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又一巨頭慘虧14億,裁員超1000人!

又一巨頭慘虧14億,裁員超1000人!

沃爾瑪退出山東市場,家樂福出售中國業務給蘇寧,商超巨頭們紛紛在中國敗走,沒想到與前者一同進入中國市場的另一東南亞商超巨頭卜蜂蓮花也傳來噩耗。

剛剛,卜蜂蓮花發布公告稱,6月18日要約C.P. Holding (BVI) Investment Company Limited方要求董事會提出建議將公司私有化。其中將涉及實施普通股計劃以註銷計劃普通股及向計劃普通股股東支付普通股註銷價,以及撤回普通股在聯交所上市。

事實上,業績長期虧損,在中國市場承受著很大的競爭壓力,是導致卜蜂蓮花私有化的關鍵原因。數據顯示,2012財年至2018財年,公司有6年處於虧損狀態,累虧近14億元。

據卜蜂蓮花發布的2018年度業績公告,截至去年12月31日,該公司凈利潤虧損2.88億元,卜蜂蓮花稱是受累2008年因收購上海八家易初蓮花而產生的商譽及無形資產減值虧損約4.02億元所致。

入華20多年,虧損不斷

談起入華的時間,卜蜂蓮花最早可以追溯到1997年。1997年6月23日,原本叫「易初蓮花」(該名於2007年改為卜蜂蓮花)的卜蜂蓮花第一家大賣場在上海浦東楊高南路開出。但與沃爾瑪、家樂福等外資零售企業相比,卜蜂蓮花的入華之路走得頗有些坎坷,擴張速度明顯慢於同行許多。

不僅門店擴張速度一直較為緩慢,卜蜂蓮花的「連虧五年」也在外資零售企業的業績中有些顯眼。

據卜蜂蓮花的2018年年報顯示,卜蜂蓮花2018年度取得收入101.22億元,同比增加4.8%;股東應占虧損凈額為約人民幣2.88億元,相比2017年1.79億元的溢利,由盈轉虧。而此前的2012年、2013年、2014年、2015年、2016,其分別虧損3.92億、9680萬、5840萬、1800萬、5.38億元,2017年的扭虧為盈,6年間卜蜂蓮花虧損已超過14億元。

在接連虧損6年、無力支撐的困境下,卜蜂蓮花不得不向母公司正大集團求助,與正大集團簽訂一系列貸款協議,共向正大集團貸款1.39億美元。同時卜蜂蓮花將旗下兩家附屬公司:西安德蓮貿易與喜多層食品出售。

但對於2016年慘淡的業績,卜蜂蓮花方面做出了一些分析和解釋:一方面,去年新開的3家店銷售額不理想,不足以抵消同店銷售下降8.2%;另一方面,有4.155億元人民幣的虧損是來自無形資產,包括商譽,以及設備等的減值虧損。

與同行相比,不管是與卜蜂蓮花同時期進入中國的沃爾瑪、家樂福,還是與後來居上的大潤發等以大賣場為主要業態的外資零售企業相比,卜蜂蓮花都遜色不少。沃爾瑪和大潤發均已進入年銷售千億元時代,門店數300至400家,而卜蜂蓮花是營收始終在100億元徘徊,並且放棄了其2004年就提出的百家門店計劃。

據了解,截至2018年12月末,卜蜂蓮花擁有及經營80家零售店鋪及3家購物中心。其中,2018年共開設新店11家,包括8家大型超市、兩家精品超市、1家鄰里便利店。

無奈裁員止損

值得一提的是,2018年卜蜂蓮花的運營效率有所提升。2016年、2017年,公司同比店鋪銷售增長率分別為-8.2%、-8.0%,2018年則為0.6。這是該指標2015年以來首次實現正向增長。

運營改善的同時,卜蜂蓮花繼續通過縮減人員來實現節流。

2018年公司新開11家門店,但是員工總數減少了近1000人。2017年底,公司員工總數11870,其中總部1185人、門店10685人;2018年底,公司員工總數10900,其中總部1400人、門店9500人。

此前,卜蜂蓮花正是通過縮減人員,實現了2017年的扭虧為盈,扭轉了其連虧5年的頹勢。

要知道,在2014年底,公司55家門店有13790名員工,其中總部1505名、門店12285名。

不過,這些優化運營的努力,敵不過商譽減值和資產減值。2018年,公司計提商譽減值3.85億元,計提無形資產減值1610.2萬元。

不過這一理由並不能使人信服,主要是因為超市同行也面臨這些問題,而華潤萬家、永輝超市卻依然保持高速增長。

業內人士則認為,卜蜂蓮花在華髮展不順與其運營模式陳舊落後密切相關。在供應鏈,沃爾瑪領先於同行,永輝超市則注重生鮮產品經營,7-11則重視服務等,而卜蜂蓮花卻墨守成規,並沒有什麼亮點。從消費者的角度看,很多人認為,卜蜂蓮花的價格比競爭對手高,服務也欠佳,經營無特色。

來自納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政商參閱 的精彩文章:

揭秘:靠一顆糖果年入60億,百億神話是如何造就的?
這些年,董明珠手撕過的對手們

TAG:政商參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