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解放戰爭,我軍9000門火炮碾壓美械裝備,火炮水平為何那麼高

解放戰爭,我軍9000門火炮碾壓美械裝備,火炮水平為何那麼高

說起火炮技術,中國火炮的口碑和性能在國際上可是公認的。儘管俄羅斯和朝鮮擁有數量較大的炮兵部隊。但中國才是擁有世界上最大的保持戰備狀態的炮兵部隊,這些部隊裝備包括有牽引式火炮、自行火炮以及多種多管火箭炮。解放戰爭時期的火炮技術,可以說是中國火炮發展史上一段輝煌的時期,當時東北野戰軍的炮火水平很高,基本可以代表當時的我軍火炮發展水平。

解放軍是怎樣從「小米加步槍」轉變為擁有強大炮兵、具備大規模野戰和攻堅能力的呢?除了戰場上繳獲國民黨軍的武器外,主要是靠創辦自己的軍事工業,完成了這個重要轉變。東北野戰軍的炮兵部隊建設,走過了一條艱難的道路。這裡面凝聚著以朱瑞為首的炮兵創始人的不少心血。朱瑞對整個東北野戰軍的炮兵進行統一訓練,使東野的炮兵力量得到了最大程度的發揮。

1948年8月,為了適應大兵團、正規化、攻堅作戰的需要,東北野戰軍在炮兵司令部之下,成立了炮兵縱隊。到舉世聞名的遼瀋決戰之前,東北野戰軍已經擁有了12個步兵縱隊、1個炮兵縱隊、1個鐵道縱隊,共70餘萬人的實力。解放戰爭末期,東北野戰軍擁有的各型火炮有9000多門,對美械裝備的國軍形成了碾壓態勢。

在解放戰爭時期,中國共產黨的優秀軍工專家就開始逐步為研製本國火箭炮做準備。戰爭後期,我軍在東北局部兵力已經佔據上風,且有一定工業基礎保障,出現「師」一級規模的技術兵種不奇怪。遼瀋戰役後,我軍在全國範圍內已佔據優勢,經平津、淮海後已是全面壓倒性優勢了,幾大野戰軍的技術兵種都得到了極大加強。遼瀋戰役中的塔山阻擊戰最能體現東北野戰軍的炮兵作用。解放軍4縱炮兵團連同加強的炮兵旅一部,口徑在75毫米以上的火炮就超過100門,炮彈供應也非常充足,不算戰役中間補給,僅戰前儲備就達4萬發之多。

解放戰爭勝利後,我國兵工業進入一個新時期,在蘇聯的幫助下以東太原247廠為首的各個兵工廠開始仿製蘇式火炮,我軍武器正式從「萬國造」進入到了「中國製造」時代。隨著中國國力的不斷提升,中國火炮技術愈發成熟,逐漸走在了世界前列。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軍情參閱 的精彩文章:

2萬顆衛星帶來全球免費wifi,美軍導彈遭到攔截,別高興太早
越南40年老戰機墜毀,欲購買先進裝備反被印度帶溝里,太不靠譜

TAG:軍情參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