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道學 > 《老子》:當一個人不被慾望迷惑本性,則可以洞見天地,明察宇宙

《老子》:當一個人不被慾望迷惑本性,則可以洞見天地,明察宇宙

今天解讀老子《道德經》第四章。

聖人的無為之治,是天道之治。

第四章的內容,和前面第三章,上下銜接,要回頭看上文,才能理解下文。

《道德經》第三章,老子說:「是以聖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常使民無知無欲,使夫智者不敢為也。為無為,則無不治。」

在這裡,老子講到聖人之治,是「無知,無欲,無為」之治。

聖人是誰?

聖人,不是特指某一個具體的人,而是指有道之人。從道家的角度看,道家的聖人,應該是指真人,得道之人。

聖人之治,是用天道的法則去治,道法自然,無為,而無所不為。

歷史上的有為之治,是人道之治。

老子《道德經》的思想,也傳承了《易經》的本源思想。易經講天、地、人三才,三才屬性有陰陽,所以有六極,也就是易經的六爻。

聖人之治,道法自然,是天道之治。

和歷史上的帝王之治不一樣,比如說,西漢的「文景之治」、唐朝「貞觀之治」等等,這些盛世之治,屬於人道之治,有為之治。

當天人合一,人心和道心合一,這是聖人之治。而歷代的統治者,都是打打殺殺,勝者為王,敗者為寇,互相鬥爭,然後上去的。所以他們的統治,達不到聖人之治的境界,是人為之治。

無為,而無所不為;有為,則稍遜一等。

歷史上的有為之治,即人道之治,總是分分合合,興盛衰退,改朝換代,沒有長久的。

讀老子的《道德經》,我們應該明白,天道和人道,運行法則不同。

聖人的無為之治,是什麼樣子?

緊接著,老子在《道德經》第四章,就詳細描述,聖人的無為之治,是什麼樣子?怎麼樣做,才能達到「為無為,則無不治」?

老子用這句話回答:

「道沖而用之或不盈,淵兮似萬物之宗。

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湛兮似或存。」

無為,是順其自然。

那麼自然,是怎麼運作的?

宇宙之中,有兩股正反的力量,在互相衝和,從而衍生萬物。像一個太極的運轉,「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

這個「反」,也可以理解為「返」。

道家說:「順為凡,逆為仙。」

我們都是凡人,宇宙順時針運轉的法則,生萬物,就是我們凡人生活的這個世界,你前後、左右、上下看看,六合之內,就是你看見的樣子,以及看不見的暗物質的總和。這是「順為凡」。

求道之人,與天爭命,是逆行的。

「逆為仙」,是指修行人,求道之人,與天爭命,是逆行的。

凡人是多多益善,富貴,錢財,年輕,貌美,樣樣都想要,這是「順為凡」;修道之人,則是在心中不停地做減法,斷、舍、離,把名利、榮譽,物質,看得很輕,拿得起,放得下,都可以減去,能捨得。

有舍,必有得。得到什麼?

莊子說:「其嗜欲深者,其天機淺。」

凡人慾望大,心性被慾望、妄念遮住,所以天機淺,洞察不到天機。而修道人,做了減法,不斷減去、清空嗜欲,慢慢地,就反轉了,「嗜欲淺者,天機深」。

當一個人不被慾望迷惑本性,就可以明心見性,洞見天地,明察宇宙矣。

道沖,是宇宙中順、逆兩股力量的沖和。

這兩股力量的運轉,一順,一逆,即是老子說的「道沖而用之或不盈,淵兮似萬物之宗。」

打個比方,就像正能量和負能量,互相衝和,則平息矣。

在《易經》中,第六十三卦,既濟卦,水火既濟,說的就是這個道理。水和火,本來是相衝的一對,所謂水火不相容。但是,當水在上,火在下,時位得當,就像用火在下面燒水一樣,變得和諧了,既濟。

這是一個小的比喻。在宇宙的根源深處,是:「道沖而用之或不盈,淵兮似萬物之宗。」

這個道沖,就是把一切矛盾、對立的東西,看得見的,看不見的,通通和諧掉:

尖銳的,把它挫平;有糾紛吧,把它解開;光耀的,把它調和……同聲相應,同氣相求。

「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湛兮似或存。」

這個過程,就像物理,化學反應一樣,可見,又不可見,存在,又似乎不存在,「湛兮似或存。」

天道之運作,只能意會,難以言傳,靠自性去悟。

聖人的無為之治,就是這個樣子運作的。天道之「淵兮似萬物之宗;湛兮似或存。」

深邃奧妙,只能意會,難以言傳。

「吾不知誰之子,象帝之先。」

最後,我們的思維,要穿越到兩千年前,老子所處的大環境和文化背景。那時候,古人是信仰天地、鬼神的。

這個「帝」,應該是指天帝,天道的主宰,也就是造物之類的存在。

老子他老人家只能意會,難以言傳,很難跟我們進一步解釋清楚,所以說「吾不知誰之子,象帝之先」。靠我們用自己的自性,去悟。

每天解讀一篇經典,喜歡的朋友,可以點關注,和我一起堅持讀書、提升自己。本文由易瑾還原創,歡迎轉發,分享給更多人。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易說蓮花 的精彩文章:

王陽明:保持平常心做事,才容易得到我們想要的東西
老子有個弟子叫亢倉子,得老聃之道,指點提升境界的兩個方法

TAG:易說蓮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