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iQOO Neo 上手簡評:中端機陣營闖入了一頭性能怪獸

iQOO Neo 上手簡評:中端機陣營闖入了一頭性能怪獸

iQOO 是 vivo 今年年初才推出的一個子品牌,不過它一登場就出手不凡,驍龍 855、屏幕指紋、4000mAh 電池、44W 快充這些特性立刻吸引了互聯網手機用戶尤其是看重電競娛樂方面需求群體的關注,同時又好似一條鯰魚把很久沒有新玩家進入的互聯網手機領域攪動了一番,甚至逼得某品牌旗艦迅速祭出現貨。

在首款 iQOO 手機推出 4 個月後,vivo 又帶來了全新的 iQOO Neo,從定位上看,這是 iQOO 品牌的一部次旗艦產品,瞄準的是 2000 元附近廝殺愈發激烈的中端機市場,這次它又帶來了哪些硬貨呢?

相似的外表,少了一些遊戲元素

iQOO Neo 正面仍採用水滴屏的設計,只是這個下巴在今年看來是真的有點寬了,估計是為了成本控制考慮沒有上更先進的封裝工藝;6.38 英寸的 Super AMOLED 屏幕,2340 × 1080 解析度,類似規格的屏幕已經快成為 4000 元以下國產機型的標配了,屏幕支持色彩模式調節、色溫調節以及今年開始流行起來的 DC 調光,顯示效果基本上是主流水準。

說到屏幕,此次 iQOO Neo 仍舊配備了屏幕指紋方案,解鎖速度和成功率都屬於目前已發布機型中第一梯隊的水準,而系統中也提供了面部解鎖(2D)的選項,速度快到按下電源鍵就直接進入桌面的水平,並且兩套方案可以搭配使用,在指紋解鎖失敗時會直接啟動面部識別。

iQOO Neo 沒有在邊框上設置壓感按鍵,這讓它相比 iQOO 在遊戲中少了一些操作可能性;手機背面相當簡潔,只有左上角的豎排三攝和左下角的 iQOO Logo,而沒有了前作上的燈帶。我們手上的這台碳纖黑版背板上的主題元素便是一道道類碳纖維紋路了,這一設計與此前的 iQOO Master 騎士黑版本類似,但 iQOO Neo 亮面玻璃背板的觀感與 iQOO Master 的啞光玻璃則又是各有千秋了。

握持感方面,雖然 iQOO Neo 標稱厚度僅有 8.13mm,但由於不是曲面背蓋,拿起來那份厚實感還是很明顯的,值得注意的是 iQOO Neo 屏幕和中框之間的塑料緩衝層實在是有些突出,影響了手機的精緻感;另外,這部手機的重量控制做得並不是很理想,實測裸機重 200g,作為一部沒有塞入機械結構的機型來講,確實有點讓人難以理解。

驍龍 845 大電池:滿足你的基礎體驗

在我看來 iQOO Neo 的最大亮點,無疑就是作為一部中端價位的手機用上了去年的旗艦 SoC 晶元——驍龍 845。

高通每年都會根據不同定位的機型推出從入門到旗艦級的 SoC 晶元,像 800 系基本是旗艦專屬,而 600/700 系則多被用於中端機、次旗艦機上,不同定位的晶元在性能上的差距十分明顯,像是今年比較流行的中端晶元驍龍 710,其絕對性能也只是超越了 2016 年的旗艦晶元驍龍 821 而已(當然由於 10nm 製程實際持續性能輸出和功耗表現更好),想要用新中端獲得前一年老旗艦同等的性能,抱歉,刀法愈發精湛的高通不會允許這樣的事情發生。

要知道,目前在與 iQOO Neo 相近的價位段,要麼就是一票搭載驍龍 710、驍龍 675 晶元的新機,最多也就是驍龍 730——此前的評測中我們認為它的實力大致是前年驍龍 835 的水準,要麼就是從 2000—3000 元價位退下來的老旗艦,作為一部中端新機能夠搭載 800 系驍龍晶元,可以說在性能方面是一種越級的存在。

而 iQOO Neo 也用實力向我們證明瘦死的老旗艦比中端強的道理,這一點在遊戲幀率的實測中就可以得到體現。

參與測試的是《王者榮耀》、《和平精英》、《NBA 2K19》三款遊戲,其中《王者榮耀》、《NBA 2K19》所有畫質選項均開到默認最高,《和平精英》則破解極限幀率、開啟 HDR 高清畫質。

可以看到,三款遊戲的平均遊戲幀數均達到或超過了 59 幀,《NBA 2K19》過程中稍有波動,但整體流暢,另外兩款則是全程流暢。相比我上次上手的一款驍龍 730 機型,有一處體驗上的差別體現得比較明顯,就是 730 機型在《和平精英》中遇到駕車、跳傘這種畫面急速變化的高負載場景時會出現明顯掉幀,導致體驗上的落差,而 iQOO Neo 則是順暢平滑。

多說一句,體驗過不下 5 部新老機型後個人認為,在現有的遊戲上即使畫質全開也很難體會到驍龍 845 與驍龍 855 的極限性能差距,驍龍 855 的優勢更多地是在功耗表現上。

所以遊戲流暢度是一方面,在高負載條件下 iQOO Neo 能不能壓制住老旗艦芯的發熱呢?

官方稱 iQOO Neo 採用了由超長熱管、可固化導熱凝膠、高導熱鋁合金框架、多層複合石墨散熱膜共同組成的散熱系統,實測在室溫 26℃ 的空調房內進行連續 1 小時的《和平精英》遊戲,1 小時後機身背面最高溫度為 39.8℃,發熱集中在攝像頭附近,橫屏握持時並不會接觸到,整體發熱控制做得不錯,但與老大哥 iQOO 相比還有差距,畢竟 iQOO 在我們此前的 24 小時挑戰中即使邊充邊玩最高溫度也未超過 38℃。

有基礎配置做保障,iQOO Neo 也在軟體層面對遊戲體驗做了針對性優化,這就是其「遊戲魔盒」功能,包括:

電競模式:開啟之後將實現後台應用優化、智能性能優化、觸屏優化等

4D 遊戲震感:開啟後在射擊遊戲當中按下開火鍵、或在遊戲特定時刻可觸發振動反饋(不過由於 iQOO Neo 並未配備橫向線性馬達,其實際振動體驗並不理想)

後台通話/屏蔽通知、拒接來電、防誤觸、熄屏掛機、遊戲畫中畫(可在遊戲時調出微信、QQ 懸浮窗)

這些功能有的是為了優化手機的性能釋放,有的則是為了給予用戶更沉浸的遊戲體驗,雖然遊戲模式各家現在基本都有,但橫向比較來看 iQOO Neo 的這套「遊戲魔盒」做得相對全面一些。

驍龍 800 系晶元的功力還體現在對快閃記憶體的支持上,現在有不少驍龍 710 機型已經配備上了 UFS 2.1 快閃記憶體,但由於 700 系晶元只支持單通道 UFS,因此在順序讀取上會有超過 200MB/s 的差距,iQOO Neo 自然是不存在這個問題,實測快閃記憶體順序讀取 762.39MB/s,旗艦級實力無疑。

大電池是 iQOO Neo 的另一大殺器,4500mAh 的電池容量較 iQOO 的 4000mAh 還高出一截,這也為其續航表現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為了了解 iQOO Neo 的續航能力,我們對其進行了遊戲續航測試,測試方法與此前一致:

《王者榮耀》訓練模式單人對線,開局全部升滿級,開啟無敵模式,站在中路掛機

遊戲畫質、解析度設置到最高,開啟高幀率模式

WiFi 網路環境,關閉藍牙、GPS

100% 亮度,靜音

最終 iQOO Neo 從滿電到電量耗盡關機共堅持了 6 小時 32 分鐘,作為對比,搭載 3300mAh 電池的小米 9 持續時間是 5 小時 45 分鐘,而同門的 Z5x 雖然有 5000mAh 電池加持,但可能是因為處理器調度較為激進並且採用 LCD 屏的原因,此前的測試中僅堅持了 5 小時 08 分鐘。

一句話總結,iQOO Neo 的大電池能保證它比市面上主流機型多出 1 至 2 局遊戲的續航時間,而日常使用的續航優勢則更明顯。

充電方面就沒什麼驚喜了,沒有 44W 超級閃充,而是採用 vivo 機型常見的 22.5W 半壓閃充方案,從 1% 開始充電實測 30 分鐘充至 44%,1 小時充至 82%,充滿耗時 1 小時 49 分鐘,可以看到最後 10% 的涓流充電耗時較長,考慮到電池容量這個充電速度還算可以接受。

相機表現

iQOO Neo 的後置相機用的是 1200 萬像素 IMX363 主攝 800 萬像素超廣角 200 萬像素景深鏡頭的三攝配置,焦段的搭配與 iQOO 類似。雖然沒有用上今年流行的 4800 萬像素 IMX586,不過只要不是極端昏暗的環境,IMX363 還是能夠展現出不錯的實力的;只是長焦的缺失確實使得它在面對遠景拍攝的場景時有些吃虧。

以下是 iQOO Neo 實拍樣張:

基本上 iQOO Neo 白天的成像是不需要擔心的,尤其是配合 vivo 的超逆光演算法,在大光比環境下也能拍出不錯的照片,只是其 AI 調色有些時候會顯得失真;超廣角鏡頭在面對高樓建築一類的場景時非常趁手,也並沒有嚴重的畫面畸變;夜景模式則是有一定的塗抹感,細節表現沒有那麼銳利。

總結:iQOO/iQOO Neo 怎麼選?

現在這兩部 iQOO 手機算是形成了高低搭配,iQOO 相比新機多了 44W 快充(高配版)、全功能 NFC、燈帶、邊框遊戲按鍵,並且有著更為精緻的外觀、更舒服的握持手感,iQOO Neo 的優勢則在於相近價位中性能強悍的驍龍 845 以及更大的電池容量,其它方面像是屏幕、指紋識別、相機配置等兩者差別不大。

從 iQOO Neo 的發力點上看,該機是一部比較著重基礎體驗的機型,遊戲性能/散熱、續航給足,拍照、快充夠用,如果你是預算在 2000 元上下,有重度手游需求或重度使用手機的習慣,該機是值得考慮的。

都說手機市場邁向寡頭化,可今年檯面上剩下的玩家競爭激烈程度一點也不比往年消減,在 1500 元到 2000 元價位中端機市場被廠商們密集投入的當下,iQOO Neo 就如同一頭性能怪獸突然闖入,有可能再次攪動市場,這樣的另類玩法接下來會不會有其它廠商跟隨呢?還是蠻讓人期待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數字尾巴 的精彩文章:

vivo 首屆創新日:AR 眼鏡,人工智慧和 5G 新機
macOS 10.15 Catalina 公測版發布

TAG:數字尾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