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蜀國大臣當面批評諸葛亮「不如雞犬」,諸葛亮為何一點都不生氣

蜀國大臣當面批評諸葛亮「不如雞犬」,諸葛亮為何一點都不生氣

蜀主窺吳幸三峽,崩年亦在永安宮。杜甫的這兩句詩,說的是三國漢昭烈帝劉備,伐吳之戰失敗後,在白帝城託孤之事。蜀漢章武二年(公元222年)春,劉備起傾國之兵,順長江東下直奔東吳,想報東吳搶佔荊州、殺死關羽的大仇。

誰料想,一代梟雄劉備曾經橫行天下,這次卻敗在了東吳的後起之秀陸遜手裡。夷陵之戰中,陸遜採用誘敵深入之策,「大破先主軍於猇亭,將軍馮習張南等皆沒」。蜀漢繼荊州之戰後,再次遭遇一次重大損失,蜀漢軍事實力受到難以彌補的重創,元氣大傷。

雄心萬丈的劉備,再也經受不住接二連三的打擊,在撤軍途中一病不起。章武三年(公元223年),劉備於白帝城永安宮一命嗚呼,臨死之前把蜀漢的未來大局一手託付給諸葛亮。諸葛亮再次受任於危難之際,接掌了蜀漢實際負責人的位置,成為蜀漢的無冕之王。

諸葛亮的忠誠和才幹,在此後數十年中體現的淋漓盡致。為了不辜負劉備重託,諸葛亮事必躬親,鞠躬盡瘁,朝乾夕惕,竭忠盡智輔佐劉禪,處理蜀國內政外交各項事務,史稱「事無巨細,咸決於亮」,蜀漢無論大事小情,他都會親自過問,盡心儘力做到最好,不敢有一絲疏忽和懈怠。

然而,諸葛亮數十年如一日為蜀漢操碎了心,蜀漢大臣中有些人對此並不認同,有個大臣甚至當面批評過諸葛亮。此人名叫楊顒,是蜀漢重臣楊儀的同族兄弟,滿腹學識,才幹卓異,敢於直言進諫。曾經擔任蜀漢巴郡太守、丞相主簿、丞相東曹屬等職務,也是諸葛亮的一個得力助手。

《襄陽記》、《資治通鑒》都記載,諸葛亮在蜀國威望如日中天,楊顒也照樣敢向他提意見,曾經當面批評諸葛亮,說他「不如雞犬」。

有一年夏天,楊顒來丞相府辦事,看見諸葛亮正在親自整理、校對文書資料,因天氣炎熱,諸葛亮累得汗流浹背,衣襟都濕了。楊顒長嘆一聲,對諸葛亮說了一番話。

楊顒說:「治理國家自有一套體系制度,上下級之間不應該任意越俎代庖。請允許我為您打個比方:您好比是一家之主,手下有工役負責耕田,奴婢負責做飯,公雞司晨,家犬守夜。拉車負重有黃牛,出門遠行有駿馬。各司其職井然有序,您作為一家之主,只需瀟洒閑適地坐鎮監督即可」。

楊顒接著說:「但現在您卻非要凡事親力親為,代替僕役下人去做這些瑣碎之事,搞得自己焦頭爛額,形疲神困,必然哪件事都做不好,因小失大一無所成。」然後楊顒對諸葛亮說了一句很重的話:「豈其智之不如奴婢雞犬哉?」難道不能說您的智力才幹還不如奴婢和雞犬嗎?

楊顒又說:「你應當效法漢代名臣丙吉和陳平,抓大放小,一切之事自有主者,這才是真正懂得為政之道的人。如今丞相您治理國家,卻連校對文書這樣的小事都要自己親自來干,終日筋疲力盡滿頭大汗,這樣做豈不是勞而無功?」諸葛亮是明白人,響鼓不用重鎚,他立即明白楊顒出於好意,因此一點都沒有生氣,還「謝之」,向楊顒表示感謝。

楊顒的建議,入木三分,十分中肯,一針見血指出了諸葛亮為政的一大缺陷:對下屬缺乏必要信任,不敢放權,凡事都要事必躬親才放心。這種負責任的態度值得肯定,但做法極不可取。現代管理學也證實,一個成功的管理者,需要做的事是調動起下屬的積極性、充分發揮下屬的才幹,對他們進行調和、監督、鼓勵,使得眾人形成合力,才是最明智的做法。

諸葛亮一味事必躬親,不敢放手用人,不僅工作效率低下,還有兩個嚴重惡果。一是導致蜀漢出現人才斷層,大家都養成了背靠大樹好乘涼的惰性心態,萬事有丞相頂著,沒能為蜀漢培養起人才儲備。二是長期超負荷運轉導致他的身體不堪重負,50多歲就積勞成疾而死,令人無限惋惜。

參考史料:《資治通鑒》《襄陽記》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小文說歷史 的精彩文章:

中國皇帝嚴禁僧人娶妻,違者打八十棍,日本天皇為何鼓勵僧人娶妻
長江挽救了東晉,挽救了南宋,為什麼沒能挽救南明

TAG:小文說歷史 |