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關羽失荊州,是一場出乎預料的陰差陽錯

關羽失荊州,是一場出乎預料的陰差陽錯

文:我見青山多嫵媚(讀史專欄作者)

建安二十四年,關羽出師北伐。

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這支蜀漢偏師的軍事行動最終演變成了牽扯到魏蜀吳三方勢力的大混戰,直接決定了整個天下的走向。

「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

關羽的出兵似乎完美契合了諸葛亮當初在《隆中對》中的戰略規劃。

所以這會是蜀漢集團精心組織的一次行動嗎?

顯然不是,關羽從出兵到敗亡,整個益州出奇的安靜。

劉備既沒有做到「身率益州之眾出於秦川」以策應關羽在襄樊一帶的攻勢,也未能派出任何一支援軍。

因為漢中之戰雖然贏了,但劉備打得很艱難,已經到了「男子當戰,女子當運」的地步了。

此時的劉備無力組織任何一場戰爭了。

所以這應該是「假節鉞」的關羽自行策劃的一次軍事行動,目的很可能是為了緩解曹魏勢力對於漢中的壓迫,給益州的劉備以喘息的時間。

如果戰事順利就趁勢奪下襄樊,將曹魏勢力逼往長江以北;如果戰況不利,退保江陵自守無虞。

劉備應該是默許了這次的偏師北伐。

但事態的發展出乎了所有人的預料。

關羽在建安二十四年迎來自己軍事生涯的巔峰:水淹七軍;生擒于禁;陣斬龐德;兵圍襄樊;梁郟、陸渾群盜或遙受羽印號,或為之支黨。曹操幾欲遷都以避其鋒。

史書上給的評價是「威震華夏」,整個三國史,只此一次,以一支偏師達成如此成就,關羽無愧「武聖」之名。

但這並不全是好事。

戰役規模的擴大出乎了關羽的事前估計,關羽的後勤壓力越來越大。

傅士仁和糜芳因為運送物資不利遭到關羽責罰,要「還而治之」,就是回去後就收拾你們。這為後來的兩人叛變埋下禍根。

遙受關羽印號的梁郟、陸渾群盜,在策應和聲援關羽的同時,也造成了黃河以南幾乎已是關羽囊中之物的假象。

這直接導致了孫權對於整個局勢的誤判。

劉備集團接連在漢中和襄樊取得的兩場大勝,讓孫權覺得讓這樣強大的勢力佔據荊襄,和自己共分長江之險是很危險的事。

哪怕是盟友也不行。

劉備集團已經不是赤壁之戰時那個寄居江夏,仰人鼻息的盟友了,這種心裡落差是孫權不能忍受的。

呂蒙白衣渡江並不可怕,真正可怕的是傅士仁、糜芳居然投降了。公安和江陵就這樣出乎預料地脫離了劉備陣營,斷卻了關羽的後路。

陸遜攻下秭歸,則徹底截斷了關羽沿江退往益州的通道。

東吳集團迅速完成了對於關羽的戰略包圍,關羽的軍隊徹底成了一支孤軍。

同樣是在建安二十四年,關羽敗走麥城,夜奔臨沮,義不屈節,父子歸神。

整場戰役的後半段充斥著各種陰差陽錯,甚至有些魔幻色彩。

首先是孫權的背盟。

在曹魏依舊佔據絕對優勢,關羽的北伐尚未取得決定性成果時,孫權的行動著實讓人摸不著頭腦。

擺在孫權面前的其實是個選擇題,要麼襲擊關羽,奪取荊州,全據長江之險。

要麼出兵北上,趁著曹魏主力被關羽牽制,進攻他心心念念的合肥,逐鹿中原。

如果是孫策,一定會選第二個,但孫權會選第一個。

「舉江東之眾,決機於兩陣之間,與天下爭衡,卿不如我;舉賢任能,各盡其心,以保江東,我不如卿。」

孫策對他這個弟弟看得相當準確了。

孫權骨子裡就是個割據霸主而已。

其次是糜芳的投降。

關羽聽聞孫權背盟襲擊江陵時,並沒有特別慌張,因為他本就對孫權沒啥信任可言,對於經營日久的江陵有著相當的信心。

江陵足以擋住東吳大軍,撐到他回援。可是糜芳投降了。

糜芳的妹妹就是劉備的老婆糜夫人,他不僅是國舅,更是追隨劉備多年的老臣。

他的投降說明了一件事,關羽這位一開始就追隨劉邦的北方舊將,和荊襄這幫後來依附劉備的士大夫之間的關係已經惡化到了何種地步——關羽是革命老將,但是,荊襄集團卻早已成劉備集團的主力。雙方矛盾不可調和。

因此,所謂的供給軍資不利,要「還而治之」不過是個導火索。

「剛而自矜」,這就是關羽。他對於看不起的人連敷衍都不屑,善待士卒但驕於士大夫,對後依附的荊襄集團是十分瞧不起的,包括諸葛亮,都得小心翼翼地恭維這位老革命。

所以,荊襄集團的大部分人對關羽,都是憋著一肚子氣的。關羽應該也知道這些人對自己的陽奉陰違,但他可能以為這只是內部矛盾,頂多是對他不服,但還會為劉備集團而努力的。但他斷想不到,連劉備的妻舅都會反水投降東吳。

因此,大意失荊州,可以說是一場預料之外的陰差陽錯。而造成這一改變歷史走向大事件的主因,當是關羽和孫權各自的性格缺陷。——大敵當前,關羽還要去刺激不服自己的荊襄集團,終引變局;孫權則目光短淺,奪回了荊州,失去了爭霸天下的機會。

.End.

好書推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讀史 的精彩文章:

割麥的童年,看哭了
永樂第一名將張輔,南剿北伐,戰功赫赫,卻憋屈死在土木堡!

TAG:讀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