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動漫 > 它們同為「B站霸權」,卻一個改死一個改活,最後到底該誰背鍋?

它們同為「B站霸權」,卻一個改死一個改活,最後到底該誰背鍋?

《涼宮春日》系列、《叛逆的魯魯修》、Key社三神作,日本動畫行業歷經毀滅性打擊與復甦之後,在新世紀里不斷誕生著這些耳熟能詳的名作。即使原創TV動畫依然是最不討好的動畫企劃,但上至延續至今的《叛逆的魯魯修》,下至2018年的《比宇宙更遠的地方》,都證明了在新世紀里依然有動畫匠人在堅持著這一道路。

隨著2012年前後逐漸興起的爽文風潮到來,不知不覺間動畫觀眾可以期待名作甚至神作誕生的動畫,似乎就只剩下原創TV了。

從2015年觀眾紛紛感嘆輕小說開始進入量產時代,再到後來異世界穿越題材的全面崛起,輕小說作者越來越會抓住讀者需求的同時,作品的同質化也日趨嚴重,再加上以宣傳原作為出發點的動畫企劃,使得如今的改編動畫越來越缺乏驚喜。

然而,這似乎也並不能完全把鍋甩到作者身上,畢竟改編動畫雖然有著原作粉絲基礎,但同時也要面對許多改編帶來的問題。

《叛逆的魯魯修》可以說是新世紀以來最成功的原創動畫IP之一

B霸之一《實教》——觀眾看得爽,但是卻改死了的廣告動畫

要說近年來比較典型的改編事故,2017年的B霸《歡迎來到實力至上主義教室》就是很好的例子。

這部動畫在國內的火爆可以歸咎於以下幾點:扮豬吃虎本質龍傲天的男主角,上乘的作畫質量,以及隔三差五就來秀一遍的福利鏡頭。一言而蔽之那就是爽,這就像是名作之壁一樣,對於動畫觀眾而言只要爽就好了。

但原作黨可不吃這一套。

雖然動畫版里的許多改編都無可厚非,例如製作組為了自古七八出泳裝而特意把泳池劇情提前就屬於情理之中。然而他們把其中輕井澤惠的戲份全部給了"官方欽定"女主角堀北鈴音的行為,頓時就讓原作黨們炸開了鍋,之前種種稍有不合理的改編也被逐一拉出來鞭屍。

面對來勢洶洶的原作黨,為了挽救即將暴死的BD銷量,官方甚至慌得修改了官網的主視覺圖,把輕井澤惠這個角色偷偷地加了上去——然而並沒有什麼卵用。

劇情不夠,福利來湊

這就是輕改動畫永遠要面對的第一大問題,檔期該如何安排。

這部輕小說前幾卷有什麼優秀的劇情?檔期內可以做主線里的幾個故事?哪個故事的高潮部分適合做一個季度的結局?基於主角第一人稱視角的內容該如何表達?如何同時照顧到動畫和原作觀眾?改編的時候要不要為薛定諤的第二季留條後路?

這些問題往往都是在改編的時候需要考慮的,即使每個問題都能找到解決方案,也無法保證這些方案之間不會互相衝突,再加上動畫製作委員會的低投入現狀,以及邊做邊播的緊張日程,製作組的壓力就更大了。

《歡迎來到實力至上主義教室》就是十分典型的例子,從國內大量的動畫觀眾來看,這部動畫在宣傳原作方面的效果十分優秀,但這種效果卻是建立在得罪原作粉絲的基礎上,於是BD銷量就不出所料迎來了大暴死。

這一結局最直接的影響,就是第二季基本徹底無望,因為宣傳原作的目的既然已經達到,那麼第二季就是純粹燒錢的情懷,恐怕也是回本無望的結局——而且第一季都幾乎把伏筆給刪完了。

B霸之二《Overlord》——觀眾看得爽,還是改活了的廣告動畫

接下來看看一個成功的例子,那就是同為B霸的《Overlord》。關於這部作品爭議較大的內核問題這裡不會過多贅述,主要從改編的角度來看待這部動畫作品。

從最初的Web版小說到最終的動畫作品,《Overlord》經歷了"Web版——文庫版——動畫版"的兩次重大改編,其結果就是將一部黑殘卻不深的微妙大眾文學,變成了一部符合時代潮流的異世界穿越龍傲天動畫。

在第一次的改編中,《Overlord》就產生了較大的劇情分歧,根本原因是大量新角色的加入,從對劇情影響不大的倉助,到階層守護者馬雷,乃至堪稱是頭號女主角的雅兒貝德,都是在文庫版里才出現的。

隨著劇情推進,文庫版的故事偏離程度越來越大,最終讓並非全職作者的丸山終止了Web版的更新。

黑殘外加龍傲天,確實是一種視覺衝擊

文庫版之後,就是國內動畫觀眾十分熟悉的動畫版,這又是對原作的一次重大改編。

和其他許多動畫企劃一樣,《Overlord》的動畫也是以宣傳原作為根本目的,所以改編的重點自然是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於是原作中關於龍傲天的部分就被製作組"提純"了出來,那些黑殘卻不深的作者癖好則被儘可能地刪減移除。

從檔期的角度來看,《Overlord》前三卷可以說是提供了相當好的改編環境,以一個季度的檔期來做三卷輕小說的內容,即使《Overlord》文庫版是出了名的"字典",也不會讓劇情顯得過於倉促——反而有點水。

在平均四集一卷的寬鬆檔期中,本來完全可以把原作照搬上來,但製作組還是選擇把丸山那些不怎麼見得光的東西給移除了。

事實表明這種做法十分明智。

《Overlord》第一季的高收視率,對原作銷量極為顯著的提升效果,以及暢銷的BD和低廉的動畫製作成本,都為贊助商和動畫公司打了一針雞血,這一結果甚至完全出乎了丸山本人的預料。

然而,隨著第二季與第三季動畫的播出,《Overlord》第一季因為改編而埋下的禍根就出現了。第四卷的《蜥蜴人的勇者們》首先就是一個繞不過去的檻,這一篇章多少讓故事內核顯得有些經不起推敲之餘,還和第一季的核心看點背道而馳了。

再來到第三季對應的第七卷《大墳墓的入侵者》,這回就連丸山本人的一些癖好也繞不過去了,那種黑殘卻不深的故事,頓時就引起了部分觀眾的反感。雖然有著前兩季度的正面形象塑造,以及架空世界一定程度上的道德觀念豁免,第三季的風評依然出現了不可避免的下滑。

雖然製作組很努力地改編,但第二季的"動物世界"還是開始顛覆第一季的核心看點

從以上兩個例子就可以看出,《Overlord》第一季的改編就屬於是名利雙收的成功典範,關鍵是還沒有花贊助商多少錢,所以續作即使出現了肉眼可見的日漸貧窮,卻依然可以憑藉第一季打下的人氣持續走紅。

《Overlord》在B站上更是斬獲了季均1.73億的播放量,這對於季番來說是十分優秀的成績,也從側面證明了這部動畫的確十分符合觀眾的觀影需求。

而同樣經歷了製作組大幅改編的《歡迎來到實力至上主義教室》,雖然同樣符合了動畫觀眾的需求,卻不幸踩中了原作讀者的雷區,BD銷量暴死之後,那自然再高的是B站播放量也難以救活。

從B站評分上也可以看出一些端倪

由此可見,作為有原作基礎的輕改動畫,企劃暴死了那製作組基本是要背鍋。

但說到底,如今名作乃至神作越來越少的根本原因,還是願意花心思去做名作的作家與動畫人越來越少,尤其作為"個體戶"的輕小說作家還必須獨自付出所有的人力與時間成本,換句話說就是需要獨自承擔做名作的所有風險,恐怕除了生活上沒有後顧之憂的作家外,都願意選擇錢途更有保障的商業作品。

例如《Overlord》的兩次改編就是最典型的商業化過程,只不過沒有足以稱為名作的原作,到頭來製作組頂多也就改出來一部商業動畫罷了。

文:Lock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ACGN 的精彩文章:

《龍珠》背後的幾個小秘密
男主角滿口方言,但是這部作品依然是我心中配音最好的國產動畫

TAG:ACG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