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學 > 李賀飽含哲理的一首詩,短短40個字,卻震顫讀者的心靈

李賀飽含哲理的一首詩,短短40個字,卻震顫讀者的心靈

自古以來感嘆時光飛逝的詩詞數不勝數,人們面對季節更替、斗轉星移,悲嘆自己人生短暫,很多夢想無法實現,於是有人借酒澆愁,有人悲天憫人。莊子就曾說,「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 朱熹也嘆,「少年易學老難成,一寸光陰不可輕。」下面介紹的是唐代才子李賀飽含哲理的一首詩,短短40個字,卻震顫讀者的心靈。

古悠悠行

唐代:李賀

白景歸西山,碧華上迢迢。

今古何處盡,千歲隨風飄。

海沙變成石,魚沫吹秦橋。

空光遠流浪,銅柱從年消。

李賀是中唐的浪漫主義詩人,他仕途曲折,長期過著抑鬱感傷和焦思苦吟的生活方式。詩人經歷的唐代貞元、元和期間,正是唐王朝由盛而衰、政治混亂的時期。唐憲宗昏庸無能,惑於神仙,每天無所事事,卻祈求長生不老,而且上行下效,形成風氣,此詩正是由此而發。作者探究宇宙的奧秘,追尋人生的真諦,這首詩也是富有寓意的作品。

每天拂曉時分日出東方,傍晚未到,半個月亮就著急地爬上樹梢,彷彿提醒人們歲月匆匆,不要辜負大好時光。詩人也有同感,「白景歸西山,碧華上迢迢」,這裡用白景表示太陽,碧華代稱皎潔的月亮。李商隱曾別出心裁地說,「從來系日乏長繩,水去雲回恨不勝」,表達對時光飛逝的無奈。李賀面對夕陽西下,雖然沒有一句感慨之詞,但一個「歸」字,可以看出詩人心情的複雜,日月有規律的運行,人生卻經常無處可歸。

李賀被稱為詩鬼,除了作品中經常涉及鬼神的題材,也因為他的構思與旁人不同,常常出神入化,令人匪夷所思。接下來詩人的視角更加開闊,思維也更寬廣,「今古何處盡?千歲隨風飄」,這兩句彷彿用粗線條勾畫的一幅圖案,時間上綿延無盡,空間上也廣袤無限。俗話說,花無百日紅,人無千日好。作者也更誇張地說,千歲隨風飄!即使青山巍峨,也會遭風雨侵蝕;縱然綠水長流,總有天災人禍。人類在蒼茫的宇宙之間,還不如一粒塵沙,何必萬事執著,苦苦執念。

頸聯更進一步,「海沙變成石,魚沫吹秦橋」,詩人告誡大家,海中的沙粒慢慢地會聚集成岩石,秦始皇東遊時所造的石橋,如今也只見魚兒在吹沫戲耍。依人燕子又歸來,滄桑變了心難變,多少人痴心不改,卻也難獲得真愛;多少人患得患失,最後依然也是駕鶴歸西。人間的滄海桑田之變,猶如千年走馬。日久天長,沒有不老的容顏,也不會給你再活五百年的機會。

最後,詩人再次含蓄地說,「空光遠流浪,銅柱從年消。」時光像流水不斷逝去,漢武帝的銅柱也隨著歲月更移,早已不在人間。詩人身處亂世,詩文中有弦外之音,也是感諷誹怨,實在是不得已而為之。讀完全詩,讀者一定會為詩人的文采而鼓掌,心靈深處也會深深地受到震顫。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雲水心語 的精彩文章:

作者是唐代最長壽的詩人,王維嘆息他不得意,他卻嚮往閑適生活
九首青門的古詩詞,青門弄煙柳,紫閣舞雲松

TAG:雲水心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