CPU內核,也可以是I和C級內核。

S級

S級Shakti處理器針對工作站和伺服器類型的負載。它是I類處理器的增強版本,支持多線程。

H級

H級是針對高性能計算和分析的處理器。它的主要特性包括高單線程性能,可選的L4緩存,以及對Gen-Z結構和存儲級內存的支持。

實驗性設計

RISE團隊還在開發兩種新的實驗級處理器。第一個是T級,它應該支持對象級安全性和粗粒度標籤,用於類似VM的功能,以緩解軟體攻擊,如緩衝區溢出。

第二個是F級,可以認為是T級的升級,增加了對冗餘計算塊和匯流排結構的支持,ECC內存 和永久性故障檢測的功能。

雷鋒網編譯,via tomshardware

2019年7月13日的CCF-GAIR 2019 AI晶元專場上,中科院計算所研究員、先進計算機系統研究中心主任,中國開放指令生態聯盟秘書長包雲崗將發表主題演講,介紹RISC-V指令集的落地進展以及在AI和5G時代所能展現出的技術優勢。另外,AI晶元專場的國內外的晶元巨頭、AI晶元獨角獸公司、明星創業公司、晶元領域專業投資人將分享他們對目前AI晶元發展和落地獨到的見解。

印度首款CPU Shakti離商用更進一步,基於RISC-V指令集

全球人工智慧與機器人峰會(CCF-GAIR) 由中國計算機學會(CCF)主辦,雷鋒網、香港中文大學(深圳)承辦,得到了深圳市政府的大力指導,是國內人工智慧和機器人學術界、工業界及投資界三大領域的頂級交流博覽盛會,旨在打造國內人工智慧領域極具實力的跨界交流合作平台。更多關於大會 & 購票的詳情,歡迎登陸官網進行查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雷鋒網 的精彩文章:

搜狗開源業內最全「閱讀理解工具集合」,助力研發人員快速構建高效模型
在粵港澳頂級AI金融論壇,與楊強教授面對面丨CCF-GAIR

TAG:雷鋒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