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小米美圖聯姻後首款新機,能否搶佔 C 位?

小米美圖聯姻後首款新機,能否搶佔 C 位?

如何俘獲小姐姐們的芳心,對小米來說一直都是個難題,但當「小米美圖聯姻」這一消息公布後,問題顯然就簡單了許多。

其實在產品發布之前,我們就能在產品預熱的字裡行間感受到,小米對吸引女性用戶的「渴求」。

另外,本來就主打年輕的小米,這次也將「更年輕」的定位賦予了小米 CC。

不管是「小仙女」和「小王子」這兩個夢幻的代號,還是「白色戀人」和「深藍星球」兩種配色的命名;你甚至還可以看到小米前所未有的,對自拍的宣傳力度——小米從來沒有把女性消費者放在如此高的位置。

所有我覺得很有必要和大家聊聊,小米 CC 全新系列的主推款——小米 CC9。

心急的小夥伴,可以先看看小凡的上手視頻

顏值至上

時至今日,誰要是說「我買東西不看外觀」,小安還真不太會相信,估計小米同樣不會相信。

為此,小米請來了一群藝術生做手機。小米 CC 的產品團隊不同於以往的小米產品團隊,CC 設計部門中藝術和美術專業出身超過半數。

我手上這台就是號稱從幾十個打樣中精心挑選出來的「白色戀人」,簡單來說就是白色,但由於它能從不同的角度折射出不同的彩色流光,所以我更喜歡把它叫做「五彩斑斕的白」。

細心的朋友可能已經發現,小米的 LOGO 已經從過去的「MI」,升級到了全新的「xiaomi」。

更意外的是,這個「xiaomi」可不僅僅是一個 LOGO 這麼簡單,它還充當了手機呼吸燈,充電、通知、紅包、遊戲加速、音樂播放等場景,都可以讓它跳動起來,非常符合 CC 系列「更年輕」的特質。

正面,小米 CC9 採用了比較多見的水滴屏——我當然不是想誇水滴設計的顏值高,真正能體現顏值的元素,是水滴內部的 3200 萬高清前置鏡頭。

不論是之前的預熱,還是發布會的介紹,前置相機都是小米 CC9 的重中之重。

小米 CC9 前置採用了三星 GD1 旗艦感測器,1/2.8」 的感光面積在當前主流前置相機中處於領先水平;

同時,它支持像素四合一技術,合成後的1.6μm 大像素,讓手機在暗光環境下也可輕鬆捕捉各種細節之美。

另外,小米 CC9 還搭載了全新的美顏技術「真我美顏」,即使在光想複雜的環境中也能準確識別人臉,並進行智能處理。

話不多說,我們先上一組小凡姐姐的自拍。

從這幾張圖片中可以看出,在美顏效果上,小米 CC9 基本上符合對自拍的需求,不過要拍出好看的自拍照,臉也很重要。

在文章開頭,我們談到了小米與美圖聯姻的事,在這個機遇之上,小米不吸收美圖優秀的美顏演算法是不可能的。

除了我手上這台 CC9 之外。小米 CC 家族還存在一款美圖定製版,官方宣稱可以在極暗環境下拍出明亮清晰的自拍照——別的手機黑燈瞎火,我還能幫你拍出打光效果。同時,官方還給出了實拍樣張:

不過...有點遺憾,普通版並不支持這一功能,希望以後有機會體驗到這個黑科技吧。

在功能上,小米 CC9 的前置鏡頭還加入了全景自拍和 Mimoji 萌拍功能,前者就是為前置鏡頭加入了全景功能, 以獲得視角更大的廣角自拍照片;後者則是可以為使用者創建卡通形象。

儘管小米已經收購了美圖的手機業務,且小米 CC 系列很明顯在拉攏女性用戶,但從小米 CC 的外觀設計上,我們並沒有太多看到它的女性特質,僅從擅長美顏這一點,仍然難以將其當做「女性手機」來看待,它的定位仍然沒有明顯的性別界限,男男女女都能用。

傳承小米 9 的旗艦體驗?

看到這裡,相信你也會有和我一樣的疑問:這不就是小米 9 嗎?

其實官方早就回答了這個問題:小米 CC9 是為年輕人重新設計的小米 9,它傳承了小米 9 旗艦工藝和體驗。

在工藝上,小米 CC9 的「白色戀人」和「深藍星球」兩種配色均繼承了小米 9 的工藝,並在一定程度上進行了一定的升級。不過這些設計能否得到消費者的青睞,就是一件非常主觀的事情了。

另外,小米 CC9 的屏幕與小米 9 也是同款。

小米 CC9 採用了 6.39 英寸 AMOLED 19.5:9 FHD 水滴全面屏,解析度為 2340×1080,屏佔比高達 91%,下巴部分也僅有 3.6mm,在同價位產品中的表現還算不錯。

同時,這塊屏幕還擁有 AOD 彩色息屏顯示、VDE 護眼認證、陽光屏 2.0 等特性。

OK 我覺得這些都不重要,現在有沒有 DC 調光才是市場關注的焦點。小米 CC9 搭載了純硬體 DC 調光,官方表示這是市面上同類方案中唯一不損失顯示數據,觀感最佳的選擇,也不會出現過渡不均勻、解析度降低的現象。

屏幕下方則是指紋識別模塊。不知不覺,小米 CC 的指紋識別已經來到了第七代(同紅米 K20 系列,高於小米 9 的第五代)。

隔了兩代升級在哪?簡單來說就是速度更快、檢測面積更大、特殊情況(強光、低溫等)成功率提升。在實際體驗中,小米 CC 的解鎖速度確實比小米 9 體驗更好。

從小米 9SE 來看,小米確實有意把 NFC 這項功能下放到非旗艦手機上,而小米 CC9 就是繼小米 9SE 之後,第二款搭載 NFC 的非旗艦小米手機。

NFC 帶來的益處不必多言,兩百多個城市的公交、門卡、Mi Pay 等功能都非常實用,用過的都說好。

小米 CC9 還搭載了小米的另一項祖傳功能紅外遙控,但在我的主觀感受上,用手機來遙控電器的人確實少見,不過還是那句話,「我可以不用,但你不能沒有」。

性能夠用和續航非常夠用

「這麼多關於旗艦的體驗,那它的性能應該也不錯吧?」

小米 CC9 採用了驍龍 710 移動平台,這對性能黨來講略有遺憾,不過考慮到這款手機主打自拍、青春、顏值等特性,它的性能也就顯得不是那麼重要——更不用說它 1799 元起步的價格。

再怎麼說,它也還搭載了 UFS 2.1 快閃記憶體呢。

驍龍 710 就是這麼一顆夠用的晶元。要性能,目前熱門的遊戲基本都能流暢運行;要省電,驍龍 710 的功耗控制也還算優秀。

在小米 9 發布時,雖然小米花了很大的力氣宣傳它電池優化有多麼強大,但 3300mAh 的電池容量拖著驍龍 855,實在是顯得力不從心。

不過小米還是 Get 到了消費者對續航的需求,給小米 CC9 搭載了 4030mAh 大電池。不僅電池變大,晶元也換成了更省電的驍龍 710,這對續航的提升還是肉眼可見的。

在熱門遊戲和平精英的高清畫質、高幀率模式下,小米 CC 基本上沒有感受到卡頓。

在經過一局遊戲後(30 分鐘),手機相機附近微微發熱,但並不影響使用。在大電池的保障下,本次遊戲僅耗費了 8% 的電量,屬於中上水準。

小米 CC9 內置了 Game Turbo 2.0,在帶了一系列遊戲提速之外,還提供了窗口模式(支持微信、QQ、瀏覽器等)、消息屏蔽、息屏掛機、CPU/GPU/幀率顯示、遊戲畫面優化等等。

值得一提的是,在電池容量大幅提升的同時,小米 CC9 的機身重量依然保持在了 179g,與 3300mAh 的小米 9 僅有零頭的差別,這還是讓人比較欣慰的,不過這也是 1mm 的厚度妥協換來的。

不過在實際使用中,由於背部四曲面機身的加持,手機在邊緣收窄,所以並不會太多地影響手感。

充電方面,小米 CC9 表現中規中矩,採用 Type-C 介面並支持 QC4 快充,官方標配 18W 充電器,實測從 25% 到 82% 僅需要耗費 50 分鐘。

還是那顆熟悉的 IMX 586

小米 CC9 搭載了後置三攝,主攝就是擁有 4800 萬超高像素的索尼 IMX 586。

IMX 586 可以說是這段時間出鏡率最高的鏡頭了,下至 1399 元,上至 3999 元,各個價位無不見它的身影。

據小安不完全統計,僅今年發布的,以它為主攝的機型就已經超過了十五款。既然這麼受歡迎, 那一定是有實力的。

參數上,IMX 586 擁有 1/2 英寸超大感光面積、四合一 1.6μm 大像素、超高解析力等特性,這些都對手機的成像質量有正面影響。

光線好的時候能看到更多的細節,而在光線複雜的夜晚則可以擁有更大的進光量,從而提亮畫面,獲得更佳觀感。

超廣角鏡頭的出現,為拍攝增加了更多可能。當你覺得眼前的畫面老是找不到角度,怎麼拍都不好看是,超廣角或許會給你一些驚喜。

在拍攝建築或多人合影時,手機會智能提醒用戶可以切換至 800 萬超廣角鏡頭,以獲得更寬廣的視角,非常貼心。

小米 CC9 雖然搭載了三攝,但地三顆鏡頭並不是大家期待的長焦,而是虛化。

不過,小米 CC9 仍在相機界面提供了「2×」按鈕,應該是由超清主攝直接數碼放大而來。

不過畢竟是 4800 萬像素,放大後效果還算不錯,以至於我在細看參數之前,並沒有意識到這原來不是變焦鏡頭所得。

小米 CC 是為年輕人打造的全新系列,而夜晚就是年輕人的主場,拍照固然不能少了夜景模式。夜景模式通過多幀合成和 AI 優化,大幅度提升了照片的寬容度,尤其適合燈光複雜的市區街頭。

此外, 小米 CC9 還新增了 AI 換天功能,精確分割出風景、人像照片中的天空,一鍵換為晴天、晚霞、夕陽等效果。

其實這並不算一個太新奇的功能,說白了就是天空濾鏡,以前也有 APP 支持。

但這次小米 CC 將其上升為系統級別,並加入了更加精確的 AI 演算法,同時畫面質量也不會降低——原圖 6000×8000px(48MP)的照片,換天后同樣是 6000×8000px。

總結

小米 CEO 雷軍曾在微博提到:

小米 CC,主打顏值和拍照,定位和小米數字系列、MIX 系列和 Redmi 非常不同,直接對標友商 R、友商 X 和友商 nova。

雖然雷軍沒有點名品牌和型號,但這些對標對象相信大家都心裡有數。

而事實也是這樣,刀法精準的雷總一刀一刀把小米 9 變成了對標機型的樣子,然後取名「CC」,並給出了與之相稱的文化概念,同時價格也在友商同類機型中有一定優勢:

6 64GB 版本售價 1799 元

6 128GB 版本售價 1999 元

最終,小米 CC 系列新人上位,一出世就有底氣趕走 Max、Note,與小米數字、小米 MIX 相提並論。

當然,這一系列變動能否扭轉小米相對的頹勢,還需要經過市場的檢驗。

如果你覺得小米 CC9 太清秀,不適合,那樓下的性能猛獸 iQOO Neo 了解一下?(小聲 bb:有抽獎喔)

雷總對標了那麼多,

其實 iQOO Neo 才是今天最大的對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安卓中國 的精彩文章:

穿在身上的私人教練,小米有品智能運動衣上線:199元
這次全沒了?巴克萊分析師:蘋果徹底砍去3D Touch功能

TAG:安卓中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