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學 > 白居易的一首禪詩,願學禪門非想定,千愁萬念一時空

白居易的一首禪詩,願學禪門非想定,千愁萬念一時空

佛教產生於古印度,並同儒、道文化融合發展,便形成了禪宗文化,給國人帶下了深刻的影響。很多文人墨客都留下過蔚為壯觀的詩歌、和博大精深的經典論著,白居易就是其中的一個代表,他一生寫過很多禪詩,也與許多佛教人士結為摯友。詩人虔誠信佛,很早就具備了諸行無常、諸法無我的人生觀和慈悲心。下面這首禪詩表達了詩人一心向佛,皈依禪門的心愿。

晏坐閑吟

唐代:白居易

昔為京洛聲華客,今作江湖潦倒翁。

意氣銷磨群動里,形骸變化百年中。

霜侵殘鬢無多黑,酒伴衰顏只暫紅。

願學禪門非想定,千愁萬念一時空。

白居易一生經歷豐富,既在京城當過翰林,也曾被貶到蘇杭做過太守,晚年又在洛陽任河南尹,雖然宦海沉浮,總算晚年安康。一方面是皇帝器重他的人品和才華,另一方面也是他善於約束自己的言行,不貪圖名利富貴。他在詩里寫道,「昨風一吹無人會,今夜清光似往年」,人生總要遭遇挫折,時時都有落難人,處處都有羈旅客,知足常樂,才會無憂無慮。

所以詩人晏坐閑吟,回憶過往,首先便慨嘆幾十年來的人生經歷,「昔為京洛聲華客,今作江湖潦倒翁。」他16歲時因為一首《草》而一舉成名,轟動京城,後來擔任江州司馬也曾潦倒落魄,一曲《琵琶行》說出詩人的心裡話,「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詩人明知人生沒有完美,只是感嘆自己前後差異懸殊。

中間兩聯抒發了作者的憂慮,曾經年少輕狂,晚年卻體弱多病,各種活動都沒有精力參加。想當年自己也曾是一位帥哥,如今卻憂傷爬滿了臉龐,痛苦縈繞在鬢角。「霜侵殘鬢無多黑,酒伴衰顏只暫紅」,頸聯最令人心碎,堪比杜甫《登高》里的「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

生活艱難,白居易從不畏懼;仕途失意,香山居士也毫不在乎。遭遇了太多的是非曲折,也品嘗過無數的苦辣滋味,失敗不能打敗他,痛苦無法擊倒他,因為他早已將名利看得很淡,「我聞浮屠教,中有解脫門」,他心如止水,身如浮雲。雖然身邊最親近的人相繼離去,他也悲痛過,「朝哭心所愛,暮哭心所親,親愛零落盡,安用獨身存。」但最後詩人選擇了放下,「願學禪門非想定,千愁萬念一時空。」

禪門本不是快樂的場所,但心無牽掛的詩人卻從中發現了快樂。因為他逐漸懂得了「誓以智慧水,永洗煩惱塵」,即使身處黑暗之中,只要內心清凈無塵,眼中也會一片光明。詩人也是凡人,自然也會有千愁萬念,但是當他置身於禪意的世界,耳聞目睹的都是一些澄凈的言行,再多的愁念也慢慢地融化了。詩人曾秉承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的理念,如今參禪信佛,也希望用詩行記錄自己的修行,只為可以啟迪後人。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雲水心語 的精彩文章:

元稹和白居易相互酬答之作,看似平常,卻蕩氣迴腸,經久難忘
秦觀的兩首江城子,深沉委婉,蘊意深藏,讀完令人心傷

TAG:雲水心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