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遊戲 > 輓歌與迴響——《蘭島物語:少女的約定 重製版》評測

輓歌與迴響——《蘭島物語:少女的約定 重製版》評測

2019年還有美少女養成遊戲?《蘭島物語 重製版》就是這樣一款作品。它和《美少女夢工廠》有何異同,品質是否值得一玩?陪伴很多玩家童年的養成遊戲如今是否真的已經不合時宜了?

嘰咪嘰咪,用愛發電。重要的話,說在前面

【大八尋道記·第十九期】

今天,大八帶來的是一款少女養成類遊戲《蘭島物語:少女的約定 重製版》(後文簡稱《蘭島物語》)。

一、妹妹養成vs女兒養成

《蘭島物語》中,玩家扮演戰爭英雄希洛,在對抗異族侵略者的過程中意外遇到擁有神奇力量卻失去記憶的少女──奇莉婭,並就此擔負起4年內養育她的任務。

玩家可以選擇安排奇莉婭學習、打工的方式,讓奇莉婭參加各種娛樂活動,結交好朋友等。

這類少女養成遊戲,國內玩家最熟悉的莫過於《美少女夢工廠》系列。養育可愛的小姑娘足以激發玩家的父性或母性,可謂男女玩家通吃,條件苛刻、觸發順位靠後的禁忌結局「父嫁」也是許多玩家津津樂道的一大挑戰。

發售時間較晚、擁有後發優勢的國產遊戲《蘭島物語》也曾被一些愛好者冠以「加強版美少女夢工廠」的稱號。較之《美少女夢工廠》,擁有神跡、家裝、研究、合成服裝等機制的《蘭島物語》內容更加豐富

而兩者最大的區別是基本設定的改變。《蘭島物語》中男主和女主年齡接近,整體體驗不再是女兒養成,而變成了「妹妹養成」。攻略自己親自培養、沒有血緣關係的「妹妹」也不存在禁忌的道德拷問。

而尤為不同的是,本作雖然養成對象是奇莉婭,但男主希洛也可以自由行動,某種意義上是雙主角。除了攻略奇莉婭之外,還有另外4位女孩可供攻略。遊戲自由度得到一定延展,各具可愛之處的女孩在阿宅眼中自然也是多多益善。可以說,《蘭島物語》絕非《美少女夢工廠》系列邯鄲學步的模仿者,其帶來的樂趣是獨特的。

不過這種雙主角設定也帶來缺憾,男女主角頻繁切換,代入感稍差。如果追求沉浸感代入感的玩家,恐怕難以滿意。

二、重製重製,重製了啥

可能你已經注意到,本作名為《蘭島物語》重製版,筆者卻直接簡寫成了《蘭島物語》,略去了非常重要的「重製版」(remake)一詞,丟失了遊戲重製、提升的原意。

然而事實上,《蘭島物語:重製版》較之原版沒有什麼太吸引人的提升。重製版支持720P畫面、強化表現力、完整收錄PC/PSP版音樂和PSP日文語音。最後一項(主要角色全程都有日文語音)對原PC版玩家算是好消息,不過沒有任何新增劇情和新增玩法,還是有些不夠味道。

至於畫面,筆者以同樣場景對原版和重製版簡單進行下對比,首先是CG對比:

養成過場小動畫的對比:

原版遊戲畫面來自2007年《蘭島物語:少女的約定》發售時的新聞稿,沒有明顯壓縮。可以看到10年間遊戲畫質的提升確實肉眼可見,不過原版遊戲的清新經典的動漫風格在現在看也並非玩不下去,畫質的優化雖好,但若缺乏其他加料,還是讓人有不夠吃的感覺。

筆者並未親自玩過原作,為了佐以驗證我採訪了2名喜愛《蘭島物語》的老玩家,他們均表示從直觀感覺上看,新版在畫面上的進步談不上顯著,「沒有新劇情就不玩了」。

那麼系統的優化上《蘭島物語》是否有可圈可點之處呢?令人失望的是,重製版遊戲仍不乏充滿了10年前印記的生澀之處。

譬如,若想去不同場景探索,需要一格一格地轉一個輪盤進行選擇,而不能直接在大地圖或列表中點選。

譬如,CG收藏需在遊戲通關後才解鎖的怪異設定,筆者遊玩數小時後發現鑒賞界面並無一張CG ,一時以為是BUG所致,不禁嘖嘖稱奇。須知少女養成遊戲CG沒得解鎖,和《DOTA 2》打贏了不加天梯分差不多。

譬如遊戲發售初期的諸多BUG(現已全部修復),鍵鼠操作新手引導會顯示為Xbox手柄按鍵、重啟遊戲一定幾率BGM靜音,等等。

大型遊戲廠商對「remake」(重製版)和「remastered」(復刻版)兩詞區分嚴格。若非較之原作有翻天覆地的改進,不得以「重製版」稱之。具體可以參照《最終幻想8:復刻版》和《最終幻想7:重製版》的區別。

《蘭島物語》冠以「重製版」之名,實際實現的改進還遠遠不夠。這種重製意義更多在於,方便新玩家在PC平台最大的遊戲商店Steam便利地感受本作。這很好,但太乏驚喜。

三、讓美少女更高更大更強

玩《蘭島物語》可能是因為奇莉婭可愛,不過作為一款養成遊戲,還是不得不提其核心玩法,數值養成部分。

數值成長帶給玩家的直接刺激是最穩定的樂趣。而數值提升是否好玩,更是決定養成遊戲生死的大問題,《蘭島物語》做的不錯。人物養成的數值未必要多全面,甚至也不一定絕對平衡,但一定要符合玩家直覺。《蘭島物語》中龐雜的養成項目很貼合玩家對育成女孩的心理期待。

而大量階段性的小目標、小驚喜,又讓看著數值上漲的過程時時都有喜悅。遊戲每個季度的一次季度結算,可謂妙極,事無巨細的數據增長筆者可以翻看半天。題外話,遊戲成就黨翻看獎盃或成就記錄時得到的快感,亦與之頗為類似。

遊戲本身的策略性在同類遊戲中算得上十分複雜,緊跟流行開發商品賺錢、超額完成季度目標大力出奇蹟、神跡加buff等玩法讓遊戲可能的上限極高,很有深挖探索的潛質。不過在玩家引導上稍顯欠缺,太過依賴玩家自身的領悟和探索。如參加王國競賽收益可觀,但需要在恰當的時間前往恰當的地點。筆者運氣不佳,在第三年偶然發現可以參加這一競賽,雖然迅速總結規律,但損失已就,為時晚矣。

不過瑕不掩瑜,《蘭島物語》在養成玩法上入門簡單,深度可觀,在同類遊戲中可稱一流。如果現在是2009年,這款一流的養成遊戲我至少要玩爆三周目。

可是時代變了。

四、輓歌與迴響

《蘭島物語》還有續作《蘭島物語:奇滄的幻海》,目前正在開發中。據說將有最豐富的遊戲內容。不過,《蘭島物語》和同類養成遊戲的前景很難令人樂觀。

《美少女夢工廠》時代遊戲開發受機能、技術限制明顯,大家都是螺螄殼裡做道場,主要玩法凝集在數值養成體驗的養成遊戲雖不能與頂尖大作分庭抗禮,但也自有一席之地。

然而時光流轉,受惠於技術進步,各類遊戲得以施展開拳腳,開發者腦中充滿奇想的世界可成現實,「即時電影化」「開放世界」「沙盒」等概念已不鮮見。

當大型角色扮演遊戲已經能營造去自由探索的開放世界,創設出無數有自己行動規律的NPC時,傳統的養成遊戲並沒有從技術進步中汲取到足夠的成果,數值為核心的玩法曾經在設計師的精妙設計下以小搏大,卻錯開了技術進步的浪潮。

深挖數值、豐富策略性,乙女養成遊戲《公主奇緣》已經做到很複雜,遊戲中養成公主只能算一部分玩法,經營整個王國需要耗費玩家更多的精力,挑戰高難度甚至都有點硬核。可攻略角色的厚度和事件的總數也達到了驚人的程度。

更加取巧的方式是旁敲側擊,為養成擴展新的主題。《明星志願》系列以培養演藝新人為賣點,至今仍有不少玩家對新作望穿秋水;《中國式家長》聚焦中國80後90後的同年回憶作為單機養成遊戲卻擁有國民級的熱度。

這或許也是經典養成遊戲未來的歸宿了。現在藉助傳統養成遊戲的框架,做一個《貓娘育成計劃》《美女修仙》《女大學生模擬器》《偶像練習生成長史》什麼的,質量若過硬仍然會有玩家沖著題材掏錢。這一類型也會在少數愛好者的支持下永遠延續下去。

不過終究未來會屬於那些能搭乘時代便車的作品。威爾·萊特2000年的《模擬人生》以現在的視角看已經不好玩了,但如今的《模擬人生4》已經實現了比較可靠的AI委任效果,在玩家不進行操作的情況下AI模擬人會根據性格自動行動。

未來又會如何?

2019年的《蘭島物語》或許是一曲動聽的輓歌,不過,對於熱愛養成遊戲的老玩家而言,這未必是什麼悲傷的事情。

養成遊戲最輝煌時代的奏鳴還在不斷迴響著,以不同的形態為玩家帶來更多越來越好玩的遊戲。

我想,沒有人會覺得《俄羅斯方塊效應》和《俄羅斯方塊99》有責任去復興《俄羅斯方塊》的玩法。

《蘭島物語》又需要背負什麼呢?玩家能感受到遊戲中的快樂,即是好。

五、推薦受眾

適宜玩家:

美少女養成遊戲愛好者

喜歡這種可愛畫風的阿宅

慢節奏遊戲愛好者

原版《蘭島物語》情懷粉絲

不適宜玩家:

根本不玩這種遊戲的老哥

高要求的劇情黨

原版《蘭島物語》普通玩家

作者:鐵頭大八

源自:嘰咪嘰咪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嘰咪嘰咪 的精彩文章:

你見過凌晨三點還在做題的遊戲嗎?——《作業瘋了》簡評
根本停不下來的音樂跑酷遊戲——《Muse Dash》

TAG:嘰咪嘰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