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杜富國父親:我想去富國負傷的地方看看

杜富國父親:我想去富國負傷的地方看看

來源:央廣軍事·解放軍新聞傳播中心融媒體??作者:陳欣?劉夢源?黃翔?張博帆

7月2日上午,「時代楷模」杜富國先進事迹報告會在人民大會堂三樓禮堂舉行。杜富國、陸軍原某掃雷大隊大隊長陳安游、某掃雷排爆大隊戰士劉新未、杜富國的父親杜俊、雲南省麻栗坡縣幹部龍芸偲,深情講述了一個個感人故事,生動詮釋了英雄戰士的忠誠和奉獻,反映了部隊官兵傳承紅色基因、擔當強軍重任的昂揚風貌。

附杜富國父親杜俊報告全文

我來自革命聖地遵義,我們那裡處處都有紅軍足跡,家門口就是紅軍長征走過的路,富國就讀的皂角小學,是當時收養革命烈士子女和遺孤的保育院。生活在這裡,更能體會到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為國犧牲奉獻永遠值得尊重和紀念。受革命傳統的熏陶感染,富國打小就有了當兵報國的志向。

我給他取名叫富國,就是希望他長大後,成為對國家對社會有用的人。我們黔北有句教育孩子的老話:「吃得虧,打得堆」,意思是做人要大氣,要懂得奉獻。富國在家裡是老大,我們從小就這麼教育他。他個頭還沒有灶台高,就踩著板凳學做飯。左鄰右舍有啥事,他都會跑前跑後搭把手,鄉親們都誇他是個好孩子。

杜富國在報告會現場為大家敬禮

富國18歲那年,我在家裡開了個採石場,他在外地學修理。得知徵兵的消息,他立馬回家報了名。當時,有人勸我說,你正需要幫手,而且修理工一個月能掙幾千塊錢,讓他當兵圖個啥?我卻認為,錢啥時都能掙,孩子有抱負,當父親的應該支持。

富國轉了士官,第一次回家探親,言談舉止像換了一個人,親戚鄰里很羨慕,都說富國長大了,我們全家感到很光榮。小兒子富強才十多歲,就嚷著要像哥哥那樣,長大後也去當兵。後來他如願以償,如今巡邏在海拔5000多米的西藏邊防線上。

杜富國失去雙手的衣袖

富國在部隊,從來都是報喜不報憂。每次打電話都叮囑我們多注意身體,而對部隊的苦和累隻字不提。到了掃雷隊,他總是跟我們講,訓練很紮實,技術很先進,排雷很安全。直到2016年6月,在電視上看到他的戰友程俊輝犧牲的消息,我才曉得,原來他每天都在跟「閻王」打交道。

那晚我一夜都沒睡好,思慮再三,第二天還是給他打了個電話,講了我的擔心。富國語氣非常堅定地說:「當兵就要隨時準備上戰場,上了戰場就可能會有犧牲,如果我們不把雷患排除,邊境百姓就永遠得不到安寧。」孩子一番話,我頓時感到他真的長大了。是啊,如果都看重個人安危,誰還來當兵?誰還去掃雷?

富國負傷那天,接到部隊的電話,我一下子懵了。我知道,一般小事,部隊不會輕易打電話,一定是出了什麼大事!是不是我兒子沒了?!我不敢往下想,丟下手裡的活,連夜趕往醫院,一路上都是恍恍惚惚。

報告會現場的現場官兵

在醫院重症監護室,我第一次見到負傷後的兒子,他渾身纏滿繃帶、生死未卜,瞬間心如刀絞。當時,我就一個念頭,富國,你一定要挺住啊!真有個三長兩短,你白髮蒼蒼的奶奶怎麼承受得了?你患有高血壓的媽媽怎麼承受得了?你聚少離多的妻子怎麼承受得了?

當得知真實傷情,我感到天都要塌了,一時半會接受不了這個現實,如果可以,我寧願受傷的是自己!我儘管很悲痛,但也清楚,這種情況下我必須帶頭挺住,讓全家接受這個現實,和富國一起度過這個難關。我告訴家人,富國是為國家、為百姓受的傷,他是我們全家的驕傲;部隊都是用最好的醫生、最先進的設備進行救治,相信他一定會沒事的。

杜富國在雷場上作業

待家人的情緒稍稍平緩後,我對大隊領導說:「我想去富國負傷的地方看看。」雷場在一個陡峭的山坡上,那天剛下過雨,霧很大、路很滑,雷還沒有排完。沿著拉有警示帶的通道往上爬,每朝前邁一步都要很小心。來到富國受傷的地方,看到地上被炸碎的防護服碎片,我像觸了電一樣,淚水直往心裡流。

回來的路上,我們特意去了一趟麻栗坡烈士陵園。在那裡,我獨自一人,一個墓碑一個墓碑地凝視,他們中年齡最大的也不過30多歲,最小的只有17歲。望著960座墓碑,我好像感受到了戰火硝煙,正是有千千萬萬革命軍人的犧牲奉獻,才換來了祖國的安寧,換來了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我更加理解了,富國的選擇是正確的,富國排雷是有意義的,富國受傷是值得的!

令我們欣慰的是,富國很堅強。他負傷至今,做了大大小小十多次手術,從沒叫過一聲痛。每當看到他疼得直冒冷汗,我和他媽媽都勸他,「孩子,如果痛就哭出來吧。」他卻反過來安慰我們說:「爸媽,我沒事,能挺住。」孩子的堅強樂觀,是我沒有想到的,也給了我們全家戰勝困難的力量。

杜富國與戰友一起祭奠革命先烈時,向革命烈士行軍禮

手術後不到一個月,富國就讓我扶他下床走路;一個半月後,他就在病床上開始支起雙肘做平板支撐;三個月後,就嘗試著在跑步機上練習跑步,如今13分多就能跑完三公里。富國對我說,他雖然不能像過去那樣和戰友並肩戰鬥,但軍人的標準不能降。聽到這些,我打心眼裡為他高興。

富國住院的日子,各級組織和全社會給了我們全家很多的關心,每一句問候都讓我們深感溫暖,每一份關愛都讓我們倍受感動。不少好心人慕名來到醫院,想給富國捐款,我們都謝絕了,強塞給我們的,我又轉捐給了貧困的雷患群眾。

康復中的杜富國在醫院操場上與戰友一起奔跑

部隊和地方領導反覆跟我說,有什麼困難就提出來。我說,把兒子送去部隊,命都是國家的,當兵就是要打仗,打仗就會有犧牲,富國只是盡了一名軍人應盡的義務,我們不能因為他受傷給組織添麻煩。

這裡,我最想代表我們全家,向所有關心富國的人說:因為有了你們的愛,讓富國的世界充滿了陽光,讓我們全家戰勝了傷痛,真的非常感謝你們,也請你們放心!

央廣軍事·解放軍新聞傳播中心融媒體出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解放軍新聞傳播中心融媒體 的精彩文章:

90歲「老兵」與90後「新兵」面對面:紅色基因在這裡傳承
6600多寧化籍紅軍戰士去長征,只有58人倖存……

TAG:解放軍新聞傳播中心融媒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