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出動200艘戰艦!不惜用人海戰術仍慘敗,美想了66年還不明白

出動200艘戰艦!不惜用人海戰術仍慘敗,美想了66年還不明白

人海戰術,是其他方面存在嚴重不足的情況下,用數量來彌補短板的一種戰術。戰爭中通常表現為在缺乏掩護情況下,步兵大量密集集中,正面進攻敵軍。其根本目的是,進入敵軍陣地,使敵軍無法繼續使用火力作戰,最終迫使敵軍撤退。這種戰術早在《孫子兵法》中就有體現。

冷兵器時代,人海戰術具有重大價值,歷史上,經常有將領在開戰前誇大士兵數量,以此達到嚇唬敵軍的效果。但這種戰術也存在諸多缺點,尤其是進入近代以來,科技得到顯著發展,人海戰術優勢愈發不明顯。儘管如此,在雙方武器裝備懸殊的情況下,還是有人選擇使用人海戰術,抗美援朝就是典型代表,不過,這次使用人海戰術的卻是武器裝備先進的美軍,而不是志願軍。

抗美援朝戰爭中,志願軍與以美國為代表的聯合國軍武器裝備懸殊巨大,最終之所以能夠取得勝利,與志願軍使用的三三制戰術密切相關。

三三制戰術最早用於抗日戰爭,當時還不是很成熟,經過多年摸索,我國終於掌握一套較為成熟的三三制戰術。抗美援朝戰爭中,這種戰術大放異彩,被志願軍大量使用。

三三制戰術,是我軍步兵的一種「班組突擊」戰術。抗戰初期,我軍火力較弱,多用人海戰術對日軍形成衝擊,巨大的傷亡迫使我軍改變作戰策略,我軍將領提出在「一點兩面」原則上,低級指揮官要注意分散兵力密度,避免敵方密集火力,三三制戰術由此產生。

三三制戰術作戰原則是以班為單位,每組三人,組成三個作戰小組。小組一般呈三角形進攻,任務分配明確,分別是進攻、掩護與支援,各司其職,相互配合,兩名士兵走在最前面,班長隨後。三人一組,三組一班,三班一群,呈分散狀態進攻,戰鬥期間,通常用手語、口語、軍號等指揮作戰。

就是這種戰術,讓我軍在戰場上無往不利,讓敵軍感覺走到哪裡都有志願軍。以美軍為代表的聯合國軍在擁有先進武器的情況下,依舊節節潰敗。不得已之下,美軍甚至多次使用人海戰術,在大量猛烈炮火與士兵面前,志願軍依舊大獲全勝。相關數據顯示,聯合國軍被志願軍擊落、擊傷的戰機多達10269架,坦克2006輛,大炮583門等。66年過去,美軍依舊想不明白,為什麼會輸給武器裝備及其落後的志願軍。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子曰趣聞 的精彩文章:

此國二戰造1131艘潛艇,781艘戰時被摧毀,潛艇兵損失慘重
客機空中突發故障,機長極限操作迫降河面,事後被稱為英雄

TAG:子曰趣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